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105周年 沒有香港就沒有新中國?

撰文:黃俊傑
出版:更新:

「吾充吾愛汝之心,助天下人愛其所愛,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顧汝也。汝體吾此心,於啼泣之餘,亦以天下人為念,當亦樂犧牲吾身與汝身之福利,為天下人謀永福也。」這是23歲革命志士林覺民的《與妻訣別書》 ,在這封寫於105年前的4月24日之遺書中,林覺民呼喚了愛妻49次。3天後,林覺民血濺黃花崗;249天後,中華民國肇建。
105年前,亂世中,有一群年輕人為了心中偉大之夢,拋頭顱、灑熱血,獻身革命,至死不渝--革命黨人屢敗屢戰,終在105年前的今天(10月10日)在湖北武昌起義成功,頓時全國風起雲湧,紛紛通電支持;最終滿清權臣袁世凱逼清帝遜位,帝制推倒,革命功成,「成就亞洲建共和」,中華民國成為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
白雲蒼狗,世事茫茫,朝陽不再常照故土,但先輩們的百年一願,最終在一片名為台灣之土地上開花結果--當然,這是後話。「前話」就是,中華民國的肇建與香港難以分割,平心而論,香港乃辛亥革命的重要發源地;說得誇張,「沒有香港就沒有新中(華民)國」。

香港是辛亥革命的發源地?香港在中華民國建國之時不是英國殖民地嗎?
1898年,革命組織興中會(「同盟會」前身)會長、在香港長大的楊衢雲(前排左二)與孫中山(後排左三)等人於日本之合照。(台灣國父紀念館)

中華民國國父是誰?(被稱為「國父」不一定對建國貢獻最大……)
答曰:「孫文」。
孫文的革命思想從何而起?
答曰:「香港」。
孫文在哪裏讀書?
答曰:「香港」。
孫文歷次革命失敗大多會到哪裏避難?
答曰:「香港」。

1883年起,孫文先後於香港拔萃書室(即如今的拔萃男書院)、中央書院(即如今的皇仁書院)與香港西醫書院(即如今的香港大學)求學。孫文曾在《孫文學說》第八章〈有志竟成〉回憶,「予在廣州學醫甫一年,聞香港有英文醫校開設,予以其學課較優,而地方較自由,可以鼓吹革命,故投香港學校肆業」——這所英文醫校正是香港西醫書院,現在的香港大學。

在滿清政府眼中是叛亂分子的孫文,自謂其革命思想正是發源於香港——香港這個彈丸之地不僅在人身安全上庇護孫文,連其革命思想也是源出於此;孫文作為革命運動的旗幟性人物,香港對辛亥革命著實貢獻良多——縱使大多香港人包括香港政府也"don't give a s*it"。

1923年2月20日,孫文在革命功成後在香港大學發表演講,當被問及革命思想如何、從何而來時,孫文謂「我之此等思想發源地即為香港,至於如何得之,則我於30年前在香港讀書,暇時則散步市街,見其秩序整齊,建築宏美,工作進步不斷,腦海中留有深刻之印象。我每年回香山(即如今的中山)二次,兩地相較,情形迥異,香港整齊而安穩,香山反是……外人在七八十年間在一荒島成此偉績,中國以4000年之文明,乃無一地如香港者,其故安在?……研究結果,知香港政府官員皆潔己奉公,貪贓納賄之? 無僅有,此與中國情形正相反。」

1894年11月24日,孫文在美國檀香山創立革命團體興中會。次年,即1895年2月21日,孫文召集志同道陳少白、楊齡鶴與尤列(時人謂其「四大寇」,甚是霸氣)等人於香港,在香港與「港產革命家」楊衢雲的「輔仁文社」合併,成立興中會總部--香港正是這個歷史性的革命團體之總部,說得誇張一點,沒有興中會,就沒有同盟會,沒有同盟會,也沒有辛亥革命。

興中會其時位處該香港中環士丹頓街13號,外懸「乾亨行」商號招牌做掩護。香港興中會會員入會時,須高舉右手對天宣誓。其誓詞為:「驅逐韃虜,恢復中華,創立合眾政府。倘有貳心,神明鑑察。」從1895年香港興中會創立至1911年辛亥革命功成之16年間,孫文發動的10次起義中,有6次是香港興中會和與盟會香港分會,以香港為基地發動的;文首林覺民正是在「黃花岡之役」犧牲,而「黃花岡之役」被認為是辛亥革命之關鍵一役,是次起義就是在香港籌劃與發動--從起義的指揮與策劃、經費的籌集與轉匯、軍火的購製與轉運,連帶海內外革命志士之聯絡與招募,亦在香港--甚至每次起義失敗後,革命黨人也在香港避難。

什麼是「五色旗」?為什麼辛亥革命後的中國政府不是掛「青天白日滿地紅旗?」而是「五星旗?」什麼是「十八星旗」?為什麼有關「武昌起義」的油畫,眾人都是手持「十八星旗」?
辛亥革命後中華民國政府發行的軍票,左為十八星旗,右為五色旗。(歷史圖片)

讀者認知(或不認知)的中華民國國旗--也就是大家到台旅遊時必定看到的旗幟「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其實是在蔣中正於1928年北伐功成,統一中國後才全面使用。辛亥革命功成、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中華民國肇建,其國旗最先應為「五色旗」,而在不少歷史照片、油畫看到的「十八星旗」,則是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後,首義的湖北軍政府所用的旗幟。

先講在1912年1月10日成為中華民國第一面法定國旗的「五色旗」。「五色旗」最早見於1906年同盟會討論《革命方略》與國旗草案時,宋教仁等人認為「五色」既能代表中國傳統的「五行」、又與中國傳統的「五德」相合、「五」此數又是中國傳統喜用之數;而五色又能代表「五族共和」,淡化以「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為口號的種族革命色彩。而「五色」正正是分別代別漢(紅)、滿(黃)、蒙(藍)、回(白)、藏(黑)。

至於「十八星旗」,全稱「鐵血十八星旗」,在1912年6月11日「加星」成為「十九星旗」,定為中華民國陸軍軍旗;其與「五色旗」一樣,在蔣中正北伐功成後廢除。「十八星旗」原為湖北革命團體共進會會旗,1911年9月,在同盟會推動下策劃武昌起義,而「文學社」與「共進會」這兩個革命組織一同召開聯席會議,組成領導起義的總指揮部;會內定「十八星旗」為起義旗幟,而「武昌起義」於1911年10月10日爆發,翌日成立的湖北軍政府就以「十八星旗」為其旗幟。

「十八星旗」由紅、黃、黑三色組成,紅底與黑九角象徵「血」與「鐵」,即革命須抱鐵血;黑九角代表《禹貢》中記載的「冀、兗、青、徐、揚、荊、豫、梁、雍」九州;黑九角內外兩圈各九顆共十八顆圓星,代表關內漢族十八行省(滿清政府直到19世紀為止只准許漢族在關內居住);星呈金黃色,表示與滿清對立之漢族炎黃子孫。

至於「十八星旗」,全稱「鐵血十八星旗」,在1912年6月11日「加星」成為「十九星旗」,定為中華民國陸軍軍旗;其與「五色旗」一樣,在蔣中正北伐功成後廢除。「十八星旗」原為湖北革命團體共進會會旗,1911年9月,在同盟會推動下策劃武昌起義,而「文學社」與「共進會」這兩個革命組織一同召開聯席會議,組成領導起義的總指揮部;會內定「十八星旗」為起義旗幟,而「武昌起義」於1911年10月10日爆發,翌日成立的湖北軍政府就以「十八星旗」為其旗幟。

「十八星旗」由紅、黃、黑三色組成,紅底與黑九角象徵「血」與「鐵」,即革命須抱鐵血;黑九角代表《禹貢》中記載的「冀、兗、青、徐、揚、荊、豫、梁、雍」九州;黑九角內外兩圈各九顆共十八顆圓星,代表關內漢族十八行省(滿清政府直到19世紀為止只准許漢族在關內居住);星呈金黃色,表示與滿清對立之漢族炎黃子孫。

圖為抗戰時予美國來華助戰的飛虎隊(中華民國空軍美籍志願大隊)所發的血幅,上為「青天白日滿地紅旗」--「但願朝陽常照我土,莫忘烈士鮮血滿地」。(歷史圖片)

至於1928年沿用至今的「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前身為革命先烈陸皓東先生所設計的「青天白日旗」,而「青天白日」象徵「民主自由光華四射,普照世界」,白日光芒尖鋒,「示革命進銳」;十二道光芒,代表一天十二個時辰,一年十二個月,「勉勵國人無時無刻都要精進奮鬥,自強不息」,同時象徵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

而孫文在1912年(即民國元年)1月12日函中有謂,「青天表示清清白白,白日象徵光明,代表光明正照,自由平等。紅色表示博愛」--青天白日滿地紅旗由青、白、紅三色組成,單就色彩而言,分別象徵自由、平等、博愛之精神,以及民族、民權、民生之三民主義;若配合色彩的形狀,「青天」象徵中華民族光明磊落、崇高偉大之人格與志氣;白日象徵坦白公正、無私無我之純正心地與思想;「滿地紅」則象徵革命先烈的熱血,謂吾等要有犧牲奉獻、勇敢奮鬥的精神--然而,當時中華民國的國旗仍是「五色旗」,「青天白日滿地紅旗」被「法定」為海軍旗幟。

1924年6月30日,孫文由「中華革命黨」改組的「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決定以「青天白日滿地紅旗」為中華民國國旗;1925年7月,國民政府於廣州成立,1926年蔣中正誓師進行北伐,所克之處,皆豎青天白日滿地紅旗;1928年12月,東北易幟,國民革命軍北伐功成,國民政府名義上統一中國(除台灣還是日本殖民地外),「青天白日滿地紅旗」亦隨之用於中國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