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解.大學產業化|說了20年的「教育樞紐」,有望成功打造嗎?

撰文:王晉璇
出版:更新:

立法會上周三(1月17日)通過選委界鄧飛提出的「積極建設香港成為國際教育樞紐,為香港教育訂立一套全面的戰略發展藍圖」議員議案。近年出生率持續下降、勞動人口嚴重不足,加上部分港人移民外地,特區政府銳意善用高等教育的優勢,推進教育產業化,打造成為國際教育樞紐。不過,有關概念並不新鮮,2004年時任特首董建華也曾以「出生率低,人口老化,勞動人口持續下降」為由,提出發展香港成為區域教育樞紐,彌補人才缺口。但20年過去,「人才缺口」並沒有被堵上。

立法會議員議案政策分析系列

鄧飛建議開放高等教育、職專教育和基礎教育的非本地生學額,讓教育行業對外產業化活躍起來,同時帶動其他香港經濟的行業,紓緩香港人口結構老化問題,補充各行各業就業人手不足。(立法會直播截圖)

如何形成國際留學品牌?

特首李家超在《施政報告2023》提出發展香港成為「國際教育樞紐」,計劃提供高質教育服務,吸引國際學生和學者,促進國際教育交流和合作,為本地產業培育和吸引世界各地人才。20年前,首任特首董建華也提出要把香港打造成為亞太「區域教育樞紐」,透過推廣本地的教育服務,以吸引非本地學生來港就讀及在畢業後留港工作。具體措施包括:放寬入境及學額限制;為非本地生提供獎學金、放寬工作限制、加強宿舍建設;與內地院校合作辦學,確立兩地互認學位機制;向海外及內地推廣香港教育服務等。

從「區域教育樞紐」到「國際教育樞紐」,政策輻射範圍由亞洲範圍內擴大至全球,政策思路卻沒有太大改變。以「放寬入境及學額限制」為例,2004年港府規定專上院校非本地生佔本地生為10%,到2008年擴大至20%;15年後的今天,政府計劃把有關比例倍增至40%。就連立法會議員發起的無約束力議案辯論,所關注的問題也是大同小異。

然而,從非本地生生源來看,不太能夠見到以前的「區域」教育樞紐和如今的「國際」教育樞紐有何區別。多名議員紛紛強調香港「國際化」優勢,例如英文授課、地理位置優越等。根據統計處去年六月發布的《修讀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資助課程的學生統計數字》顯示,教資會資助的八大課程中,內地生佔非本地生的74.8%,亞洲其他地區佔21.6%,其他的僅有3.7%。鄧飛指出,「留學中國香港這個品牌,從來不是國際社會對香港的印象」,例如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國際教育年報的國際知名留學國家和地區,從來沒有香港。這些討論令人疑惑,既然非本地生生源單一化,亦未能形成國際留學品牌,那麼,光靠議員們所建議的統籌、舉辦大型海外教育論壇、到海外宣傳招生之類的老辦法,如何實現「塑造外來學生,提升香港軟實力和話語權」的美好願景?

香港教育資源多且優質,擁有先進的教育體系和學術體系,五間大學近年穩居QS世界大學百強院校,但擁有優秀的國際排名並不是就等於「國際化」。(資料圖片)

外國經驗一定適用嗎?

鄧飛認為,若要構建「國際教育樞紐」,就應發展非公帑資助的對外教育服務產業化,補充人手之餘還可以通過收生賺取學費,同時帶動其他行業發展,相信整體經濟效益十分樂觀。美國、英國、澳洲等都是留學大國,去年英國高等教育政策研究所(Hepi)發布的《國際留學生對英國經濟的影響》報告顯示,27萬名大學留學生在2018至2019年間,為英國帶去259億元英鎊的淨經濟收益,而其提供的留學服務成本僅29億元英鎊。

回顧過去,特區政府對「教育產業化」的討論同樣不罕見,而且態度反覆。2009年時任特首曾蔭權《施政報告》將教育歸為「六大優勢產業」,認為該等產業對香港經濟發展起着關鍵作用,並會推動香港走向知識型經濟。2012年,立法會辯論「停止教育盲目產業化」議員議案,提出議案的新民黨葉劉淑儀認為教育產業化出現大學商業化,導致超額收生、設施不足、資歷認受成疑等問題,令教育質素下跌。2013年,時任特首梁振英首份《施政報告》質疑教育應否作為產業看待,並決定叫停該政策。

參考留學大國的教育對外產業化經驗,成功原因之一是其發展建立在高度市場化的基礎上,即政府減少資助,通過大學機構與自身不斷優化,提升知名度、辦學質素和服務品質來爭奪生源。反觀香港,最多非本地生入讀的八大院校,儘管有學費、投資、捐款等收入方式,但依然依賴政府撥款。例如,香港大學2020-2021年度收支中,政府輔助撥款佔總收入的43%。選委界議員洪雯在辯論中提到,香港教育開支常年增加,增速遠超政府收入速度,成為財政赤字的重要原因之一,可見教育產業化仍遙不可及。政府需要回答的是,國外院校高度市場化的經驗是否適用於香港?如何保證大學辦學質素?如何落實規範與監管應?如果沒有針對性配套措施和長遠政策規劃,恐怕這次再提出「教育產業化」的結果也將與10多前一樣淪為口號,難有突破性進展。

根據勞工及福利局在2019年的推算,創科產業未來數年人力需求的年均增長率預計為4.3%,預計創科產業將成為香港各主要行業及新興產業中,人力需求增長最快的行業。(資料圖片)

香港到底需要什麼人才?

有議員建議,若要吸引更多非本地學生,培養多元人才,堵上本地人才缺口,應先把握主要意向人群感興趣的新專業、新就業的發展趨勢。內地留學機構新東方2022年發布的《中國留學白皮書》顯示,香港成為英美留學大國後第三個最受內地學生歡迎的留學目的地。

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經濟類學科依然是吸引非本地學生的優勢学科。但隨着「數智時代」的到來,內地科創產業迅猛發展,人工智能、大數據技術、電氣工程等專業一躍而上,成為內地學生選專業乃至擇業的首選。相較金融,香港科創發展不算完善,從職業工種到行業前景都有待提升,對吸引內地留學生留港工作或通過人才簽證來港並無優勢。入境事務處統計,2023年頭9個月內,經「輸入內地人才計劃」來港的人才中,有947人從事資訊科技工作,但有2956人從事商業、貿易、金融服務;經「優秀人才入境計劃」來港的,有2871人從事資訊科技及電訊行業,另有多達4018人從事金融及會計服務;而經「科技人才計劃」來港的,更少至只有106人,當中91人來自內地。

內地學生高考後熱衷於選擇科創行業,相較之下,從非牟利學術組織香港科學院於2017年發表的「科學、科技和數學教育與香港創新科技的發展」研究報告可見,多達46%的香港高中生沒有修讀數理科目,究其原因是學生未見行業發展前景。根據團結香港基金2015年發布的創新技業概況研究報告,香港科研支出佔本地生產總值的0.7%,遠落後於一河之隔的深圳的4.0%。如今香港經濟產業結構依然以金融、保險行業為主導,缺乏成熟的科技產業群;土地供應緊張且昂貴,難以吸引科創企業入駐;生活成本高昂,居住環境狹小;工作機會不多,薪酬與內地相差不大。根據IT獵頭公司Venturenix公布的《2022年度本港薪酬指南》,香港IT人才缺口預計未來5年將高達10萬人。在產業發展滯後的環境下,本地學生不願投身其中,本地人才也寧願北上發展,吸引非本地生就讀並留港就業更是難上加難。如果構建「國際教育樞紐」的重要目的是補充人才,研究清楚香港需要什麼類型的人才,打造什麼優勢才足以留住這些人才,才是關鍵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