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OL瘋狂加班 聖誕夜跳樓亡列過勞死 終身僱用制害死上班族?

撰文:書摘
出版:更新:

香港人出名長工時,打工仔每周工作60、70個小時亦很平常,而出名「聽話」的日本上班族情況亦不好過,不少人更要無償加班,而日本放送協會(NHK)電視台的31歲女記者佐戶未和,於2013年曾在一個月內加班159小時,最終因心臟病發死於家中,去年由東京都涉谷勞動基準監督署確認屬過勞死,令NHK承諾改革記者的工作政策,避免同類事件發生。而另一名在日本最大廣告公司電通集團工作的24歲OL高橋茉莉,亦因長期加班而患上抑鬱症,在2015年的聖誕夜自殺身亡,她死前一個月加班達105小時,有報道更指她每天只能睡2小時,此個案於翌年被裁定屬勞動死。
曾經獲獎學金赴日留學,並在日本旅居3年的港人香睿剛認為,日本屢次發生過勞死事件,與日本的終身僱用制及「失敗零容忍」文化有關。

2015年電通員工高橋茉莉因過勞自殺,在去年終被認定過勞死掀起軒然大波,電通社長最終引咎辭職。(產經新聞)
日本上班族悲歌圖輯:
+31
香睿剛在著作《笑看東瀛》談及日本上班族過勞死情況,,以下為節錄內容:

日本政府於2016年10月7日公布全球首份《過勞死等防止對策白書》,提及日本企業該如何安排員工工作時間,如每月最多可以超時工作(OT)多少小時,及社會/企業可如何防止過勞死等,在日本社會引起極大迴響。日本上班族的工作時間特長,為全球共知,過勞死一詞現在更正式成為英語詞彙(Ka-ro-shi),日後日本人個個均為工作狂這印象深入民心,要改過來不是易事。

治標不治本

引發日本社會迴響的,除了這本白皮書,還有去年的一宗過勞死自殺慘劇:一名剛畢業於東京大學,在日本最大廣告公司電通集團工作的新人高橋茉莉(24歲),因抵受不住長期OT壓力而患上抑鬱症,在聖誕夜選擇自殺以結束生命;日本地方勞動監督署於9月尾裁定她死於過分勞動(她死前一個月的OT時間達105小時)後,她的家屬於10月7日召開記者招待會作大控訴,觸動不少日本國民同情心。

之後數周,日本社會上下熱烈討論如何杜絕過勞死;有意見認為,要從法律上着手,加強監管強迫員工OT的企業,如發現立即加以懲罰;有些意見則認為,要加強企業管理,提高員工工作效率,以減少OT的必要。這些方法,其實都是治標不治本,並無實際意義,而電通在裁決一周後,宣布所有旗下辦公室在晚上10時後就會關燈,以阻員工OT;但在這資訊發達的年代,人人只要有一部平板電腦或notebook就可以繼續工作,單是在職場關燈,哪會有意思。

電通在事後決定實施晚上10時強制下班,大廈關燈。但後被指實際清晨就有人上班,質疑只是用上班時間換取下班時間。(Japan Times)

再者,現時日本公司的OT記錄,都是靠員工高自己登記的上班下班時間作準;假如員工受到上司壓力,刻意不「打卡」,他們有沒有OT根本無跡可尋。我有幾個在日本工作的朋友,趕工時周末也會回公司上班,問他們有否向公司申報,他們說:「申報了,人事部就會叫你回家,回家則趕不上進度,到最後上司遷怒於我,倒楣的還是自己!」日本公司文化如此。

失敗零容忍

依我所見,導致年輕人過勞死的最大原因,是日本社會經濟及文化因素使然,只靠政府監管並不能改變。在實行終身僱用制多年之下,不少日本企業現在都頭重腳輕,空擁一堆管理層,卻無前線員工辦事;死者生前在電通的「網絡廣告」部工作,職務繁多,但收益則甚少,所以一直缺人──不能「交數」的部門,自然沒有headcount,無論大小工作,都往她身上塞,令她透不過氣。此事若發生在外國,相信不少新人早已轉工求去,但日本社會從不鼓勵人轉工,對失敗亦不容忍(電通每年在最受年輕人歡迎企業榜均名列前茅;死者要從這名牌公司離職,需要莫大勇氣),年紀輕輕的高橋又怎會知道原來世界是可以退一步海闊天空(從她死前在社交網站的種種自責留言可見,她早已失去自信及判斷力)?

港人近年凡事愛說「贏在起跑線」,但從日本過勞死事件可見,年輕人最需要學習的不是如何去贏,而是如何面對失敗。正如美國搖滾樂手Billie Joe Armstrong說:

There's nothing wrong with being a loser, it just depends on how good you are at it.

歌手Billie Joe Armstrong。(fb專頁「Billie Joe Armstrong (BJAofficial)」圖片」

本文內容取自《笑看東瀛》

作者:香睿剛

80後第一代打機迷,自幼沉迷於日本動漫、電玩,因而立志學習日語,忽略學科,導致中學會考成績欠佳,逼於遠走加州攻讀副學士,逆料絶地反彈,可轉校成為渣巴師弟,再入讀衛奕信母校硏究日本,得高人指點申請得日本文部省獎學金往早稻田大學,於是留日3年,到處遊玩覓食打機,樂而忘返,學業雖有寸進,唯不及其新宿池袋街頭知識也。 

出版社:信報出版社

《香港01》 獲出版社授權轉載,大小標題為香港01編輯所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