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母學校】中學成真水母間 學生親親大自然兼學Bio

撰文:周詠雯 陳嘉欣
出版:更新:

傘狀身體一開一合,觸鬚隨水流飄盪。一隻又一隻水母,並非身處海洋公園水母館,而是居於大埔一間中學。水母化身動物教師,令學生更易理解生物科課程;學生亦可透過照顧水母,學習實用知識、實驗技巧同科學思考方法。

靈風中學在學校飼養水母,不少課室及特別室均有一缸缸的水母。(周詠雯攝)

中華聖潔會靈風中學三年前起在校內飼養水母,短短三年,學校變成「迷你水母館」;校長室、教職員休息室、生物實驗室及中三級的四個課室,均設水母缸,合共飼養逾千隻水母。至於將水母引入學校的幕後推手,則是生物科科主任李栢燊(李sir)、實驗室技術員巫嘉明(巫sir)及曾任海洋公園水母館館長的陳榮邦(阿邦)。

水母與學生的故事,由巫sir逛金魚街開始。巫sir看見有人售賣水母,便起了在學校養水母的念頭,李sir認為水母體態優美,聽畢亦大力支持,便「膽粗粗就養咗」,校方亦相當配合。

靈風中學推出海洋生物學課程予中三學生學習。(周詠雯攝)

水母棲身於學校兩年後,李sir決定發展海洋生物學課程,中三級同學會透過水母構造,學習生物學課程內的知識,「將同學有興趣嘅嘢放入課程,同學好有心機,又可以提升效能」。李sir又強調,將水母放入課程內,「唔係淨係知識傳遞,而係去接觸、去摸、去實驗」;中三級海洋生物學第一課,便要求同學設計水母缸。

養水母學「滲透作用」

李sir舉例,由於水母身體中逾90%為水份,飼養期間會「縮水」,學生目睹後便會了解生物學中「滲透作用」(osmosis),明白高水分子區域(即低濃度溶液)會滲入低水分子區域(即高濃度溶液)。李sir坦言學生會比過往更明白,「原來呢個過程就係滲透」,故到學生中四時再次學習滲透作用,李sir只需說句「記唔記得點解啲水母會縮咗水?」便可喚醒學生記憶。

水母透明的身體清楚顯示水母進食情況。(周詠雯攝)

在學校養水母,不只僅是課程內容上的得益,更可拉近學生與大自然的距離。海洋生物學的第五課是《人類與海洋》,「學生可以諗吓,人類喺海洋污染度有咩角色?」李sir直言,在校養水母,「唔係播power point,係想學生親身去接觸」,學生與水母建立關係後,亦可孕育保育意識。

(左起)生物科科主任李栢燊(李sir)、實驗室技術員巫嘉明(巫sir)及曾任海洋公園水母館館長的陳榮邦(阿邦)。(周詠雯攝)

由實驗室技術員,搖身一變成為水母飼養員;將水母帶進學校的巫sir指,養水母非只學生得益,自己亦寓工作於學習。「好難得嘅係有時間同學生更close(親近),一齊去學新嘢」。由於有關水母的資訊不多,故巫sir會和學生一同參與水母探究研習,經過兩者合作,「學生對我哋嘅信任增加咗,亦都唔會覺得老師係高高在上」。

同學加入水母小組,除書本上的知識外,亦學會壯膽。(周詠雯攝)

學生:水母如自己BB

學校飼養水母,同學至為獲益。加入水母計劃小組的同學,每日會到生物實驗室照顧水母。參與小組兩年多的陳樂熙,形容水母如她的「BB」。最難忘是加入小組不久,被學姊捉著手伸入水母缸(註:盛載無毒水母的水母缸),「摸落好似啫喱咁」;克服「水母有毒」的心理陰影,樂熙往後亦「照辦煮碗」,要求新加入的學弟學妹伸手摸水母練膽。

另外,小組成員亦需要在照顧水母時撰寫飼養報告,工多藝熟,也提升了寫報告技巧,回答生物科考試卷長問答時,亦較得心應手。

至於另一名小組成員趙婉珍則指,加入小組前性格內向,「以前講嘢好驚好驚,口窒窒驚講親嘢,又驚激嬲人」,但加入小組後需在校內,或到其他學校分享水母飼養情況,三年來共作20多次分享,「大膽咗好多,會大聲咁向人哋present一啲嘢」。

同學要徒手捉起水母,替水母換水。(周詠雯攝)

海洋公園前水母館館長出手協助

「繁殖到水母當然係好開心,但未及教到人哋(學生)成功繁殖咁有滿足感」。由大型主題公園走到中學校園,曾任海洋公園水母館館長的陳榮邦坦言,在學校發展飼養水母困難得多。「我自己第一次同學校合作,學校又係全港第一間繁殖同研究水母,畀到我一定壓力」。曾經有學校亦有意飼養水母,希望阿邦協助,但「只係放個缸養住,無再做任何研究」;後來遇上巫sir,得知對方有意在學校養水母,暗忖「係咪又係養幾日就算數?」但眼見學校在水母計劃愈做愈好,阿邦最初的疑惑亦完全抹去。

現時阿邦每星期到校一次,作水母養殖顧問,坦言「見到而家咁嘅成績,就知佢哋用咗幾多時間、幾多耐性、心機去做呢樣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