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六七十年代 拋棄對朝鮮的偏見

撰文:01周報
出版:更新:

假如朝鮮能夠跟美國達成核協議,則該國將可能展開 「改革開放」,相信這將是對其六、七十年代開放路線的恢復。

一般不為人知的是,朝鮮獨特的政治經濟體系並不完全是其獨創,而是很大程度上繼承自日本殖民時期。另一方面,朝鮮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曾經短暫試驗「改革開放」,加入國際體系,並與日本等國建立緊密經濟關係。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朝鮮與日本來往密切,平壤也有日本的商人和技術人員。(Getty Images)

直到上世紀七十年代末朝鮮開始進行綁架人質、劫持飛機等行為之前,對不少日本人甚至韓國人而言,相比韓國總統李承晚的腐敗和朴正熙的殘暴獨裁,朝鮮曾經似乎是一盞理性進步的明燈。

重新挖掘日本殖民時期工農業政策對朝鮮和韓國的遺留影響、六七十年代朝鮮的「開放政策」,以及日本左派參與到主體思想構建、並力圖使之走上人道社會主義軌道上的史實,可以幫助我們把朝鮮理解得更具體,拋棄一些對朝鮮和朝鮮人的偏見,並克服病態的冷戰現代性 ── 即左右陣營國家的對立所造成的民族和國際分裂。

梁明德
香港中文大學日本研究博士生,專研20世紀中葉東亞經濟計劃史

詳細內容請閱讀第277期《香港01》電子周報(2021年8月9日)《復興夢想的幻滅:朝鮮社會主義與日本》。如欲閱讀全文請按此試閱電子周報,瀏覽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