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神殿」減水浸】香港設3大蓄洪池 上環旺角水浸大改善

撰文:陳展希
出版:更新:

世界各大城市都要面對水浸問題,近日日本首都圈的防洪方法「首都圈外郭放水路」在網上熱傳,深達50米的「地下神殿」守護下,令日本首都圈在暴雨中避過水浸災劫。其實香港亦有同樣設計的地下蓄洪池,包括大坑東、上環和今年3月全面啟用的跑馬地蓄洪池,香港這3個蓄洪池的規模雖然較日本小,但對市區防治水浸有重要作用,可有效減低水浸風險。

旺角於1997年和1998年間曾發生多次嚴重水浸。〈渠務署圖片〉
大坑東蓄洪池
香港最早啟用的是大坑東蓄洪池,其隱藏於大坑東遊樂場的欖球場和足球場的地底。〈渠務署圖片〉

香港最早啟用的是大坑東蓄洪池,隱藏於大坑東遊樂場的欖球場和足球場的地底。事緣旺角於1997年和1998年間曾發生多次嚴重水浸,政府因此開展大坑東蓄洪計劃。

大坑東蓄水池於2001年12月動工,2004年9月竣工,整體面積長136米、闊130米和深9.5米,總容量為10萬立方米,相等於40個標準泳池。當暴雨時,入水口暗渠引入的雨水就會流入蓄洪池;當雨水減退,便會把蓄洪池內的雨水抽進排水系統,再流出大海。該蓄洪池的設計可抵禦50年一遇的暴雨,即每小時超過100毫米的降雨量,較香港天文台界定為「黑色暴雨」的每小時70毫米更高。

上環雨水泵房
上環雨水泵房,整個項目包括一個9000立方米的地下蓄洪池、泵房、導流室和排水管道等等。〈渠務署圖片〉

上環過去是水浸黑點,在俗稱「海味街」的上環永樂街一帶更是重災區,每次水浸都令店主損失慘重。不過,近數年上環水浸的情況大有改善,全因於2009年啟用的上環雨水泵房。整個項目包括一個9000立方米的地下蓄洪池,容量約等於4個標準游泳池,還有泵房、裝有水閘的導流室和相關連接排水管道等等,共斥資2億港元興建。

上環雨水泵房的具體運作是在接近海邊排水口的位置建造一個導流室,把從低窪地區收集到的雨水導流至地下蓄洪池;同一時間,導流室內的水閘會關上,阻止海水倒灌至上游的低漥地區。而6台安裝在泵房內的潛水泵可將在地下蓄洪池的雨水泵出維多利亞港。

跑馬地地下蓄洪計劃
跑馬地蓄洪池是今年才全面啟用的地下蓄洪池,總容量為6萬立方米。〈渠務署圖片〉
+2

跑馬地蓄洪池是今年才全面啟用的地下蓄洪池,總容量為6萬立方米,相等於約24個標準游泳池。蓄洪池位於跑馬地遊樂場地下,工程共耗資共10. 7億元,工程由2011年9月展開,至今年3月全面啟用,以紓緩灣仔、跑馬地和銅鑼灣一帶的水浸問題。

跑馬地蓄洪池採用自動化監察系統,池底亦設智能水閘,實時監控海面水位和上游暗渠情況,並能適時收集和排放雨水,減少雨天時下游壓力。而且收集到的雨水亦能再用,每年可提供22萬立方米重用水。

日本「地下神殿」首都圈外郭放水路圖輯
+7
天鴿吹襲澳門釀水浸亂象圖輯:
+4
天鴿吹襲香港曾釀成嚴重水浸: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