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首選舉.博評】回應01拆局:硬捧林鄭,就是向港獨送大禮

撰文:梁啟智
出版:更新:

3月14日的特首選舉新聞中,大多數的注意力都放在晚上的電視辯論,其實同日《香港01》一篇以「北京眼中的林鄭、曾俊華 從兩會尋中央思路」為題的文章同樣值得關注。這篇文章詳細分析北京選擇林鄭而不選擇曾俊華的原因,以此為整場選舉的形勢作根本的解說。
文章特別提到「中央政府非常了解香港問題的複雜性」,可惜我看罷全文後的結論卻剛剛相反,認為如果文章所述屬實,則中央政府對香港的實際情況可謂毫無掌握,更正在拿石頭砸自己的腳。

【特首選戰.01拆局】北京眼中的林鄭、曾俊華 從兩會尋中央思路

「中央思路」一文的最主要重點,是指北京認為香港要進行結構性改革以突破其根本困局,而曾俊華被認為是毫無領導力,「hea做」並非浪得虛名,「不能積極解決香港撕裂或各種經濟和民生問題」。相對來說,據稱北京認為林鄭的施政能力較強,所以被認定是不二之選。

坦白說,這種解釋,如果不是強說砌詞的話,就顯示了北京對港事理解有根本上的盲點。

香港現存的問題是結構性的,這點不容置疑。相對於怪責「一小撮別有用心的反對派吵吵鬧鬧」或是「外部敵對勢力亡我之心不死」,承認香港本身有結構性問題,應該是一個進步。然而這個結構性問題到底是什麼,從文章所見北京明顯是斷錯症的。

文章一方面指香港要「重新檢視社會和經濟制度中的結構性問題」,同時卻又認為香港人「愚蠢地把一切都歸咎為政制原因」。換言之,在北京眼中,是有可能不動香港的政制,也可以為社會和經濟制度帶來根本改變。從北京過去近四十年改革開放的經驗來說,他們相信這點也不無道理,畢竟這些年來中國的社會和經濟發展以幾何級數增長,而政治制度不單沒有動搖,更反過來增強了中共的認受性。

但今天的香港不是四十年前的中國大陸,沒可能也不需要通過高速經濟增長來提高管治認受。今天香港經濟的年增長率是百分之二,失業率是百分之三,在一個已發展經濟體系來說一點也不差,最起碼比二零零三年時的情況好很多,為何今天港人的怨氣比當年卻有過之而無不及?因為今天的香港並不患寡,而患不均。

香港的堅尼系數已達0.537,這可是非洲國家的貧富懸殊水平。這個不平等反映在眾多問題當中,如房屋和教育,人人疲於奔命互相競爭,就是怕在越來越大的社會差距中被拋到落後的一群去。為什麼香港搞不起高科技?依仗權貴可保平安,創業致富的例子寥寥無幾,誰會冒這樣的風險?不平等才是香港結構性問題的根源。誠然,這問題不是一任特首可以輕易解決的,而我也相信大多香港人對此其實十分理解,並不期望換個特首各種問題就會自動消失。但當不平等成為了社會的最重要議題時,就算特首如何盡心盡力解決各種社會問題,只要有任何一個事端讓市民感到政府向既得利益傾斜,則再多的努力都會化為烏有,民心背離仍然會無法挽回。

事實上,當年梁振英上台的時候,也有不少人相信他會帶來突破。結果他真的打破了很多香港既有的傳統和規範,但民怨卻同時與日俱增。且看他承諾過的各項劍指核心社會矛盾的政策,包括標準工時、強積金對沖,以及退休保障,全數都在既得利益面前未開行已觸礁。再看橫洲事件,本來也是利及民生的大好事,卻被少數和梁振英關係密切的利益所脅持,最後釀成大醜聞。五年已過,梁振英管治下的香港不見得比五年前公平,政府認受低落實不能委過於人。

換林鄭做會否就能好一點?不見得。林鄭自己就有在被既得利益所打倒的案例,略為關心香港時事的市民都會記得她數年前擔任發展局局長,曾經信誓旦旦要打擊新界村屋的僭建問題,引發鄉紳火燒其假人抗議。時至今日,當年說要拆掉的僭建仍在,所謂的嚴厲執法取締變成不了了之。在市民眼中,又再一次證明政府只會向既得利益傾斜,打不了大老虎。

我不是說林鄭自己沒有能力解決這問題,而是任何研究香港問題的學者理應明瞭,那些「社會和經濟制度中的結構性問題」,是寄生在香港的畸型政制當中的。為什麼新界鄉紳動不得?他們可都是特首選委呢。且看今屆特首選舉,林鄭還要走去跟當年前她辱罵不止的新界鄉紳拜票,場面一片祥和。市民不是傻瓜,誰會相信她當選後會重新執行當年推動的嚴厲執法取締?還說要收回新界棕地廣建房屋?別天真了吧!

如果北京真的以為林鄭更有能力解決香港的結構性問題,為香港的社會和經濟發展開創新的局面,那實在是離譜得如天方夜譚的錯估形勢。要不是主管港澳事務的官員脫離現實,就是連續多年刻意謊報民情。

林鄭月娥與在場鄉紳握手。(鍾偉德攝)

我們再來討論「中央思路」一文的第二個論點:中央政府對曾俊華缺乏完全信任,擔心拒絕執行中央政府的決策。這種想法最起碼有三個漏洞。

第一,忠誠先行的人事安排,說白了就是任人唯親而非任人唯才,也就是另一種的不平等,正正加劇了上述香港當前的結構性問題。

再者,面對環球局勢風高浪急,香港本應有積極的調節作用,然而忠誠先行的邏輯卻假定了香港應被動地請示北京意旨,無疑等於北京在緊急關頭自己廢掉香港的功能。

第三,林鄭比曾俊華更值得中央政府完全信任其實是個假象,世上何曾會有真正可以完全信任之人?即使忠誠得如梁振英,過去五年為北京帶來的黑鑊還少嗎?

現實一點去想,只有沒有權力的人才會是完全忠誠的。北京要求特首完全忠誠,唯一的方法就是將其權力完全架空。回顧過去數年中聯辦如何積極介入香港的各級選舉,凡是建制派的從政者都要欠下中聯辦的人情,正正就是此一套路。

但反過來說,中聯辦本身又對北京忠誠嗎?也不見得。五年以來,各式各樣的維穩開支有增無減,屋邨街坊收錢做粉絲已經成為一種行業,當中的中間人不知道拿走了多少「聯絡費」。然而五年以來,香港的管治是暢順了還是敗壞了?別的不說,佔領運動的爆發中聯辦本身就難辭其咎,相信建制中人也相當不滿吧。來到這次林鄭的競選工程,更是赤裸裸的如果沒有中聯辦就一定選不上,甚至連提名也成問題。在這種關頭,如果還要讓林鄭這個扶不起的阿斗當選,北京是在自製忠誠問題多於解決忠誠問題。

張曉明指中聯辦為特首候選人拉票之說屬謠言。(資料圖片)

來到「中央思路」一文的第三點:北京認為民意變化無情,曾俊華在民意上的優勢可輕易於選後化為烏有,不應視為優勢。這點本身沒錯,畢竟過去每一屆特首的民望都是只會跌不會升。但這個說法漠視了另一個同樣和民望相關的問題:北京在香港的民望。如果北京硬要捧林鄭當選,則多數香港人會立即得出一個結論:「原來習大大也不是那麼英明的」。

先說明,我個人對曾俊華沒有多大好感,主要是因為不支持他的政綱。但我也得承認,曾俊華現時所得的市民支持極為廣泛。環顧民調中不同組別的數據,無論是年輕人、老年人、低學歷,還是高學歷,對曾俊華的支持度都是遠高於反對度的。這點在香港政壇可謂極不尋常的。一般來說,年輕人和高學歷者會支持民主派,反對建制派;老年人和低學歷者則相反。同一個人可以網羅所有組別的支持,在當前的撕裂社會當中絕無僅有,也難以想到在可見將來會再出現。如果北京要否決這樣的一個人當特首,將誘發一場政治上的完美風暴,我懷疑對一國兩制的衝擊會比過去任何一次的人大釋法或決定都要來得震撼。

【Pong:有關特首選舉民調的深入分析】

如果曾俊華當選後民望變得低落,香港人無別的可怪,只能怪自己當初有眼無珠。但現在強行把林鄭拉上去,已可保證她日後的民望一定低落,而北京也要一同陪葬。

回顧過去五年,激進盲動的本土運動一度氣勢如虹,只是在立會宣誓風波後才受挫折。這本來是導正本土的大好時機,但只要林鄭一當選,一大批中間溫和的市民看見曾俊華當了數十年的建制派也不被北京信任,將會對北京的對港方針徹底失望,對一國兩制完全理想幻滅。到時候,激進盲動的本土運動將會再次乘風而起,而社會中溫和的力量恐怕也會因為前無去路而不作干預,任由這激進盲動的力量發酵擴大。

港獨作為一個現實的政治立場,北京或者不害怕。但港獨作為一個可以被外部勢力挪用的圖騰,北京卻不可不防。香港從來沒有出現過高民望的候選人落選特首的案例,如果北京還是要一意孤行的話,就是為想借港獨大做文章的勢力送了一個大禮。

說到底,「中央思路」一文所述的重點,如果真的代表北京今天的對港政策,恐怕顯示了過去數年北京的自我欺騙十分成功,完全無法掌握香港當前的民情和實際問題,並將會為未來的香港製造更多的管治難關,也為北京帶來更多的麻煩。在環球政局不穩的今天,這明顯不是明智之舉。

上屆梁振英當選之時,習近平尚未就任國家主席;來到今屆特首選舉,習近平如果要作出拿石頭砸自己的腳之舉,未免是為其潛在的反對者提供彈藥。我和大多數香港人一樣,對波雲詭譎的北京政局一無所知,但眼見北京竟會作出如此違反常理的抉擇,不得不為香港和中國的前路擔憂。

(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