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助安老院舍嚴重不足 宿位僅夠5%需求 每年數千長者輪候時離世

撰文:郭曉晴
出版:更新:

【長者院舍】今年初本港爆發第五波疫情,長者院舍成為重災區,大部份死亡長者均來自院舍,揭露院舍人手、設備不足等問題。本地政府資助或買位院舍宿位本就供應不足,平均輪候時間長達3年5個月,以下分析近年長者院舍供應及輪候情況,以及與各地比較,本港的情況達到哪程度?

現時香港共有206萬名長者,以2009年有24.8%長者需他人照顧推算,現時有至少51.5萬名需要長期照顧的長者。截至2021年底,本港有3萬個資助宿位,佔需要長期照顧長者人數約5.9%。

本港長者院舍主要可按資助模式劃分政府資助和私營安老院舍,當中會再按照顧程度劃分為安老院、護養院等。政府資助院舍由政府按單位成本向院舍撥款,當中又分為津助安老院、津助護養院、合約院舍和非牟利自負盈虧護養院,多由非牟利機構營運並需自負盈虧。

至於私營安老院則由私人營辦,政府設有「私營安老院買位計劃」向部份參與計劃的私營安老院買位,現有約1萬個。入住上述政府資助的院舍或床位,均需經社署申請輪候。

最新數字顯示,輪候政府津助或合約安老院平均輪候時間長達3年5個月,較2016年多等5個月;護養院和參加改善買位計劃的私營安老院則分別需輪候近2年和8個月。

截至2021年底,有2.3萬名長者輪候護理安老院,以及5,240名長者輪候護養院,合共約2.9萬名長者。按年齡組別比較,80至89歲長者輪候人數最多,達1.2萬,當中近6成是女性,整體女性的輪候人數亦較男性高。

宿位供不應求、輪候時間長,令不少長者輪候入住院舍期間去世。2019及2020年連續兩年,分別有逾7,000位長者於輪候期間離世;而2020年數字更佔當年輪候總人數12%,比例創過去5年新高,2021年輪候人數則下跌至6,283人。

若與其他國家比較,本港不論私營或公營的長者院舍宿位數量均不足。根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33個國家的數據,平均每千人口就有42.5個宿位。歐洲盧森堡、荷蘭、比利時等地更高達68至80個宿位,日本及韓國亦有24至26個宿位,排第26及27名。

香港總共有7.4萬個宿位,包括上述提及的2.9萬個資助院舍宿位,以及約4.5萬私營安老院舍宿位。按人口比例為每千人口10.5個,較排第31、每千人口11.3個宿位的波蘭少,僅高於土耳其及希臘。

最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指,將新增8間安老院,共1,900個宿位。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2月27日發表網誌指,8間安老院由上屆政府開始規劃,現屆政府啟動的60間安老院將於下屆或再下屆完成。另外,來年會再增購1,200個甲一級宿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