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3|用傳統思維發展金融科技 香港能成為國際虛擬資產中心嗎?

撰文:王寧慧
出版:更新: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上周三(2月22日)發表的《2023-24年度財政預算案》,公布多項推動「數字經濟」、「第三代互聯網」(Web3)、「國際綠色科技及金融中心」發展的措施,當中提及將以「虛擬資產」作為重要推手,並會就此成立「虛擬資產發展專責小組」再向政府提交建議。有外媒報道,一些原先分佈在新加坡、東南亞等地的加密貨幣交易所,正在籌備轉移香港,或是在港開設分部。不過,單憑目前政策,香港能否成功爭奪亞洲虛擬資產中心,從而重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

2月22日,陳茂波宣布新一份《財政預算案》,之後召開記者會。(張浩維攝)

金融科技人才缺口難填

《2023-24年度財政預算案》的「數字經濟」政策包括:預留5億元推行「數碼轉型支援先導計劃」,預留30億元推動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前沿科技領域的基礎研究;撥款5,000萬元加速推動Web3生態圈發展;成立虛擬資產發展專責小組提供可持續發展意見。外界普遍認為,特區政府頻繁釋放金融科技的正面信號,尤其有助虛擬資產發展。

「金融科技」乍聽之下好像距離日常生活非常遙遠,但它實際上是利用技術降低傳統金融服務所需的成本和時間,從而形成新經濟。當中主要涉及人工智能、區塊鏈、雲端運算和大數據等技術,可以應用於支付、籌資、借貸、保險、財富管理、市場資訊等領域。我們每天使用的「八達通」、「信用卡」,就是利用加密電子錢包系統進行支付。

推動金融發展的前提,少不了科技的創新,就必須有足夠的人才;然而,這正正是香港的短板。專業招聘顧問公司Michael Page於2019年發表的《金融科技招聘: 香港調查與對話》指出,95%受訪者表示香港需要金融科技人才,但64%受訪者認為金融科技人才的招聘過程困難重重,特別是缺乏經驗證的技能。去年年底,資訊科技及數碼人才獵頭公司 Venturenix 發布《2022年薪酬指南》,發現IT界雖然持續渴求人才,人才空缺卻以驚人速度增長,預計香港未來五年需要額外約10萬名IT人才,才可填補缺口。

人才缺失的背後,是科技行業缺乏機遇——即使人才有心在港發展,也苦於找不到收入充沛、前景良好的崗位;不少人甚至坦言,香港科技行業發展落後,許多公司使用的編碼工具已經過時。Google香港曾訪問126名香港金融科技公司的高級管理層,發表《智慧數碼城市-引領金融科技新生態》研究報告,發現不到一半受訪者善用數據分析及視覺化工具,66%金融科技公司主力經營企業對企業(B2B)市場,79%受訪公司正尋找具備銷售技能的人才,而且對產品設計、編程和數碼營銷的人才都十分需求。

(虛擬貨幣「狗狗幣」、《彩虹小馬》、還有《威利在哪裡》的威利,圖片來源: r/Place 截圖)

星洲看重Web3數字資產技術

科技人才緊缺,但在互聯網革命之下,基於去中心化、數據由用戶掌控的Web3行業仍在香港如火如荼地發展起來:據統計,數碼港現在有超過80間Web3相關初創企業;而加密貨品、元宇宙、非同質化代幣(NFT)等都成為近年金融界膾炙人口的新貴,諸如FTX、Crypto.Com、BitMEX等知名加密貨幣機構都是誕生於香港。

近半年來,特區政府也頻頻展露擁抱Web3行業的姿態。去年10月31日,財經事務及庫務局發布《有關虛擬資產發展的政策宣言》,闡明港府的政策立場和方針,表明證監會將就新發牌制度下零售投資者可買賣虛擬資產的適當程度展開公眾諮詢。同年12月7日,立法會通過《2022年打擊洗錢及恐怖分子資金籌集制度的(修訂)條例草案》,規定從2023年6月1日開始,香港經營虛擬資產交易所必須向香港證監會申領牌照。

在特區政府逐漸放寬對Web3及虛擬資產限制的同時,多個原先對加密貨幣態度友好的國家地區都出現了政策上的轉向,其中就包括被視為同香港競爭「亞洲金融中心」以及「亞洲web3中心」地位有力對手的新加坡。去年年底,全球第三大加密貨幣所FTX「爆煲」申請破產後,新加坡副總理兼財政部長黃循財表示,由於加密貨幣的波動性,再加上它們沒有內在價值,就算是運行良好和管理良好的加密貨幣平台也不能倖免於崩潰。

可以說,新加坡只是香港的「假想敵」,實際上它並不打算成為加密貨幣活動的中心。許多Web3企業和人才之所以流向新加坡,是因為相較於發牌制度嚴格、不容許向散戶投資者發行數字資產的香港,他們被新加坡清晰、包容的監管環境所吸引。去年的新加坡金融科技節上,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局長孟文能曾解釋道,加密行業的價值在於對資產進行代幣化,並將它們放在分散式賬本上,以提高經濟效率或增強社會包容性。換而言之,新加坡看重的是Web3背後的數字資產技術為金融行業帶來的可能性。

那麼,Web3能否成為香港創科優勢,而香港又能否借助 Web3的勢頭,鞏固「亞洲金融中心」地位?我們不妨回顧曾被視為香港金融科技發展破局之錨的產業——虛擬銀行。

眾安銀行(ZA Bank)由中資眾安在綫(6060)和百仕達合資成立的虛擬銀行,為香港首間虛擬銀行。(ZA facebook)

八間虛擬銀行連年虧損

虛擬銀行的初衷,是為銀行省下高昂的租金和人工成本,為客戶免去繁瑣的申請流程,只需要在手機上操作幾分鐘就能完成存款、借貸、購買保險等多項服務。由於香港有著成熟的銀行體系,虛擬銀行在推出之初被認為會帶來金融服務業的新變革。2016年,香港金管局推出「監管沙盒」,使銀行及其夥伴科技公司可在無需完全符合金管局監管規定的情況下,邀請有限數目的客戶試行金融科技項目。2017年9月,時任香港金融管理局總裁陳德霖於香港銀行家峰會提出監管機構要協助香港銀行業迎接金融科技的浪潮,並宣佈引入虛擬銀行。截至2019年5月,八家虛擬銀行先後獲得牌照,進入市場。

然而,此後虛擬銀行的經營卻是年年燒錢,年年虧損。根據會計師事務所畢馬威發布的《2022年香港銀行業報告》,2021年八家虛擬銀行業績繼續虧損,且較2020年相比呈惡化趨勢。此外,儘管香港虛擬銀行的客戶存款總款,已由2020年的160億港元上升至近250億港元,但這僅為香港銀行業客戶存款總額的0.17%。畢馬威預計,部分虛擬銀行未來幾年將停止運營,或進行業務合併。

緣何虛擬銀行在市場碰壁?一個原因是開放API(Open API)技術尚未完全實現。開放API是以安全的途徑,令銀行和第三方機構可以交換電子訊息,而第三方機構可以藉此獲取資料及使用銀行功能,再將它們整合並提供予用戶,使得用戶可以更加方便地搜尋和比較銀行服務,並令銀行服務融入生活,如醫療保險、網絡購物、旅遊規劃。不過,傳統銀行擔憂客戶流失和數據私隱,缺乏向虛擬銀行等第三方機構充分開放API的動力。

此外,相應的監管框架沒有針對新產業進行調整,虛擬銀行須遵守適用於傳統銀行的同一套監管規定,資本要求也與傳統銀行相同。也就是說,虛擬銀行需要滿足最低3億港元的資本要求,同時要有實力強大的母公司在背后提供支持,並且要准備好市場退出計劃(不幸結業的客戶資金退換方案)。因此,能夠申請和拿到虛擬銀行牌照的,不是是傳統銀行機構,就是實力雄厚的科技巨頭,未實現金管局期望補充傳統銀行不足的初衷。

矽谷今天已成全球最知名的科技企業集中地之一。(GettyImages)

突破傳統金融科技框架

虛擬銀行的遭遇,正是Web3乃至整個金融科技產業在港發展的縮影。在理念上,政府和市場都有發展新興產業的意願,但在執行上,卻未能為它提供足夠支援,而是沿用傳統金融服務設計的監管框架和數據體系。

如何克服這些難題?一方面,特區政府需要摒棄「積極不干預」的治理思路,適時為金融科技行業調整監管,創造相對於其他市場而言更加明顯的競爭優勢。另一方面,由於Web3產業本質上是科技革命,需要普及科技知識,培育更多技術人才,才能為政策注入創新的活力,否則始終無法突破傳統金融服務框架。2020年,香港的本地研發總開支為265億元,佔本地生產總值比率為0.99%,比起世界平均水平2.63%可謂捉襟見肘。

《2023-24年度財政預算案》承諾多項創科投資,如預留30億元推動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前沿科技領域的基礎研究,向每所公帑資助中學提供最多100萬元舉辦與資訊科技相關的課外活動等。公帑能否用得其所,一個值得關注的指標是風險投資的數量和體量。「風險投資」是現代科技創新的重要源泉,創新是自下而上發生的,因此爆炸性的變革往往不來自於知名的科技巨頭,反而常常誕生於「草根」公司。

1998年,矽谷有一群年輕人創辦了PayPal線上支付公司,在短短兩年內就成功上市,四年後以15億美元被eBay併購。創始人們選擇結清股份離開公司繼續創業,在此後他們又創辦了Tesla、 LinkedIn、YouTube等一眾耳熟能詳的科技公司。近期火爆全球的ChatGPT,便是誕生於Open AI——一家成立於2015年的小型AI公司。同樣的,許多曾經效力Open AI的技術人員在離開後也創辦了其它AI公司,形成良性的競爭氛圍。

根據金融數據科技公司Refinitiv發布的2021年亞太地區私募股權投資回顧,中國和印度以833億美元和365億美元領先,新加坡私募股權和風險資本投資相比前一年翻倍增長,達到79億美元,躋身前三。同年香港的風險投資基金投資額雖然激增至53億美元,相比其他地區仍然有很大上升空間。特區政府已在更新政策,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表示,本月香港交易所將推行新上市安排,讓無收入及無盈利的科技公司來港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