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預算案2022|新一屆立法會 仍然只懂得叫政府「全民派錢」?

撰文:黃舜煬
出版:更新: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明日(2月23日)發表現屆政府任內最後一份《財政預算案》。疫情極為嚴峻之下,晚市禁堂食、多個處所關閉,市道大受影響,社會自然期望當局再次「全民派錢」。然而,從長遠公共財政和經濟發展角度來看,貧富劃一的「全民派錢」只會加劇社會不平等;但偏偏,無論香港順境還是逆境,我們都有一批開口埋口都只懂叫政府派錢的治港精英——根據《香港01》統計,在新一屆立法會中,目前至少有53名議員表態支持派錢。外界普遍亦預料,盛傳有意參選新任特首的陳茂波為催谷人氣,或會第三度「順應民意」。

外界普遍預料,有意參選新任特首的財政司司長陳茂波為催谷人氣,將會第三度「順應民意」全民派錢。(陳茂波網誌圖片)

一如既往呼聲最高

綜觀近日各個政黨及立法會議員的建議,以消費券形式實踐「全民派錢」的呼聲最高,普遍認為有助紓解民困和刺激經濟。

據《香港01》統計(見下表),截至上周四(2月17日),民建聯、工聯會、經民聯、自由黨、勞聯等至少40名議員已經表態要求政府派發5,000元至10,000元的消費券不等;另有13名「單丁」議員,包括新人嚴剛、陳祖恒、楊永杰、梁文廣、林素蔚及張欣宇等人則支持派發現金或消費券,金額同樣以5,000元、10,000元為主;反對派錢的只有7人,例如新民黨質疑派錢對提振經濟效用有限,認為應把資源聚焦幫助基層的市民或小中產上,而選委界議員劉智鵬和林筱魯則指措施未必做到「精準扶貧」。

不過,呼聲最高,並不等同是對香港的最好選擇。

(《香港01》製圖)

好景逆境都派錢

越趨嚴峻的疫情和不斷收緊的防疫,雙雙打擊市民生計和經濟表現,飲食、零售和服務業更是首當其衝,在這樣的惡劣背景之下,「全民派錢」看似是個不錯的選擇,既能解市民燃眉之急,又能藉由提高消費開支而提振經濟。陳茂波上月在立法會回應陳曼琪關於消費券的質詢時,便宣稱社會整體對於去年派發的電子消費券「反應十分正面,認為它有助帶動消費氣氛,提振經濟」,而他將會審慎和通盤考慮是否再次派發。

與此同時,儘管立法會財務委員會日前(2月15日)通過的第六輪防疫抗疫基金,同意政府向短期失業人士提供一次性一萬元臨時失業支援,另向食肆、美容院、按摩院、健身中心和電影院、髮型屋等處所提供一筆過資助;但由於該措施存在漏洞,例如一些自由工作者或沒有強積金的僱員可能沒法受惠,似乎可以透過「全民消費券」填補不足。

除此之外,還有一種「老掉牙」的理據,認為政府可藉派錢平息抗疫破防所引起的社會怨氣,又指當局已就派發消費券建立數據庫,相信再次推行的話更為方便。

加劇社會不平等

這樣看來,「全民派錢」猶如疫情下的萬靈藥,既有利於經濟、紓民困,又有利於挽回民意,何樂而不為?不過,如果跳出短視和民粹的角度,從長遠公共財政和經濟發展維度去分析「全民派錢」的利弊,就會得出不一樣的結論。

無可否認,「派錢」的確可以在艱難時期為市民雪中送炭,解決燃眉之急,特別在疫情之下,基層市民的生計大受打擊,「全民派錢」的確可以填補基層市民的生活成本。但經濟不景之下,這種貧富所得均一的一次性派錢舉動不但無法做到「精準扶貧」,反而加劇社會不平等;即使疫情過後,經濟慢慢好轉,但這種貧富均等的派錢模式根本無助於改善結構性貧窮問題,更加無法有效促進政府長遠改革經濟。

香港貧富懸殊嚴重,疫情無疑加劇社會不平等,因為中產和富人階級擁有充足資源應對,生活和生計也較少受到疫情所影響,但對不少基層來說,疫情不但意味「手停口停」,而且因為防疫資源的匱乏和工作性質的需要而面臨較高感染風險。例如根據樂施會去年年初發佈的《不平等病毒》報告所指,新冠病毒疫情幾乎令所有國家和地區的經濟不平等情況惡化,而對於富有的人而言,他們具有較高的經濟抗疫能力,當部分基層因為疫情而需要居家隔離而無法開工,富人的經濟衰退早已結束。

因此,正如新民黨、劉智鵬及林筱魯等反對派錢的聲音所言,政府需要「精準扶貧」,更加集中資源幫助受疫情重創的基層市民,而不是「貪方便」、不問貧富地「全民派錢」。這種等一次性措施看似慷慨解囊,但實際上,由於富者的處境本來就比貧者優越,變相導致富者越富,貧者越貧,進一步加劇社會不平等。對於未能受惠於第六輪防疫防抗基金的自由職業者,議員大可以建議政府制定具針對性的紓困措施。

香港社會不平等的問題嚴重,有報告指疫情之下,不平等有擴大的趨勢。而窮人有大更機會染疫。(資料圖片)

《財政預算案》應是「長短兼備」

至於所謂「提振經濟」,雖不能說全錯,但整體效用有限。首先,上一輪電子消費券的最大不足之處是,未能更精準地扶助最受打擊的中小商戶和旅遊行業,所以即使去年派發消費券後首四個月的零售業總銷貨價值按年增長9.6%,但很多小店和旅行社仍然被迫結業;其次,兩年多來疫情反覆,政府已經耗資超過2200億元推出六輪防疫抗疫基金,而未來實在難料何時復甦,倘若每年都要以提振經濟為由額外斥資數百億元派錢,那恐怕現存8000多億元的財政儲備可能派不了多久。

《香港01》早已不厭其煩地指出,《財政預算案》應是「長短兼備」,短期內幫助有需要的市民,長遠更需要提出政策化解香港的深層次矛盾,包括增加就業、幫助傳統產業在疫情中轉型、加強社會保障,使各階層都能享受到社會經濟發展成果,不讓任何一方成為其餘階層成功的犧牲品或踏腳石——比如在一次分配(即按市場效率原則分配)中,企業為僱員提供合理的工資待遇,又在二次分配中,通過政策的介入調整房屋、醫療、教育、交通以及其他公共服務,保障不同階層的生活質素。

過去,或礙於議會過度「政治化」,或礙於部分泛民主派議員對政府抱持「施政無用論」的心態而建議「還富於民」。但今時今日,這些聲音在議會中不再復見,換來了一批本應是理性、具專業背景的從政者。可為何到了疫情的重要時刻,部分議員仍然只懂得叫政府派錢,只有寥寥可數的議員指出要「精準扶貧」。這到頭來,與過去議會又有何區別?倘若政府和議員仍然想當然以「小恩小惠」的「津貼主義」收買平息民怨,卻從未有決心有魄力從根本解決分配結構不公的現狀,所謂良政善治也只會淪為口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