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青年打機成癮 日打21小時只睡一小時 連威爾斯口音都改變

撰文:鄧柳媚
出版:更新:

隨着科技進步,電腦遊戲推陳出新,即使在家「打機」亦可享受細緻的畫面及技術,吸引各個年齡層的玩家。英國一名青年曾因遊戲成癮,自13歲起每日花上近21小時於電腦遊戲,不但影響成績、社交生活及與家人的關係,其後更發現自己經常跟外國玩家對話,而其威爾斯口音亦受到影響。該青年升上大學後終醒覺問題嚴重,於是尋求心理輔導及治療,才漸漸戒掉「打機」成癮的問題。

英國青年占米十多歲時每日花約至少16小時「打機」,升大學後獲輔導終戒除遊戲成癮問題。(fb「Jamie Callis」圖片)

下載「香港01App ,即睇城中熱話:https://hk01.app.link/l7U1Y7t5LO

現年21歲、來自英國威爾斯巴里鎮(Barry, Wales)的占米(Jamie Callis)曾患上遊戲成癮。他表示,自己從小便喜歡玩電腦遊戲,沒想到會不自覺地上癮,「我記得4、5歲的時候,我會坐在父親的膝蓋上玩電子遊戲,到大約7歲時,我開始玩《最後一戰》(Halo)和《使命召喚》(Call of Duty)等遊戲;當我13歲的時候,我才發現我真的開始成癮」。

占米表示,約13歲時是自己最「瘋狂」的時期,「我每天玩一個名為《RuneScape》的遊戲超過16小時,我只記得愛上它,因為涉及的技能太多了」。他說,當時為了玩遊戲會不惜「捱夜」,「媽媽會叫我上床睡覺,但一小時後我會起來,然後上網玩遊戲」。

占米升上大學後終於意識到遊戲對自己的影響,於是下定決心,決定戒掉所有遊戲。(視覺中國)

「打機」影響了占米的成績、社交生活、與家人的關係,甚至其口音。他說:「有些日子我會一邊玩遊戲,一邊與大約30個不同的人聊天至凌晨4時,他們有的來自美國和加拿大,有可能影響了我的口音。」占米稱,其父母很早便發現遊戲大大影響他的成績,但他卻未有作出改變,「我的家人於整個成長期一直關注及擔心着我,但直到我16至17歲時,我才真正視遊戲成癮為問題」。

占米19歲生日前的兩個月,他開始意識到遊戲對自己的影響,於是下定決心,戒掉所有遊戲,「那是非常艱難,如沒有戴上耳機我幾乎無法外出,因為我不想讓任何人跟我說話」。他稱,當時他連到大學上課也會感到緊張,幸好他向講師傾談求助,獲得適切的心理輔導,令情況大有改善,「我現在有一群很好的朋友,我會跟他們去看電影和四處旅行,我能說電腦遊戲已對我再無影響,但以往的經歷讓我意識到,當時我是如何沉迷於不同的事情」。

作為過來人的占米認為,政府和遊戲開發商需要認真對待「打機成癮」的問題,「我們真正需要的是對這些遊戲和應用程式實施年齡限制,它們對大腦的影響與賭博和酒精相同」。

世界衛生組織(WHO)今年初將電腦遊戲成癮列為精神疾病之一,相關規定已於6月19日正式生效。遊戲成癮的特徵在於未能控制玩遊戲的時間及頻率,患者會將遊戲放於生活的優先,即使有負面後果仍會繼續。

(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