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廿五年 國民教育命途多舛

撰文:01周報
出版:更新:

過去二十五年,香港國民教育的推行命途多舛。根據內地學者吳鵬所撰《香港推行國民教育的路徑分析》,理想的「國民教育」理應包括三大內容:鞏固對中國文化和中華民族的民族認同;構建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認同和對中國公民的身份認同;培養民族自豪感和社會責任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當中的核心要義在於「國家認同」,但偏偏,基於特殊的歷史原因和社會背景,香港的國民教育經歷了艱苦歷程。

2002年,課程發展議會編訂的《基礎教育課程指引——各盡所能,發揮所長》才將「德育及公民教育」列為關鍵項目,鼓勵學校將其納入課程規劃,並提出首要任務是培養學生的包括國民身份認同在內的價值觀和態度——但至2007年時任國家主席胡錦濤視察香港並發表講話強調要重視對青少年進行國民教育後,特區政府於2010年才在《施政報告》明確提出研究在中小學設立獨立的「德育及國民教育科」,以幫助學生更快地建立起國民身份認同,唯及後的諮詢過程引起軒然大波,釀成2012年反國教運動。

不少香港人至今仍然無法清晰回答「我是誰」的問題。(曾梓洋攝)

課程發展議會轄下的「德育及國民教育專責委員會」率先於2011年建議發展小一至中六的「德育及國民教育科」,並自5月5日起就學科課程和推行細則展開為期四個月的諮詢;而教育局則於翌年4月公布《德育及國民教育科課程指引》,容許中小學在三年「開展期」內以循序漸進方式推行;至梁振英就任特首後更成立「開展德育及國民教育科委員會」,以在「開展期」內就德育及國民教育科的推行向教育局提供意見,並檢視與國情相關參考教材。不過,由香港國民教育中心向全港中小學派發《中國模式——國情專題教育手冊》的個別內容引起極大爭議,被指過分吹捧中國共產黨,結果引發由學生組織「學民思潮」主導的反國教運動,要求當局撤回國民教育科,導致《課程指引》被擱置,即國民教育暫被腰斬。

李焯芬至今仍然堅持,「國民教育本質上是歷史文化教育,課程的五大範疇,大部份是培養學生的品德與價值觀,並沒有政治取向。」(龔嘉盛攝)

時任德育及國民教育專責委員會主席和開展德育及國民教育科委員會主席的李焯芬,深信應該透過歷史文化教育讓學生重新認識國家,但他萬萬想不到,《課程指引》一經發布就遭到反對,更被標籤為「政治洗腦」及「奴化教育」。他至今仍然堅持,「國民教育本質上是歷史文化教育,課程的五大範疇,大部份是培養學生的品德與價值觀,並沒有政治取向。」

十年過去,到底怎樣的國民教育,才能讓香港人與中國心重新「邂逅」?

詳細內容請閱讀第312期《香港01》電子周報(2022年4月11日)《從港英殖民到主權回歸 香港人與中國心的錯過和邂逅》。按此試閱電子周報,瀏覽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