【新冠肺炎.深度】為何香港沒有唐鳳——各國艷羨的台灣天才IT大臣

撰文:陳澔琳
出版:更新: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令各地政府措手不及,但台灣防疫成效顯著,累計只有100人確診,民眾滿意度高達八成;有人認為,智商180、年僅38歲的行政院「數位政務委員」唐鳳功不可沒。她被日媒譽為「台灣天才IT大臣」、高呼要「借用一星期」,港媒更紛紛以唐鳳善用創科思維防疫的功績,反襯特區高官的不濟。人人都想要唐鳳,只是,為何香港沒有唐鳳?

8歲自學電腦程式,13歲鑽研軟件開發,16歲創業成頂尖駭客及軟體程式設計師,33歲以1比特幣(當時相等於61703港元)的時薪擔任蘋果公司顧問,35歲成為台灣最年輕的行政院政務委員,與各部長同級,負責「督導數位經濟與開放政府發展」⋯⋯早在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前,唐鳳的「天才」事蹟已被廣為報道;至是次疫情肆虐,她的「智慧」防疫更為人樂道。

唐鳳被日媒為譽「台灣天才IT大臣」、高呼要「借用一星期」,港媒更紛紛以唐鳳善用創科思維防疫的功績。(唐鳳FB圖片)

從「公民駭客」到政務委員

台灣民意基金會於上月24日發表民調結果,顯示民眾對衛生部長陳時中領軍的防疫滿意度高達84.16分,而總統蔡英文也以68.4%的贊同率重登她2016年上任以來的第二高峰。不少人認為,善用資訊科技的唐鳳正是台灣成功防疫的一大重臣——例如,當局自2月初推出「口罩實名制」,要求市民到藥局購買口罩時出示保健卡,並以數碼形式記載購買記錄,慎防有人囤貨轉售;她更在短短數天之內,編寫一個計算每間藥房口罩存量的程式,並與民間合作推出「即時口罩供應地圖」,供民眾查詢附近藥房的口罩存貨數目,以免撲空;時至上星期,「實名制」加強版「eMask 口罩預購系統」出爐,民眾可先付錢後取貨,無須再大排長龍。

除此之外,唐鳳協助整合的「鑽石公主號乘客活動路線圖」亦被爭相報道,而她為日本東京都政府防疫網站修正程式碼以改正網站錯字的佳話,更獲日本媒體稱讚為「IQ180的38歲台灣天才IT大臣」、又感嘆「1.2億人人口出不了一個唐鳳」,甚至笑言要「借用一星期」。

唐鳳協助整合的「鑽石公主號乘客活動路線圖」亦被爭相報道,而她為日本東京都政府防疫網站修正程式碼以改正網站錯字的佳話。(唐鳳FB圖片)

然而,羅馬非一日建成,早在加入蔡英文政府之前,唐鳳已加入網絡組織「g0v零時政府」,致力推動台灣資訊透明化,將政府部門預算以圖像互動形式公開,促進公共部門資訊透明化,方便公民監督。至唐鳳於2016年加入行政院長林全內閣後,更立志成為「公僕的公僕」,以運用數位技術及系統,解決公務員體制僵化的問題,建立公民社會與各級政府的橋樑。任內數年,她又參與制定桃園市大型產業計劃「亞洲・矽谷」,期望帶動台灣經濟的轉型與升級,並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臺」加入「提點子」功能,打破傳統官僚的單向溝通。

香港要有唐鳳,很難嗎?

唐鳳事蹟被廣為傳頌的同時,香港政府卻為防疫後知後覺、口罩供應短缺等問題手忙腳亂。不少媒體都唐鳳善用創科防疫的功績,反襯特區高官的不濟。這不禁令人慨嘆,香港明明不乏創科人才,也有高智商的問責官員,但為何他們無法創造唐鳳的成就?

其實,唐鳳固然優秀,而香港能夠寫出相類程式的專業人才也不在少數,但能夠被政府體制所接納卻寥寥無幾。再者,政府不但要吸納這些人才的專業技術,更需吸納他們的創新思維、打破固有框框,方能與公務人員互補長短、各展所長。以創新及科技局局長楊偉雄為例,儘管他早於42年前取得美國史丹福大學的電機工程碩士學位,亦擔任過英特爾的高級設計工程師,但他自1983年來港後,主要從事行政工作,如於2003年任數碼港行政總裁、於2010年任理工大學行政副校長,既不再是創科專才,更不算是政策專家,任內貢獻也著實有限。

創新及科技局局長楊偉雄既不再是創科專才,更不算是政策專家,任內貢獻也著實有限。(資料圖片)

另外,唐鳳的創科理念之所以能夠獲得台灣當局的有效落實,也有賴行政當局敢於突破官僚,願意與她互相配合。反觀香港,不僅檢疫漏洞處處,亦沒有因應當下情況彈性處理問題,如反修例風波及肺炎疫情令本港失業問題加劇,有立法會議員促請政府成立失業援助金時,智商高達160的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卻表示此舉涉及大量行政程序,而當局亦欠缺電腦系統以處理及識別有需要人士,故拒絕設立援助金。同為體制外的天才,也同樣意識到體制內的缺失,唐鳳可以「變無為有」,羅致光卻在演繹「因無而無」,香港亦只能原地踏步。

問題是,楊偉雄或羅致光並非孤例,可見特區政府自身因循守舊,制肘處處,遑論吸納真正的人才。我們與其羨慕台灣有唐鳳,不如先反省究竟是港版「唐鳳」們不願入熱廚房,還是這個龐大又老舊的官僚系統根本沒有胸襟容下他們!

更多《香港01》深度報道文章:

【新冠肺炎.深度】「假新聞」殺人不見血 究竟如何絕地反擊?

【肺炎口罩.深度】網購口罩頻中伏 揭香港電商發展「龜速」之路

【港鐵出軌.深度】公營機構何以淪為毋須問責的「獨立王國」?

【深度】萬人吹捧到網絡公審——13歲「雞丁」怎變黃藍撕裂犧牲品?

【新冠肺炎.深度】傳媒別「傳毒」——比病毒更可怕的是污名化!

【深度】迫「口交」、摑32巴、10童圍毆——童黨欺凌誰之過?

【區議會.深度】公園命名鬧劇之外 還有哪些「騎呢」動議?

【新冠肺炎.深度】檢疫設施反反反不完 揭港府社會三大落後

【新冠肺炎.深度】停課不停學的成敗關鍵

【肺炎.深度】為求「革命」 不惜攬炒 就可犧牲基層利益?

【武漢肺炎.深度】接回滯留湖北港人的幾點思考

【肺炎.深度】澳門連續13日無新增個案 抗疫神話這樣煉成的

【武漢肺炎.深度】「盲搶」背後 謠言滿天飛的反思

【肺炎口罩.深度】「口罩荒」這堂經濟課 港府完美示範反面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