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實驗室】上山執垃圾必備:兩大神器、四件法寶!

撰文:黃妍萍
出版:更新:

秋高氣爽,又到郊遊「旺季」,為山野帶來的不止是人,垃圾也易請難送。今次綠色糾察隊就帶了一個膠袋、一支鐵夾,邊行邊清理垃圾,這才發現撿垃圾也有學問!

平日的行山徑,被清理後看似乾淨,其實充滿微小的垃圾。(歐嘉樂攝)
+11

平日早上的大潭郊遊徑,風和日麗,又有藍天又有白雲,沿途不見一點垃圾,一轉角,大大個膠樽卻躺在路邊草叢中。仔細一看,原來還有更多垃圾隱沒在路的兩旁——紙巾碎、煙頭、包裝紙、橙皮……一些分岔口更是垃圾集中地——可以想像到許多人休息時,拿出一包巧克力或餅乾,一撕,風一吹,那一角包裝就掉落地上,他們沒有理會,轉眼又繼續前行。

留意隱蔽地、斜坡

不過分岔口還不算最多垃圾,路邊的斜坡才算。看着漫漫枝條後面那些橙皮、紙巾,記者不禁躊躇起來——從哪邊鑽過去才不會折斷樹枝?又應該落腳在哪裏才不會踩到垃圾?怎樣才不會掉下去?……

神器1:長鐵夾

幸好記者有備而來,帶了枝鐵夾,才不用每次都走下斜坡。但有時鐵夾都不夠長,不想垃圾留在山野千年,唯有硬着頭皮鑽過去。(但太陡峭的地方還是不要冒險)

當記者猶猶豫豫,一些有心人卻一早就踏過無數個這樣的斜坡。有行山客指,平日有一男一女會邊跑步邊撿垃圾,當日記者也遇上一位外籍女子,她氣憤地提到前兩天假日剛過,見到路上到處都是發泡膠盒、膠袋:「剛剛路上也見到一些垃圾,我朋友把它帶走了。」
 

神器2:行山App舉報垃圾功能

其實除了靠自己「地毯式」搜尋垃圾,還可以在行山App「TrailWatch」中找到垃圾集中地。這個App有舉報垃圾功能,當日記者便藉此找到一個滿佈包裝紙和水樽的斜坡,清理過後更新資料,便可告知其他行山客最新情況。

就算沒有鐵夾,戴個勞工手套,見到App或路上有垃圾,已可以順道將垃圾帶走。早前更有網民在「TrailWatch」上分享撿垃圾經驗,指有時甚至不用帶膠袋,很多時路上已能撿到。

隨手撿也撿到大半袋垃圾。(林綺琪攝)

無痕行山四寶:手帕、食物盒、水壺、垃圾袋

不想「垃圾圍山」,還是預防勝於治療。近年「無痕山野」(Leave no trace)概念興起,其實行山也有無痕四寶:

1. 手帕

紙巾隨時隨風飄去,一不小心就會遺落山野,更有機會變成紙巾碎,散落四周,但綠色和平指,據一個外國實驗,紙巾要在下雨時才開始分解,分解速度因應紙巾厚度及面積而定,有可能要幾個月甚至幾年才能分解。想抹汗抹嘴,還是用手帕代替吧。

2. 食物盒

同樣隨時隨風飄去的,還有食物包裝的一角。不想撕下包裝一時失手成為垃圾蟲,可以在上山前先把食物裝進食物盒,不帶包裝上山,自然就沒有包裝會遺下。

3. 水壺

膠樽在山上山下都是常見垃圾,還是自備水壺吧。

4. 垃圾袋

帶大的垃圾袋可以撿垃圾,帶小的則可以裝走無可避免的包裝,如糖紙。無痕行山,其實不難。
 

有行山客說:「你分解佢都未分解啦!」(黃妍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