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慳錢捨不得開冷氣 台灣9旬翁熱到「腎功能惡化」入院

撰文:李福源
出版:更新:

台灣南投縣一名91歲洪姓獨居老翁因為擔心電費過高,即使最近天氣酷熱仍捨不得開冷氣,導致全身乏力及頭暈,幸被及時送院;經診斷發現他有脫水、腎功能惡化等症狀,在接受治療後已無大礙。

該名洪姓老翁為節省電費而捨不得開冷氣,居家服務員當日抵達時,發現他全身無力及頭暈,遂馬上將他送院。另外,一名93歲楊姓老婦平時由外籍看護照顧,會推着輪椅讓她到戶外散步,以及定期餵飯,然而近日看護發現楊婦食量大減、全身無力且嗜睡,於是將她送院求醫。

院方表示,上述兩名患者皆有食慾不振、腹瀉、脫水、腹瀉高血鈉及腎功能惡化等症狀,在安排輸液(靜脈注射)治療後,兩人身體情況已逐漸改善。

+2

南投醫院內科暨胸腔重症專科王耀麟醫生指出,長者的溫度感知與調節能力較差,亦有部分語言表達能力不佳,即使身體不適亦不一定能說出來,而且長者的食量較少,吞嚥功能退化,若天氣炎熱時水份與食物補充不足,便很可能因高溫而大量出汗,出現脫水、腎功能惡化等的情況。

王耀麟醫生又說,家人應多關心和觀察長者身體情況,除了保持室內良好通風,以及補充適當水分外,亦可透過觀察尿液顏色與多寡、體溫及皮膚彈性等細節來判斷長者的狀況,才能減少熱傷害發生的機會。

據台灣國民健康署資料,包含中暑在內的熱傷害共有4個種類,分別是熱痙攣、熱暈厥、熱衰竭和最嚴重的熱中暑(中暑)。

熱傷害分4類(按圖了解)

+24

中暑的高危因素:(按圖了解)

+4

另外衛福部彰化醫院急診醫師黃鎧翊說,一般人夏天感到不舒服時其實是熱衰竭,可視為中暑前兆,是指處於炎熱環境過長時間持續流汗,未補充足夠的鹽分及水分,造成全身性不舒服,體溫通常仍在正常水平;而中暑則是指身體在高溫環境下難以散熱,造成體溫超過攝氏40.5度,同時中樞神經的功能出現障礙,危及生命。

無論是熱衰竭或中暑,應將患者立即移到陰涼處,除去身上多餘的衣物,可以用濕冷毛巾擦拭患者身體,或以搧風的方式幫助患者降溫;若患者在5至10分鐘內未恢復意識,便應立即送院,因為若人體長時間處於高溫狀態,許多生理機能就會出現障礙,進而引發嚴重的後遺症。病人會發生輕重程度不等的多重器官衰竭,像是肝、腎、心臟衰竭、急性呼吸窘迫、橫紋肌溶解症、瀰漫性血管內凝血﹙DIC﹚,嚴重者可導致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