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沖凍水涼】破解冷水浴迷思︰對身體好但不適合體寒女生

撰文:伍進權
出版:更新:
雖然一直有科學研究指出:洗冷水浴可改善健康,令身體更易適應溫差。但究竟以上說法是否只是一個現代健康迷思?(韓劇《藍色海洋的傳說》劇照)

東京鐵砲洲稻荷神社就會舉行「寒中水浴」祭典,讓一眾善男信女浸泡冰水浴來祈求好運。但要身體健康,皮膚光滑,未必需要到神社浸冰水。原來只要學懂洗冷水浴的正確方法,就能親自進行簡單水療(Hydrotherapy),提升身體機能,改善心情。但當中的避忌和竅門又是什麼?

洗冷水浴鍛鍊體質的迷思?

想皮膚變好,就要用冷水洗面;想身體心情好,就要洗冷水浴?

根據《Psychology Today》和《Fast Company》等網站指出,沖凍水涼或者運用冷熱水間斷灑浴,能調節血液循環,同時達到改善心情的效果。

如簡單覆述箇中原理,沖凍水涼可刺激皮膚表面的溫度感受神經,冷卻身體表面,令血管急速收縮,使血液回流身體內部,為內臟提供更多血流;沖熱水涼則相反,令促進血流流經身體表面。

因此,沖冷熱涼,相互交替,就能借身體自然反應,調節血液循環,從而改善身體機能。與此同時,洗個快捷的冷水浴,更可促進大腦釋放安多酚(英文為Endorphin:令人興奮的神經物質),起提升心情的作用。

寒氣易入體 女人不宜

縱使如此,但冷水浴就未必適合所有人,特別是患有心血管疾病、體寒血弱、正值生理期、懷孕期和哺乳期的女生,就不應洗冷水浴。

首先,洗冷水浴會令血管收縮,促進血流液回流心臟,對患有慢性心血管疾病的人而言,變相加重心臟負荷,有機會導致心跳加速,血壓升高,誘發心絞痛或急性心肌梗塞。

而正值生理期、懷孕期和哺乳期的女生,洗冷水浴更有可能會打亂生理周期,引致內分泌失調、閉經或腹痛等問題,妨礙身體神經和血液循環正常運用,引起婦科痛症。除此以外,剛進行劇烈運動不久,或受不住嚴熱天氣,體溫上升,就更不應洗冷水浴消暑。此舉雖然會令人感覺涼快,但會令血管急速收縮,妨礙身體正常散熱及排汗。

因此,如要洗冷水浴的話,就要避開生理期,並採取「先暖後涼」的原則洗浴。例如:先用暖水洗浴,適應水溫後,再續漸調冷水溫,先沖四肢再洗身體,讓身體循序漸進地適應溫差,享受冷水浴的感覺。切記,整個淋冷水浴的時間須少於五分鐘,避免長期處於低溫環境下,造成身體過份失熱,令寒氣入侵,引發傷風感冒。

(資料來源:Psychology Today、Fast Company和Shen N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