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選】盤點總統選舉小知識 最著名民調失準例子點樣錯?

撰文:田中貴
出版:更新:

2020年美國大選至今已逾一個月,總統特朗普仍拒絕認輸,美國各州選舉人團在選舉舞弊的爭議聲投票,投票結果確認拜登(Joe Biden)在總統選舉中勝出,離入主白宮又近一步。美國大選為何會選擇11月中某個星期二舉行、歷史上最著名的失準民調為什麼錯得離譜、誰是屢敗屢戰的美國「政壇李克勤」等,一向解釋古今中外歷史的YouTube頻道「cheap」今次一一詳述。

美國以前是農業社會,民眾在秋收後會比較有空,所以選擇秋天投票。 (YouTube頻道「cheap」影片截圖)

由於美國以前是農業社會,老百姓在秋收後會比較有空,冬天則有可能會下雪,阻礙選民投票,星期日要進行禮拜,為了照顧偏遠選民,所以預算他們需要一日時間前往票站投票,所以敲定11月中某個星期二舉行選舉,讓選民投票。

美國民調近年經常被指無法真正反映選民意願,尤其是2016年特朗普鬥希拉里該次選舉,但歷史上最著名的失準民調發生在1936年,由代表民主黨的小羅斯福與代表共和黨的蘭登競逐總統,當年美國最火紅、事前曾5次準確預測選舉結果的雜誌《文學文摘》(The Literary Digest)郵寄1000萬份問卷調查給讀者,回收230萬份,雜誌預測蘭登從531張選舉人票中取得370張,最終小羅斯福卻奪523張選舉人票贏得大選,雜誌選後數個月便倒閉。

前立法會議員馮檢基曾被網民形容是「政壇李克勤」,馮亦為此自嘲,美國歷史上都有一位「政壇李克勤」,諾曼.托馬斯(Norman Thomas)代表美國社會黨從1928年起連續六屆參加美國總統選舉。

【本文已獲YouTube頻道「cheap」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