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媽媽換肝】原可避免的悲劇 醫生:事件明顯是疏忽引起

撰文:黃卓然
出版:更新:

聯合醫院漏處方肝炎藥,令好媽媽鄧桂思急性肝衰竭,最終要換肝2次,如今情況危殆。私人執業的肝膽胰外科專科醫生潘冬平接受《香港01》訪問,他解釋乙型肝炎帶病毒病人若要用高劑量類固醇藥物前,情況許可下,應提早2星期用抗病毒藥物。文獻指有關做法可令急性肝炎風險降至接近0,故直言事故明顯是疏忽引起。

潘冬平指,四分之一乙肝帶病毒者,使用類固醇時會有「乙肝再激活」情況。(goodoctor.com.hk圖片)

【好媽媽換肝】聯合漏處方肝炎藥 或成換肝鄧桂思肝衰竭元兇

【好媽媽換肝】鄧桂思女兒:主動查詢始知失誤 批聯合醫院無擔帶

潘冬平指出,乙肝帶病毒患者在正常情況下,可由自身免疫系統抑制病毒,令肝炎不會病發,但使用類固醇會「雙重夾擊」,一方面直接刺激病毒繁殖,另一方面抑制自身免疫系統,令乙肝病毒爆發,醫學上稱為「乙肝再激活」。以鄧女士今次使用類固醇「潑尼松龍」為例,如果連續使用4星期,每日使用超過10毫克潑尼松龍,「乙肝再激活」發生機會會大增。他又指,文獻指25%乙肝帶病毒者,會有「乙肝再激活」情況,而當中四分之一,病情會非常嚴重至肝衰竭。

處方腎炎藥予乙肝患者前 應提早2周用抗病毒藥

鄧桂思長女Michelle早前透露,母親患的是IGA腎炎。潘冬平指,IGA腎炎是自身免疫系統,攻擊腎臟。治療IGA腎炎一般每日用上40毫克「潑尼松龍」,遠超低風險的10毫克。一般來說,如果要用高劑量類固醇,即使無乙肝紀錄,都要先為病人抽血,了解是否乙肝帶病毒者。若情況許可,對於乙肝帶病毒者,在處方類固醇時,應提早2星期用抗乙肝病毒藥物,文獻指有關做法可以令急性肝炎風險降至接近0。

潘冬平續稱,若病人腎炎非常嚴重,不可先處方乙肝藥物,應在處方類固醇時,同步使用抗乙肝病毒藥物,亦可把肝炎風險大大降低。他直言上述做法是正常程序,今次事故明顯是疏忽引起。

每10人有1人帶乙肝病毒 求醫自保多提病歷

他又指,本港每10個人,大概有1個人帶乙肝病毒,非常普遍。不少人以為乙肝「無藥醫」,但其實已有非常有效抗病毒藥物。他建議病人「自保」,如果自知是乙肝帶病毒患者,在求醫時可不厭奇煩向醫生說出病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