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北京之際 民主派選委可以做什麼?

撰文:陳家洛
出版:更新:
民主派300+選委的理念固然是「換人又換制度」,實際十分被動,只有見步行步。到底一眾民主派選委可以發揮什麼作用,並且有效地進行,還是只有跟大隊一齊呆等,就變成一個棘手問題。
陳家洛
曾俊華等候北京發落已經超過一個星期,主動變被動,挾着高民望,也不過是「籠中鳥」,唯有靠社交媒體保持人氣。(曾俊華FB專頁)

梁班子任內最後一份施政報告及財政預算案諮詢就用上了「等……」做主調,居然一語成讖!梁振英邊等待邊準備就突然宣布不連任;「巨變」效應下林鄭月娥第一時間成為Plan B,還會直接上京,說是有官式活動,然後會合家人休假,其實更像等待接旨準備開跑。曾俊華等候北京發落已經超過一個星期,主動變被動,挾着高民望,也不過是「籠中鳥」,唯有靠社交媒體保持人氣,間中主動拜會城中權貴如董建華等人指點迷津。

曾俊華曾任末代港督彭定康的私人秘書,那些年「肥彭」藉坐地鐵、飲涼茶、食蛋撻推民望,那個時代的香港精英權貴的「親民show」在今時今日依然有市場。只是曾俊華行山時是否問自己應該多聽《我的祖國》和《歌唱祖國》之類「再啟蒙」?是否應該去各土共社團欣賞「大媽舞」?甚至上一轉井崗山呢?所謂「表忠」,並無任何格式規定,想討好北京的老闆,只要不怕突兀肉麻就是,在橫洲事件中曾俊華說了一句:「You always agree with your boss」是一個示範。

有報道指,試過上屆特首選舉的「唐梁惡鬥」的後遺症,不少親北京選委在下注前變得更謹慎,向中央線人探問應否提名曾俊華,哪個候選人才是「堅」的,得到回應是建議暫時按兵不動。這些「內幕貼士」對這班既得利益者十分有用,萬一得罪「方丈」,未來五年食粥食飯,後果非同小可!

民主派300+選委的理念固然是「換人又換制度」,實際十分被動,只有見步行步。(李澤彤攝)

針對歪理謬論打輿論戰

等……真命天子出現,然後make deals的想像固然吸引和刺激想像力,甚至可以帶點娛樂性,可是我們得注意,參與「官廷式」的權力遊戲要付出什麼代價?權貴選委等候北京的訊號,左閃右避,他們都習慣了,那麼民主派呢?我在上一篇的評論指出,民主派300+選委的理念固然是「換人又換制度」,實際十分被動,只有見步行步。到底一眾民主派選委可以發揮什麼作用,並且有效地進行,還是只有跟大隊一齊呆等,就變成一個棘手問題。

我整理了部分民主派選委當選後的發言和文章,發現「團結就是力量」以外,民主派陣營不時用「不排除」的語言格式來模糊處理未有共識的工作:「不排除公民提名」、「不排除提名胡國興」、「不排除派人參選」、乃至「不排除不提名」甚至「不傾向但不排除投白票」也有。

不過,既然葉劉淑儀和胡國興已經急不及待宣布參選了,我還是希望民主派選委,起碼先針對兩人的往績言行、政綱、活動進行有系統的分析和批判。不是為做而做,而是為香港人把關和發聲,對抗種種謊言和謬論的輿論工作,適時影響民情,使得民主派有較大機會實現希望見到的發展方向。

以葉劉淑儀為例,她宣布參選後在一次訪問中表示,民主派取得很多選委議席,有能力提名2名候選人,顯示「831框架」亦有利民主發展,希望民主派人士能好好考慮云云。當權者此等混淆視聽的語言偽術可謂一路走來,變本加厲,而且無日無之!

葉劉淑儀表示,民主派取得很多選委議席,有能力提名2名候選人,顯示「831框架」亦有利民主發展,希望民主派人士能好好考慮云云。(余俊亮攝)

「831有利民主發展」的謬論

簡單搜尋一下,全國人大常委會「831」決定的重點在於:

(一)須組成一個有廣泛代表性的提名委員會。提名委員會的人數、構成和委員產生辦法按照第四任行政長官選舉委員會的人數、構成和委員產生辦法而規定。

(二)提名委員會按民主程序提名產生二至三名行政長官候選人。 每名候選人均須獲得提名委員會全體委員半數以上的支持。

葉劉淑儀也許有超越常人的理解能力,但按照「831」,1200人的提名委員會要先投票,想染指特首一席的人,要得到過半數支持(即是最少601票)才可以「出閘」成為候選人。這即是篩選,借提名門檻來築成保護特權免受挑戰的高牆,又如何「顯示831框架亦有利民主發展」?即使民主派300+在現行制度下有能力提名2名候選人,本質和「831」框架沒有任何關係,所以民主派300+的成績根本不足以用來支持「831有利民主發展」的說法!

上文的例子只是「頭盆」,可惡又可恥的胡言亂語和行為舉止將會陸續有來。在未來幾個星期,來自同一個管治集團的一眾候選人和他們的啦啦隊,為了爭勝會使出各種「扮失憶」和顛倒是非、混淆視聽的技倆。近日唐英年一而再語重心長的叫我們集中處理民生與經濟,暫時不要再提重啟政改,避免撕裂社會,是引導輿論也是期望管理,甚至意圖規範候選人在重啟政改的取態。

只是民主派選委應該記得,「不重提政改」之說其實是梁振英自己在「831」被否決後提出,但已經在區議會、立法會和選委會連續三場選舉中受盡質疑,而且梁振英已經不尋求連任,所以問題是「如何重啟」而非「應否重啟」。在「如何重啟」這個議題上,民主派陣營應該可以因應民意求變而主動的商討和提出建議。

還原基本步,重建碎片化的公民社會和民主運動,克服集體無力感,刺破參與人的謊言偽裝。(江智騫攝)

還原基本步 重建公民社會

民主抗爭的基礎在於公民社會,由堅定而持久的理念與價值開始,在每日的角力抗衡累積經驗,開展組織及分工合作。這些年頭有太多先聲奪人的姿態或主張「舗舖清」,來自四方八面日以繼夜消費我們情緒,公民社會感覺麻痹了。還原基本步,重建碎片化的公民社會和民主運動,克服集體無力感,刺破參與人的謊言偽裝,在黑暗中注入一線光,讓我們看得見,其實任重道遠。

(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