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解.大灣區|大灣區城市群的角逐 香港如何直面競爭?

撰文:王寧慧
出版:更新:

「大灣區」是近年公共行政討論中越來越高頻的詞彙。特首李家超去年10月發布的《施政報告2023》便提及48次「大灣區」,立法會早前(1月18日)也通過「加強粵港澳大灣區共同發展」議員議案,促請特區政府加強與大灣區內地城市的融合發展。每每討論有關議題,在「政治正確」之下,治港者們多談「共贏」的結果,卻鮮少直面「競爭」的現實。然而,如果我們無法客觀認識自身與周邊城市的優劣,又怎會尋求到更好的合作關係,從而整合資源、有效協作、避免惡性競爭?

立法會議員議案政策分析系列

深圳市統計局公佈,2023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10486.19億元人民幣(折合約11651.72億元港幣),按年增長7.8%,外界普遍相信與港人北上相關。(資料圖片 / 林靄怡攝)

香港市道疲弱
深圳消費萬億

2023年2月陸港兩地恢復通關後,持續升溫的北上消費熱潮和不見明顯回暖的旅遊業在數字上形成鮮明的對比:以1月20至21日這個周末為例,入境處錄得648,114人次香港居民出境,但只有275,902人次內地訪客入境。這樣長期存在的數字差距被稱為是「旅客逆差」。新民黨立法會選委界議員容海恩發起「加強粵港澳大灣區共同發展」議案辯論,認為兩地來往日漸頻繁,特區政府應該研究有效推廣香港的方法,同時順應潮流開展新興產業,例如物流業等配套產業,令北上消費可以讓香港也有所裨益。不少議員和議,並提及除夕大量內地旅客滯留香港事件,促請當局優化通關及交通等配套措施。

生產要素的自由流動固然是跨境發展的關鍵,人們消費選擇的流向卻是城市競爭的結果,而我們必須承認港人北上消費熱潮已對本地零售業造成一定打擊。過去一年,特區政府推出「你好香港」、「香港夜繽紛」等刺激消費的活動,成效見仁見智。深圳市統計局公佈,2023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10486.19億元人民幣(折合約11651.72億元港幣),按年增長7.8%,外界普遍相信與港人北上相關。與此同時,政府統計處的臨時數字顯示,2023年零售業銷貨總值為4066.52億元港幣,比2022年的3499.64億元港幣增加了16.2%,但仍不及新冠疫情和修例風波前的2018年的4851.69億元港幣。

生產要素的自由流動固然是跨境發展的關鍵,人們消費選擇的流向卻是城市競爭的結果,而我們必須承認港人北上消費熱潮已對本地零售業造成一定打擊。(資料圖片 / 梁鵬威攝)

如何留住人才
如何保住優勢

除了消費競爭力不足,香港對人才的吸引力也備受挑戰,但在人才嚴重流失的當下,特區政府仍然花了不少功夫鼓勵青年北上工作。當局自2021年推出設有2,000個名額的「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向聘請港青的企業發放每人每月一萬元的津貼;新民黨選委界議員黎棟國指出,儘管計劃獲得417間公司提供3,494個職位空缺,但試行時只有1,091名畢業生入職,其中未能完成18個月僱用期的有404人,離職率高達37%,反映計劃成效不彰,可能走錯了方向。他又批評,政府發放津貼是「強行推高薪酬」。

不過,民建聯九龍東直選議員顏汶羽則認為,香港很多行業面臨人手短缺,不少本地企業開出優厚條件留下人才,導致青年北上就業的誘因降低,同時內地青年失業的情況惡化,企業聘請港青的意願也減少;他因而建議,直接將政府每月一萬元的津貼發放給北上工作的港青僱員。他還建議加快推動兩地的資歷互通互認機制,提高香港職業教育的接受程度,推動內地一起探索跨境培訓和職業教育貫通的培育模式。例如,香港雖然放寬了輸入外勞的限制,但六名內地小巴司機赴港參加駕駛考試後,只有兩人合格。

特區政府一方面引入外勞、推出「高才通」等計劃,另一方面又資助本地青年北上就業,難免令人質疑未有盡量留住香港人才、盡力保住競爭優勢。以俗稱「高才通」的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為例,自2022年推出以來,截至去年12月底,接獲的6.5萬宗申請中有5.1萬獲批,3千宗被拒,其中有約3.6萬人已經來港。加上其他人才入境計劃,去年總計約9萬名人才抵港。當局認為,人才計劃接獲申請數量之多,證明香港具有足夠吸引力。不過,在缺乏整存人才戰略的情況下,香港似乎不太知道想要什麼人才,而人才來了香港,也不代表他們必然就能貢獻香港。例如高才通被詬病申請門檻寬鬆,許多內地人才都是抱着試試看的心態遞交申請,甚至把香港身分證當作長期有效的旅遊簽證。

特區政府一方面引入外勞、推出「高才通」等計劃,另一方面又資助本地青年北上就業,難免令人質疑未有盡量留住香港人才、盡力保住競爭優勢。(政府新聞處圖片)

為何香港沒有大疆
如何不再為人作嫁

「創科」同樣是兵家必爭之地,面對鄰近城市的超強實力和激烈競爭,香港似乎也不太清楚到底應該扮演什麼角色。近年特區政府積極推廣創科發展,希望吸引創科人才和企業落戶香港或在港擴展業務。在議案辯論中,多名議員都強調香港應與大灣區內地城市合作,打造「香港研發,灣區製造」的創科模式。本身是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的選委界議員黃錦輝就呼籲完善大灣區產學研生態鏈,由香港參與上游的研發和產品測試,深圳和廣州作為中游進行中期的應用測試,其它大灣區城市負責量產和銷售。

不過,從事多年政策研究工作的選委界議員洪雯對這一建議有不同的觀點,因為「香港研發,灣區製造」的模式早已存在多年,無人機龍頭「大疆創新」就是範例。她指出,我們更應該問的是:「為什麼香港沒有大疆?」她解釋,研發成果具有全球流動性,所以科研成果的誕生地並不是最重要的,但科研成果轉化為產品和服務、推向市場的過程,可以產生大量價值,而這個過程在哪裡發生,哪裡就能獲取大部份利益。洪雯擔心,香港一直埋頭研發、交讓內地製造,恐怕未能從中受益,而是為他人作嫁衣。

事實上,像商湯科技、大疆這些耳熟能詳的創科企業,明明具備「香港DNA」,卻是在內地發展壯大,許多人甚至以為它們都是「土生土長」的內地企業。香港生產力促進局首席數碼總監黎少斌去年9月表示,過去10年間,局方已協助業界在大灣區推動1,200多個智能化項目,其中約七成在內地落地,以東莞和深圳為主,其餘約三成則在香港。

無人機龍頭「大疆創新」明明具備「香港DNA」,卻是在內地發展壯大,許多人甚至以為它是「土生土長」的內地企業。(圖片由香港科技大學提供)

融合發展不是抹去競爭
香港應為自己爭取利益

粵港澳大灣區銳意成為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香港在積極與內地城市融合發展的同時,不能不面對競爭的現實,而這本來就是有活力的城市群之間必然會出現的情況,即使是大灣區內地城市之間也存在着發展水平不一、競爭優勢有別的現象。例如有「大灣區超級工程」之稱的「深中通道」,也曾被質疑不同城市的發展利益並不平衡。

深中通道是正在建設中的橫跨珠江口、連結深圳市和中山市的公路通道,採用東隧西橋方案,影響廣州南沙港的通航高度。在2017年,有貨櫃船舶的淨空高度已經超出方案規劃的69米,巨型船舶將無法通航到南沙港,這對於長期競爭激烈的港口城市之一廣州來說,無疑是個沉重打擊。最終在廣州的極力爭取之下,深中通道西段橋樑的橋下淨空高度從73.5米拔高到了76米,可以滿足20萬噸船舶的通航。但如果未來的船舶高度進一步擴大,南沙港的航運依然會受到巨大影響。

廣州和犧牲和爭取應當讓香港明白,為自己的城市爭取利益,並不是一件錯誤的事情;相反的,只有確保每個城市都能夠公平分享發展機會,才能實現區域內的共同繁榮。大灣區的發展不是抹去競爭,追求各方面的共贏,而是各城市能夠利用自己的優勢板塊去整合區域利益,同時能夠藉由其它城市的經驗和資源,彌補自己的短板。當香港致力於發展創科,吸引創科人才和企業來港時,深圳的人才就會成為競爭的目標,如果「香港研發,灣區制造」的模式並不能讓香港從中獲利,香港準備好直面競爭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