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年度中期考核 上任半年工作成績如何?

撰文:01周報
出版:更新:

近日立法會展開了暑期休會,一眾新科議員是在年初上任,至今已接近200日之久,所以這不失為一個對他們作年度「中期考核」的時間點。回想香港中聯辦於去年底第七屆立法會選舉結束後,曾經發表聲明指出「可以預見,新一屆立法會將徹底擺脫『攬炒』『拉布』的政治泥沼,行政主導體制優勢會進一步發揮,行政、立法機關之間的良性互動將得以實現,香港必將掀開良政善治新篇章」,而社會各界亦十分期待議會落實「愛國者治港」後可以提升本港議政質素,我們不妨趁此機會檢視一眾議員表現有否做到上述效果。

首先應當指出的是,本屆立法會確實已經取得了一些可觀和值得肯定的成績。年初以來議會至今有30天召開過大會、續會或行政長官答問會,撇除上星期剛過去那場未完成紀錄的會議,其間全勤議員高達整體半數的45人,合計缺席人次只有95人,而且當中不少人單純是牽涉洪為民生日宴事件被迫隔離檢疫無法出席首次會議。至於今年內成立的12個法案委員會,同樣亦有過半數已完成了工作。考慮到香港那段時期正遭受第五波新冠疫情的侵襲,今屆議員的積極性與工作效率都比往屆更高,對於「掀開良政善治新篇章」來說算是一個很好的起點。

然而與此同時,各界別議員在大會的質詢與缺席次數卻又顯得有點不成比例。地方選區、功能組別、選委會界別的議員總數現時比例為2:3:4,但上半年它們的質詢次數比例僅得2:2.1:2.6,缺席人次比例則是2:4.1:7.4,三者比例存在明顯差距。比對同樣設有選舉委員會界別的首兩屆立法會(表一),當年三個界別議員總數比例分別為2:3:1及2:2.5:0.5,它們首一年度質詢次數比例相對接近議員總數比例,而以往功能組別缺席人次比例之所以較高,主要亦係源於個別幾位議員的出席率偏低。由此觀之,後兩界別議員未來表現似乎尚有改善空間。

另一方面,就算議員有列席會議或提出質詢,亦不代表他們就是完全從事高質議政。以上一場大會為例,其中一條書面質詢竟然問及第五屆政府開支大增的範疇,但相信任何不是「堅離地」的人都會知道原因肯定出在衞生防疫、經濟紓困、社會福利等事之上,何況政府財政狀況最新數字本來就能透過其他渠道公開查閱,根本沒有理由將有限的議會質詢浪費其上。此外,今年議員會上發言或許沒了過去反對派的辱罵頂撞之辭,但就換來了過多的客氣套話與浮誇讚詞,客觀來看它們一樣都是在佔用寶貴的討論時間,對於提高議政質素無甚裨益。

立法會議員不僅要支持和配合「行政主導」,亦要提高議政質素。(中新社)

再者,雖然新一屆立法會未出現惡性「拉布」以至暴力衝突一類非理性行為,可是這並不等同議事程序就變得完全暢通無阻......

詳細內容請閱讀第326期《香港01》電子周報(2022年7月18日)《議會上任半年工作成績如何?》。按此試閱電子周報,瀏覽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