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宗恐襲 顯示法國與伊斯蘭世界緊張升溫

撰文:藺思含
出版:更新:

繼10月16日,法國教師帕蒂(Samuel Paty)因在課堂展示伊斯蘭先知漫畫而遭穆斯林青年斬首後,法國南部城市尼斯(Nice)再於上周四(10月29日)發生恐怖襲擊事件,致3人死亡、多人受傷。一面是法國恐襲連爆,一面是伊斯蘭國家反法示威持續,法國與伊斯蘭世界的緊張關係顯然正在升溫。

此前,法國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痛批國內「伊斯蘭分裂主義」、支持展示伊斯蘭先知形象的「言論自由」引起多國穆斯林抗議;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Recep Tayyip Erdogan)更稱馬克龍「瘋了」、「應該接受精神治療」,並呼籲抵制法國貨。其後,法國召回其駐土耳其大使,以示抗議;許多其他伊斯蘭國家則下架法國商品,並有民眾上街示威,集中針對法國使館,並屢有焚燒馬克龍肖像的事件發生。

10月28日,伊朗民眾在法國駐德黑蘭大使館外示威,不少人手持諷刺法國總統馬克龍的畫像。(路透社)

馬克龍被批「褻瀆先知」

伊斯蘭問題重新進入公眾視線,要追溯到10月2日。當日,馬克龍公布措施打擊國內伊斯蘭極端主義的同時,卻將其評論擴展到國外:「伊斯蘭教這個宗教目前在世界各地都處於危機之中。這不僅僅是在我們國家才有的現象……」

當外界質疑馬克龍自製議題爭取右翼選票之際,10月16日的教師被斬首事件卻讓「伊斯蘭」正式成為「問題」。10月21日,馬克龍在帕蒂的追悼會中,將其稱為「沉默的英雄」,說法國「不會放棄我們的諷刺漫畫」,以示對言論自由的堅決支持。法國政府也對伊斯蘭組織作出了不同程度的執法行為,並為「恐怖活動」的定性加上「伊斯蘭」這個形容詞。

發生恐襲的尼斯教堂外,法國民眾擺滿鮮花,悼念遇害者。(路透社)

如此具「針對性」的論述和行動引起全球穆斯林的不滿。10月23日,阿拉伯文的「#決不能褻瀆先知」以及英文的「#拒絕購買法國商品」標籤開始在Twitter上瘋傳,遍布科威特、卡塔爾、突尼斯、巴勒斯坦、埃及、阿爾及利亞、沙特阿拉伯、約旦、 土耳其等國的社交媒體。隨後,來自阿拉伯國家的一些商貿協會也紛紛宣布從超市下架部份法國商品……

有關更多法國與伊斯蘭國家爭端的情況,請閱讀《香港01》周報電子刊全文。

上文節錄自第238期《香港01》周報(2020年11月2日)《兩宗恐襲 顯示法國與伊斯蘭世界緊張升溫》。如欲閱讀全文請按此試閱周報電子刊,瀏覽更多深度報道。

238期《香港01》周報精選內容:

【封面報道.美國大選】特朗普不應連任的理由

選前一刻拜登勝算高 特朗普選情會否再次逆轉?

世界期待一個怎樣的美國?

黎智英助理Mark Simon捲入美國選戰 政治操弄假新聞,是守護還是破壞公義?

與其擔心長者乘車被濫用 不如全民共享兩蚊優惠

與袁彌昌對話 中間派,你到底是什麼?

換走港製標籤 港產品如何華麗轉身?

德國現場觀察 「歐洲典範」如何對抗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