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發展・二|香港重商重理重創科 社科畢業生前路茫茫

撰文:劉彥汶
出版:更新:

社會科學本是有助認識社會、改造社會的科學領域,但在香港,由於長久以來都被重商文化主導教育價值,加上近年急需追趕創科熱潮,從小學到大學都推廣STEM教育,社科資源相對較少,學生比例也只佔所有高等院校學生人數的一成左右。在產業結構固化的情況下,傳統商科專業和新興創科行業的就業需要仍然比較暢旺,薪酬待遇也相對吃香,但與社科相關的工種卻愈來愈難有出路,畢業起薪更比醫護科系少逾一半。具體而言,社科畢業生面對什麼發展困難?在傳統人力市場上,他們欠缺什麼競爭力?特區政府又可如何重振社科?

資訊科技及工程行業起薪點較許多行業高,社會科學則被視為沒有前途的科目。

隨手在網絡搜索「社會科學」這四個字,映入眼簾的主要搜尋結果是「社會科學前途懶人包」、「社會科學出路」、「讀完社會科學做咩好」——可見有志修讀社會科學的學子,主要關心的仍是就業前景,而這個憂慮早已困擾歷屆社科畢業生多時。普羅大眾對社科專業人士的一種刻板印象是,他們偏重理論訓練,缺乏實際應用技能,相對而言無甚用處。

中國人民銀行官網於2021年4月14日發布《關於我國人口轉型的認識和應對之策》一文,提到「東南亞國家掉入中等收入陷阱原因之一是文科生太多」,而國家未來的創新驅動需要重視理工科教育。文章旋即掀起一場輿論戰,不少網民甚至發表包括社會科學在內的「文科無用論」。香港沒有參與其中,但特區政府的人才培育政策和教育資源分配,已經足以顯示當局對「文科無用論」的認同。例如,政府為了吸引更多大學畢業生投身創科行業,創新科技署於2020年7月1日宣布將「研究員計劃」及「博士專才庫」整合為「研究人才庫」,以資助每間合資格公司或機構聘用最多四名取得學士、碩士或博士學位的創科人才進行研發工作,擁有本地大學學士學位的研究人才每月最高津貼額為18,000元、碩士學位的津貼額為每月21,000元、博士學位的津貼額則是每月32,000元。然而,其他學科畢業生沒有如此厚待。

儘管如此,不少學生仍然有志修讀社科。根據各大院校的資訊,中文大學、城市大學及嶺南大學的社會科學系是位列2022/23年度大學聯合招生辦法(Jupas)首輪申請的五大選科之一。可是,各大高等院校提供的社科學位相當有限,根據《香港01》統計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教資會)2020/21年度八大院校全日制學士課程第一年學生取錄人數(見下表),入讀社會科學的學生一共有1,836人,是所有入讀八大院校學生人數的10%;當中,社科學生比例最低的理工大學,只有2%;最高的是嶺南大學,但也不過20%;至於其他院校,則介乎8%至16%。

《香港01》統計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教資會)2020/21年度八大院校全日制學士課程第一年學生取錄人數,入讀社會科學的學生一共有1,836人,是所有入讀八大院校學生人數的10%。(香港01製圖)

而且,社科畢業生的就業率、薪金長期處於劣勢,也未能得到政府特別扶持。根據教資會2019/20年度數據,八大院校就讀社會科學系的就業率介乎19%至86%,當中最高就業率的課程是港大教育及社會科學學士,因為這是港大教育學院與社會科學院合辦的學科,畢業後便擁有教育文憑資格,所以就業率相當高;最低就業率的課程是港大的社會科學(政治學與法學)學士,因為大部份人選擇繼續升學,只有極少數人會選擇就業; 至於其他社科課程的就業率普遍介乎50%至70%之間,相對其他專業學科而言較低。

除此,教資會於2020年1月更新的2017/18學年畢業生薪酬統計顯示,修讀醫科、牙科和護理科的平均年薪最高,達到46.2萬元,其次是教育科畢業生,也有29萬元,但社科畢業生卻只有22.7萬元,只比文科和人文科學畢業生的20.8萬元高出一些。根據香港人才管理協會及香港浸會大學工商管理學院人力資源策略及發展研究中心發布的《2018年度香港特別行政區薪酬及福利調查報告》,不論學歷高低,資訊科技及工程行業,起薪都較其他行業高。凡此種種數據可見,社會難免有種潛在意識,認為社會科學是「沒有前途」的「乞食科目」。

資深人力顧問、毅知顧問公司董事總經理周綺萍認為,修讀社會科學的學生前途並不比其他學科遜色。(資料圖片)

醫療藥業及商科人才需求增

資深人力資源顧問、毅知顧問公司董事總經理周綺萍接受《香港01》查詢時表示,市場數年前已對資訊科技人才有着強烈需求,而新冠病毒疫情的爆發又提升了市民和企業的創科應用,所以當下一些熟悉大數據、人工智能、網絡安全的人才更是炙手可熱,「因為疫情之下要減少接觸,自然會需要消毒等的工作,而這些工作最好不要由人去做,要用機械人做,所以對機械及人工智能的需求又會增加。因此,科技發展的空間很多,(需求)增長的速度很快,所以科技行業這些年都有持續性的發展,修讀這些學科也是很容易找到工作的。」

按照周綺萍的分析,市場上對科技人才的需求確實很大,難怪政府及各大院校都會催谷這類人才的培訓。除此之外,周綺萍亦指出醫療藥業及傳統商界行業如銀行、金融、經濟等,同樣是需求較大的行業,言下之意是修讀醫療相關學科及商科的畢業生的就業前景比較光明。

可是,總有人會為了興趣而選擇學科,Jessica(化名)就是其中一位因興趣而選擇入讀中大社科學院政治及行政學的四年級生。她透露自己在中學時期已經非常關心社會時事,因而立志修讀社會科學,而環顧身邊的同學,大多數人和她一樣,都是為了興趣而投身政政系。

「興趣」和「前途」之間是否存在必然矛盾?周綺萍不以為然。在她看來,修讀社會科學的學生前途並不比其他學科遜色,「因為社會科學的科目所學習到的知識覆蓋範圍甚廣,有些會包括心理學、犯罪學、公共管理等。雖然這些知識不是太『商業化』,但也有與『商業』相關,市場上缺失有很多與社會相關的職業。」依她之見,修讀心理學或其他與培訓和輔導相關科目的社科學生,如果有興趣加入商界,可以考慮從事人力資源的工作;至於一些本身已經比較實用的社科學科,例如傳理系、社工系、社會學系等,畢業生更加不用擔心找不到工作,因為除了本行之外,還可以從事公關、市場傳播,甚至可以加入政府部門工作。

無可否認,社會科學主要培養的是軟性技能,例如批判思維、好奇心、同理心等,而在旁人眼中,這些幾乎是每一份工作都需要的技能,但受過專業訓練的社科學生未必佔優。從Jessica的經歷來看,香港就業市場未如周綺萍所說般多元化,僱主對社科學生亦不看好。

以前的中大政政畢業生,可謂與政治相關行業的「天之驕子」,但2019年反修例風波過後香港政局劇變,不少人有感政治空間大幅收窄,相關行業前路未明。(中大網頁圖片)

盼增實習機會取得實用技能

踏入大學生涯最後數個月,Jessica正在煩惱未來工作路向。以前的中大政政畢業生,可謂與政治相關行業的「天之驕子」,但2019年反修例風波過後香港政局劇變,不少人有感政治空間大幅收窄,相關行業前路未明。此前,Jessica的家人希望她入職政府做個公務員,而她本人則想成為政治公關,但這兩種選擇都因政治環境生變而告吹,她無法再將興趣轉化成工作,只好改變工作目標,尋求一些商業公關或從事市場推廣的工作。

「但我在找實習的時候,一來有很多職缺已寫明要找商科的學生,二來就算去面試,僱主也會問:市場營銷是什麼?公關是什麼?或者會問(面試者)有沒有學過相關知識,如果沒有學過相關知識,可能會比較難成功受聘。」因為欠缺相關知識,Jessica在面試時只能盡量表現自己的軟性技能,希望僱主看到她的潛力。Jessica相信,不少就讀社科學系的同學都有類似煩惱,未能根據自身興趣選擇未來職業,「有一些(同學)不太知道自己未來可以做什麼,尤其是現在我們這個科目有很多出路都行不通,他們無法做到原先想做的工作。」

然而,外國早已開始反思「輕文」現象。美國商業記者喬治・安德斯(George Anders)曾撰寫《人文學科的逆襲》一書,提及一個媲美eBay及Amazon的網路商店平台Etsy,專門經營線上工藝品市集,支持小企業銷售藝品,產品種類非常多元化。最特別的地方是,所聘請的軟體工程師和數據分析師都有多元背景,例如大學是主修文學史、日本研究、哲學等。其中一名大學主修人類學的員工,受聘後仍然可以善用本科知識協助公司發展,包括利用不同軟件連結全世界各地的藝術創作者及買家,了解他們如何運用Etsy,以及如何改進,使對方滿意。安德斯感慨:「人們很自然就對建造這些工具的軟體工程師奉若神明,可是如果沒有人進行勸誘、交心、說服、辯論、教導、反抗、互動,每一項科技突破都只是個空殼子。」

可是,香港政府及就業市場正正陷入了這個迷思,過分崇拜擁有「專門技能」的人才,忽略了事物的「內涵」。因此,社會確實要改變他們對於理論型學科的固有看法,就讀社會科學系或人文學科的畢業生才會有機會,只是Jessica對於政府或社會的改變沒有太大信心,所以她更希望大學能夠向他們提供更多協助。她表示學院現時實習的額度過少,有不少同學也在煩惱實習的問題。她認為大學能夠提供更多的實習機會,讓學生可以盡快適應工作情況,取得更多實用技能,這樣更有助他們在畢業後可投身不同種類的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