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報獨家精選|佩洛西如何成為麻煩製造者

撰文:01周報
出版:更新:

中美有可能爆發軍事衝突,中美有可能爆發建交以來最嚴重的軍事外交危機,中國有可能開啟武力統一台灣進程……以上種種猜想不是空穴來風,進入新世紀以來,台海的戰爭温度從未像今天一樣高漲。造成這一切的源頭不是中國政府, 也不是白宮,而是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Nancy Pelosi)。

有聲音指出中期選舉臨近,拜登政府在抑制通脹,防止經濟衰退等各方面表現較差,民主黨在此次中期選舉中承壓,作為民主黨權力核心之一的佩洛西如果訪問台灣可以收穫一波對華強硬的紅利來提振選情。

這樣的說法不無道理,問題是,佩洛西作為美國眾議院議長,怎會不清楚台灣問題的敏感性?從1987年擔任選國會眾議員起,她在國會任職三十五年了,不了解這一點嗎?做這一切只是為了難以去成最後被打臉,還是為了挑起衝突?她大概不會預料到是前者,可能認為訪問台灣會挑起事端引起關注,而不會有問題。事實證明她錯了。

系列報道:

佩洛西:始終如一的麻煩製造者

北京必然軍事反制? 韓戰到越戰的歷史已說明一切

中美在台海軍事相遇的幾種形式與後果

當地時間7月31日,美國國會網站發布了佩洛西的出訪行程,包括新加坡、馬來西亞、韓國和日本,未提到台灣。(美聯社)

英殖遺留歷史建築 說了怎樣的香港故事?

「歷史建築」是人類生活與自然環境不斷相互作用的文明產物,而不同的建築風格當中往往蘊含前人的精神智慧、藝術追求、豐富想像,等待着後人的探索與發現、繼承與發揚。不過,在香港,「歷史建築」往往離不開「殖民背景」,而「殖民背景」又伴隨着「民族屈辱」,這些建築難免面臨保育或清拆的爭議。然而,在爭議背後,其實是香港對於自身文化的疑惑——港英時期遺留的歷史建築對香港文化結構帶來什麼影響?在「說好香港故事」時,應該如何面對殖民歷史及其文化產物?

系列報道:

英殖遺留歷史建築 說了怎樣的香港故事?

尋覓傳承中西合璧的香港建築 全靠這些「集體回憶」?

「市場價值」主導建築發展 如何守護香港文化?

澳門守好「保育」一關

去年國慶日,「愛港大聯盟」、「同心護港」等組織到特區政府總部請願,要求將「維多利亞公園」改為「人民公園」。(盧翊銘攝)

要為經濟尚未觸底做好準備

上周三(7月27日),美國聯儲局宣布將聯邦基準利率調高0.75厘至2.25厘至2.5厘區間。為了控制過高的通脹水平,聯儲局今年開始進入加息周期,聯邦基準利率由年初的零息(0至0.25厘區間)至今已調升了2.25厘,當中尤其以近來加息尤為急速,在短短兩個月內便增加了1.50厘,創下近40年以來加息的最高速度。

美國貨幣政策本來就對全世界經濟有着重要影響,香港自然是難以獨善其身。再加上,香港奉行聯繫匯率制度,為了維持制度港元有必要在一定程度上保持與美國利率政策相等。這些都意味了美國的利率政策將對香港經濟帶來重要的影響。

按此閱讀全文。

自2020年起,香港經濟已面臨兩年半以上的逆風。(資料圖片)

MIRROR演唱會嚴重意外 舞蹈員頭頸重創

本港人氣男團MIRROR上周在紅磡體育館舉行的演唱會發生嚴重意外,造成兩名舞蹈員受傷,其中一人頭部及頸部嚴重受創,四肢癱瘓,接受兩次手術後情況未見好轉。MIRROR這次演唱會自排以來發生過多次事故,有團員因舞台突然搖晃而幾乎摔下,亦有團員因「差錯腳」而跌落舞台。輿論紛紛把矛頭指向演唱會主辦單位及舞台承建商,政府相關部門事情是否有做好安全監察工作,亦受質疑。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上周六(30日)表示,康文署長已成立小組全面審視問題,並邀請工程師學會專家協助調查,但法律搜證需時,相信需時數周。

按此閱讀全文。

楊潤雄表示,康文署長已成立小組全面審視問題,並邀請工程師學會專家協助調查,但法律搜證需時,相信需時數周。(梁鵬威攝)

追問「二舅」短片:除了樂天知命,還應有反思和反抗的力量

上周二(7月26日),一段題為《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內耗》的B站短片在網絡上刷屏。短片裏的二舅本是一位成績優異的農村學生,卻因當地醫生打錯針成為了殘疾,放棄了讀書改變命運這條道路,一生只能待在愈來愈只剩下老人的鄉村。不過二舅並未沉淪下去,活在怨天尤人之中,而是自學成才,精通木工,樂天知命,善良、老實、孝順。本是殘疾人的他卻辦不下殘疾證,自己養活自己,用一輩子積蓄給領養的女兒在縣城買了房。現已60多歲的他,不僅要照顧80多歲的老母親,還要給自己積攢養老錢。偏偏如此不幸的他,卻活成了一位堅韌不拔、樂天知命、勤勞善良、村裏第二快樂的能工巧匠,收穫彈幕裏滿屏的致敬語......

按此閱讀全文。

二舅的苦難何以至此?在他身後是否有一批本應有更好人生卻掙扎在底層的人?(影片截圖)

敬請留意2022年8月1日出版的第328期《香港01》電子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