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不捨的吻別】如果這是此生最後一吻......軍人與摯愛離別那刻

撰文:黃漢兒
出版:更新:

如果可以,我希望那不是最後一吻。
我們每一次的吻別,都是期盼著下一個吻的來臨。而戰爭中的戀人,每一次的吻別,都要把它當成最後的一次。因為還帶著微溫的雙唇,轉眼間可能會頓成冰冷。

Alfred Eisenstaedt生於1898年12月6日,是一位著名的猶太攝影記者,有「新聞攝影之父」之稱。1906年全家遷往柏林,他在13歲時得到了一部照相機,就展開他的攝影之路。1916年,他被征召加入德軍炮兵隊,1918年因傷退伍。一戰後他先以小販維生,而在空餘時間裡,他繼續鑽研攝影技巧。

這些道別的照片都是他於1943年4月,正值二戰白熱化的階段時拍攝的。看似甜蜜的擁吻,背後卻帶著無盡的淚水和不捨。照片中的主角們,都是年輕的一群,年青的壯丁抱著隨時為國捐䳼的心走上戰場,可憐的女人們只能奢望著對方能早日凱旋歸來。

Alfred Eisenstaedt@吻別(網上圖片)

你大概想像得到,在人頭湧湧的紐約市火車站裡,一幕又一幕的送別場面,他們再也管不了別人的目光,只想給最愛的人一個最溫暖的永別。

每一張照片都是一個完整的劇本。有些時候,女孩摟著男孩的腰,雙手緊緊地抱著。有些時候,他會一手把她擁入懷裡,好讓她的頭部陷入在他臉頰的曲線中,二人之間的心和身也是緊馬相扣的。有些時候,他用雙手捧著她的臉,靜靜地對話。如果等待的時間很久,他們就可能只是靜默地站立,一語不發,單純地看著對方,深怕這張臉龐他日會在記憶中褪去。

Alfred Eisenstaedt@吻別(網上圖片)
+1

戰爭中,大家記得的只有名留青史的英雄和惡名昭彰的統治者,可是卻有許多藉藉無名的英雄長埋土裡。照片中的每一個,你不會知道他們的名字,可他們都是愛人和家人心中值得光榮的一個。所有道別都有著共通點,是悲傷中溫柔。

每次約會後,男友都會陪著女友等車。兩人總是心想,如果那班車遲一點來就好了,就這麼一點點,好讓我可以多看他一眼。結果等到尾班車快到,還是捨不得的站在原地。該死的車到了,那個道別之吻是最深刻的。

如那是訣別之吻,但願可以持續一輩子。

這張經典的勝利之吻,相信你一定看過。1945年8月14日,在紐約時代廣場,當時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紐約民眾紛紛走上街頭慶祝勝利。一位水兵在時代廣場的歡慶活動中親吻了身旁的一位女護士,而這張照片也是出自Alfred Eisenstaedt之手。(網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