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園花卉展設計椅惹爭議 發泡膠碎鋪草地 設計師親自解畫

撰文:盧勁揚
出版:更新:

香港花卉展在維多利亞公園進行得如火如荼,有網民發現場地內其中一張設計椅「綠浪潮」由發泡膠製成,且因有不少兒童在設計椅上嬉戲,結果草地滿布發泡膠碎。網民其後在facebook發文質疑,為何藝術品未有使用較環保的材料,亦擔心兒童可能誤吞發泡膠損害健康。
「綠浪潮」是康文署舉辦的「城市藝裳計劃:樂坐其中」的展品,並由設計師吳逸釗(Patrick Ng)設計。吳逸釗接受《香港01》訪問時表示, 「綠浪潮」原於南昌公園作長期展覽,製作材料沒有發泡膠,試驗版則由發泡膠製成;由於南昌公園的設計椅已經鎖在地上,所以他將試驗版加工,然後搬到維園展出;他亦表示有工作人員在展品附近當值,提示小童不要挖及吃發泡膠,並有人負責清潔。

fb專頁「廢GO」上載花卉展拍到的照片,指有一張發泡膠椅,由於有不少兒童攀爬,使附近出現大量發泡膠。(受訪者提供)
+8

康文署回應《香港01》查詢時表示,現時設置在南昌公園的「綠浪潮」座椅是以玻璃纖維製造,鋪於座椅上的人造草已通過相關安全測試及驗證,大眾可安全使用。而在香港花卉展覽場地擺放的「綠浪潮」,是早期設計階段時的試坐模型,用發泡膠作製作物料,方便展示座椅形態作最後設計定案。

康文署指出,在花展中擺放的「綠浪潮」試坐模型,是經翻新處理後再展出,希望讓市民能觀賞藝術座椅的實物立體模樣。由於近日發現有小童將座椅的發泡膠挖出,場地已將座椅模型的發泡膠內部遮蓋,同時加派人員在展品附近當值,清理發泡膠碎片及解釋使用座椅的方法。

facebook專頁「廢GO」於昨日上載數張照片,指於花卉展的大草地發現「雪花」,其後仔細看才發現是發泡膠粒。專頁表示,發泡膠粒來自一張名為「綠浪潮」的設計椅,質疑設計原意是把人與草地拉近,「但宜家造成嘅污染,同原意會唔會相違背?仲要啲發泡膠碎到一粒粒,唔知最後幾多會飄咗落海…」。從專頁上載的照片可見,草地上有數張鋪上人造草皮的波浪形設計椅,椅身有一個大洞,有不少小朋友攀爬嬉戲,「捐出捐入」。

「廢GO」的版主接受《香港01》訪問時表示,照片於昨日(18日)下午4時許於維園花展的大草地上拍攝,形容當時「小朋友玩得好開心,無論係上面爬嘅,定係捐窿嘅」。專頁又提到看見小朋友主動挖設計椅洞內的發泡膠,亦相信小朋友嬉戲時,雙腳可能踩甩部分發泡膠。專頁對展品使用的物料表示關注,因為「始終甩出嚟嘅發泡膠粒真係好多,其實最後會點處理?會唔會有機會落咗大海造成海洋污染呢?」,希望可以有其他物料取代發泡膠,或是想其他方法直接吸引市民坐草地。

設計成品現時放在南昌公園,設計師指長期展覽品未有使用發泡膠,但由於椅子已被鎖在地上,唯有將試驗版搬到維園花卉展展出。(fb「樂在其中」圖片)

「樂坐其中」的其他設計品

+85

記者翻查過去資料,發現設計椅源於康文署其中一個與回歸20周年有關的戶外藝術項目「城市藝裳計劃:樂坐其中」,項目邀請了多名設計師,為20個分布18區的康文署場地,各設計1張設計椅。「綠浪潮」由吳逸釗設計,放置於九龍南昌公園內。根據官網資料,「綠浪潮」以玻璃纖維、乙烯丙烯橡膠及人造草皮造成,作品目的是將人與草地拉近,設計符合人體工學,使用者可以發揮創意,自行選擇合適的使用方法。

吳逸釗接受《香港01》訪問時表示,網民照片中的設計椅其實是臨時放置在展區的版本,而南昌公園則有一個長期放置版本,沒有使用發泡膠,花卉展的設計椅因為用於試驗,所以用發泡膠製作。他指由於康文署想在花展推廣「樂坐其中」項目,位於南昌公園的「綠浪潮」已經鎖在地上,於是將發泡膠版的「綠浪潮」搬到花卉展,事前已經在設計椅兩旁加設水松板,使小朋友較難挖發泡膠。

2018年香港花卉展

+24

吳表示,花卉展每日展覽時間由早上9時至晚上9時,都會有工作人員在場,自己亦曾到訪現場。他承認曾目睹小朋友挖出發泡膠粒,然後灑向地上裝作下雪,工作人員會勸阻他們不要再挖,亦告誡他們不要吞下發泡膠,工作人員其亦會幫助清理發泡膠粒。

吳續指他們曾想過將設計椅圍起,或是將椅子的洞封起,但見小朋友玩得很開心,家長亦為子女拍照,所以覺得現時未需要圍起展品或封洞。他說「其實小朋友普遍都OK同自律嘅話,咁我哋就算喇,畀佢哋咁樣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