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圖】60年代沙田畫舫像皇宮 那些年千金小姐憶述:要撐艇過去

撰文:陳芷慧
出版:更新:

「60年代的沙田畫舫係喺海中心,去嘅時候係要撐艇。」一位年過60歲的婆婆梁惠玲說。
今天的城門河,規劃以前原是一個海。那時沙田有一個熱鬧的舊墟,再過一點沙田與火炭之間的何東樓附近,1963年沙田畫舫就在那裏開業。那時畫舫在石灘上架了一條長而幼的小橋,通往畫舫,橋的兩旁綴滿了燈,中間架起一個牌坊。岸上又有不少漁民用小艇載客人過去來賺外快。

昔日沙田畫舫讓她最懷緬,「是我最愛的餐廳五甲之一。」她甚至說慶幸自己生於那個年代,見識過畫舫的冠冕堂皇。(陳芷慧攝)

司機接載 母親悉心打扮用膳

「去那裏吃飯的人,非富則貴,有很多外國食客到訪。平民大眾只會離遠在岸上遠望欣賞。」她說。梁惠玲是那些富有的食客之一。少時家住九龍塘禧福道,公公在果欄有九間舖,甚至有一個總廚統領一眾廚師處理過百員工的伙食。她70年代嫁來沙田前,對沙田的印象就是沙田畫舫,那時她還是中學生,「我公公同畫舫有生意來往,每隔幾個月就來一次。」她記得每一次都是公公著司機載母親和她過去,去畫舫用膳母親必先悉心打扮,身穿一襲高立領修腰旗袍,穿金戴銀,拿一個鱷魚皮手袋,「以前啲侍應都好寸,會睇你唔起。」

沙田畫舫歷年變遷,請點擊下圖:

+4

慶幸見識過畫舫氣派

我們坐在現時明星海鮮舫裏,惠玲抬頭看看酒樓的裝潢,不屑地說:「同以前爭好遠。」1961年梁恥凡先生用仿清宮太和殿設計香港仔海角皇宮海鮮舫,繼續受聘為沙田畫舫的設計和監工。因此,60年代沙田畫舫同樣滿有皇宮的氣派。那時畫舫是三層高的中式建築,進到大廳前,會經過一個別緻的涼亭,特色在於整架船身都是雕棟橫樑設計。「好記得參加親戚的婚宴,那些女侍應的旗袍、紅色椅套的織錦都是立體的刺繡。女侍應排成一列整齊地捧菜。」她又摸摸現時茶樓灰白單調的茶杯,說:「以前啲杯啲耳仔都做得好精緻。」

婚宴過後,主人家站滿那幾層樓梯歡送賓客,更有氣派。惠玲說她自少出入半島酒店用膳,曾居九個國家,吃盡山珍海錯,昔日沙田畫舫讓她最懷緬,「是我最愛的餐廳五甲之一。」她甚至說慶幸自己生於那個年代,見識過畫舫的冠冕堂皇。她說從前海鮮坊主要不是茶樓,而是海鮮餐,每道菜精雕玉砌,「好記得啲帶子好好食。」

60年代沙田畫舫舊照。(網上圖片)

屢次遷移 多次申請固定位置不果

1965年,政府制定《沙田發展報告》及《分區計劃大綱圖》,配合1972年「十年建屋計劃」以及整個新市鎮的發展,開始進行大規模的移山填海,畫舫被逼多次搬遷,先後遷至西林寺、禾輋村對海開面等地,據1981年舊報訪問香港仔飲食業有限公司經理所知,每每遷移安定過後,填海、建划艇會,又再稍移半哩。70年代末,政府收回畫舫臨時停車場作興建賽馬會游泳池,又關閉了當時牌樓的入口。畫舫當年大花30萬重建臨時停車場,據舊報訪問畫舫負責人所知,每次搬遷花費40多萬元,皆因船底有8條鐵鍊,連接海床8座石台,每次遷移都需用躉船挖出石台,安放後又重新連接電線等等。屢次遷移,畫舫多年來向政府申請固定經營位置不果,船身日經失修,已經大不如前。

划艇手:80年代畫舫大不如前

吳松根,84年加入中大划艇隊,畫舫就在艇會旁邊,不再背山面海,而是對著第一城,他見證畫舫的衰亡期。讓他看看60年代畫舫的舊照,他說80年代畫舫的殘舊,難以想像曾有的輝煌。從前艇會附近一遍荒蕪,「未有單車徑、吐露港公路,附近一片爛地,根本就是一條崛頭路。」平時出入的只有划艇隊的學生、消防員,「好少客人,難有遊客,根本冇人會去咁偏僻的地方。」畫舫多次搬遷,「擺到冇位好擺」,不再在海中心,有小橋通往,而是停泊於岸邊。「印象中好多雜物,大概是太白海鮮坊那隻小船的規模,有兩層,但感覺好似殘舊多3、40年,甩晒色。」梁惠玲說晚上黑漆的海上,畫舫亮起燈真的很美,但松根說80年代時候它不再是夜明珠,「起初啲燈已經好暗,有啲恐佈。去到後期佢直情連燈都唔開。」那時河床未有挖走汙泥,河水的黑色,「畫舫好似有層油圍住。啲菜渣倒落海,我哋好怕翻艇跌落河,沖幾次涼個身都仲好油。」

1984 年底,政府決定在現時位置興建一艘固定石舫代替昔日的沙田畫舫,由敦煌集團承接。(網上圖片)
也計連這個面貌也保存不了。(陳芷慧攝)

1984 年 11 月,海事處發給沙田畫舫的牌照期滿,沙田畫舫終告停業。「親眼睇住有拖船把畫舫拖走。」1984 年底,政府決定在現時海鮮舫位置興建一艘固定石舫代替昔日的沙田畫舫,由敦煌集團承接,外牆更綴以敦煌的壁畫,走高檔路線,又再輝煌。惜2002年敦煌集團結業,轉租給明星海鮮集團,走「平民」路線,食物與格調與其他中式酒樓別無樣,自此一落千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