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 振經濟不可缺建屋 設土地房屋基金解深層困局

撰文:郭文德
出版:更新:

房屋及土地供應不足是香港社會深層次結構矛盾的癥結,在反修例運動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衝擊下,似乎已經沒有多少人繼續關注相關議論,但是,目前社會已陷入百業蕭條、經濟不振的困局,說不定正是港府大力徵收私人土地、用作興建公營房屋的一個大好時機。特區政府日前宣布第二輪「防疫抗疫基金」,提出一系列措施支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的個人及企業,特別提到要投放60億元在公營、私營機構以創造約3萬個職位,而且這些職位將涵蓋不同學歷及技能人士,包括專業及技術人員、大專畢業生、中層及基層勞工;與此同時,政府各個部門未來一年亦會合計招聘約1萬名公務員和開設約5,000名青年實習生名額,務求增加本地勞動市場就業職位數量。由於第二輪「防疫抗疫基金」撥款在上星期六(4月18日)才獲立法會財務委員會通過,上述計劃詳情現時尚未敲定。

疫情對香港乃至全球經濟的衝擊顯而易見,在人類社會發展史上,危機往往是轉化為社會改革的契機。政府固然要解社會困局燃眉之急,但要真正解決問題,便應同步擘劃,使各項應急措施進一步發揮作用,謀取更長遠的社會效益。對香港來說,既然解決土地房屋問題是迫切事務,政府為了對抗疫情衝擊而增撥社會資源,正可結合《香港01》一直以來的倡議,趁機招聘更多人手推動徵收土地、廣建房屋,這樣既可以擴展以建造業界別為主的就業市場職位,同時還能協助解決本地公營房屋供應長期落後需求的問題。

建造業界基於工作性質,難免出現群組聚集,故此在是次疫情打擊下首當其衝。根據政府統計處發布的最新資料,2019年12月至2020年2月間建造業失業率臨時數字為6.8%,創下近九年以來的新高(表一),而且這個數字冠絕同期各大標準行業的失業率,比零售、住宿及膳食服務行業的6.1%還要高,甚至是所有行業整體平均失業率3.4%的兩倍;在就業不足率方面,建造業於這三個月間的就業不足率為6.2%,一樣遙遙領先於零售、住宿及膳食服務行業的2.5%與所有行業的1.5%。

建造業界急需切實支援

上星期四(4月16日),建造業議會刊發新聞稿指出業界的失業情況十分嚴重,接近50萬註冊工友大部份都屬於基層市民,當中在建築地盤工作的人數相比去年減少一成,從事裝修的工友失業率恐怕更高。

鑑於本地建造業的苦況,「防疫抗疫基金」已經先行對業界作出了一些支援。在2月的首輪300億元措施裏,就有7.1億元是用來支援建造業的防疫工作,包括向每所承建商、分包商和顧問公司提供50,000元的補助金,支援它們加強衞生控制措施,以及向每名註冊建造業工人提供1,500元的補助金用於購買個人防護裝備或消毒設備;其後基金督導委員會又額外批出2.4億元,將受惠對象擴闊至從事裝修、維修保養等小型工程而未向建造業議會呈交出勤記錄的顧問公司與建造業工人,但補助金額分別減至20,000元和1,000元。

至於第二期的1,375億元撥款,更預算花費63.65億元再給予註冊工友一筆過7,500元津貼、向各種建造相關企業進一步發放10,000至20,000元資助,並且為每所顧問公司提供50,000元的員工培訓資助。

第二輪防疫抗疫基金向合資格建造業工友發放一次過7,500元資助。(資料圖片/羅國輝攝)

即使如此,這些短期補貼或培訓資助都稱不上是對症下藥,因為真正可以幫助建造業撐過疫情影響的做法,應該是提供更多進行工程的機會;前線建造工人大多數以散工日薪形式受聘,不能上班便代表着無法領取工資,完完全全屬於「手停口停」。正如建造業議會主席陳家駒近日在網誌寫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肆虐全球經濟,對世界經濟造成極大破壞。未來數年,香港的經濟難以期望可以由外來投資帶動復蘇,幸好香港政府多年來,累積了豐厚財政儲備,在這段艱難時期,正好可以用來投資基礎建設、公共設施,以建造業帶動整體經濟,創造就業;亦可以為市民改善生活環境,為香港未來發展提供客觀條件。」

那香港社會最為欠缺的建築物是什麼呢?答案無疑就是公營房屋。

公營房屋供應久不達標

特區政府於2014年12月公布《長遠房屋策略》,確立「供應主導」、「靈活變通」兩大原則,開始訂立為期十年的總房屋供應目標,隨後再每年檢視和更新需求推算,藉此逐年延展長遠房屋供應目標。過去六年,政府設定十年總房屋供應目標為43萬至48萬個單位,當中公、私營房屋的比例原本為60:40,但從2018年起改為了70:30,因此,歷年的公營房屋單位供應目標介於28萬至31.5萬個單位之間,然而若按照當時五年期的公營房屋預計建屋量雙倍推算,這六年的達標率原來僅得約六至七成而已;就算改用未來十年覓得土地的預計可建屋量作標準,其達標率依然只有八至九成左右(表三),亦即打從《長遠房屋策略》制訂以來,當局根本沒有任何一年曾經成功達致它訂下的公營房屋單位供應目標。

(香港01製圖)

審視本港的永久性居住屋宇單位總數,我們更加可以發現,公營房屋與私人房屋的實際比例始終處於政府目標的相反面(表四)。1998年《建屋安民邁向廿一世紀:香港長遠房屋策略白皮書》提出的「八萬五」建屋計劃將每年公、私營房屋的建屋量訂為50,000及35,000個單位,初步比例大致已經是60:40,而當年香港實際的公、私營房屋比例則為46:54,到2014年港府重提《長遠房屋策略》和此一目標比例時,香港實際的公、私營房屋比例已經變成44:56,在經歷五年推行《長遠房屋策略》和將目標比例改為更積極的70:30後,去年數字卻反映其實際比例未見改善之餘甚至還在倒退。政府如果真的有意落實自己制訂的公、私營房屋目標比例,那就必須加快建設公營房屋步伐,否則兩者差距只會持續擴大。

(香港01製造)

透過近年輪候公屋或申請購買居屋的情況,我們亦可看到市民申請租住或購買公營房屋單位的需求依然相當強烈。截至2019年12月底,公屋輪候冊上約有151,900宗一般公屋申請,以及約108,500宗配額及計分制下的非長者一人申請;前者的平均輪候時間在五年以上,後者平均輪候時間則為三年左右,房屋委員會資助房屋小組主席黃遠輝在本月初更預料一般公屋申請將很大可能攀升至六年或以上。

至於從2014年起的五輪出售居者有其屋計劃單位,房委會收到申請表相對於可供選購單位數量超額認購情況分別約為61.5倍、13.5倍、37倍、58.8倍和62.4倍。這些數字說明公營房屋供應嚴重滯後港人需求,推動覓地建樓本來已是刻不容緩,而現在這項工作還可能提供建造業與其他界別更多就業機會,政府應該沒理由再繼續砌詞推搪拖延。

相關文章︰

【土地問題】徵地補償工作落後 收不到地談何建屋?

【土地問題】收地建屋花費龐大 宜發債集資設專項基金

上文節錄自第210期《香港01》周報(2020年4月20日)《設土地房屋基金解深層困局 疫下振經濟 建屋不可缺》。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

《香港01》周報於各大書報攤、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