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屋獲獎】香港首奪聯合國保育大獎 草根主導倡社會價值成先例

撰文:謝慧心
出版:更新:

剛於本年完成復修的灣仔藍屋建築群保育計劃,昨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頒發本年度的亞太區文化遺產保育獎項「卓越大獎」(Award of Excellence),為本港首個歷史建築保育項目,獲得這個最高榮譽。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審委員會指出,項目在灣仔這個承受世上最大房地產市場壓力的地區,拯救了最後一個工人階級社區,更以「史無前例」來形容參與此計劃的租客、社工及保育人士所付出的努力,是一場「草根倡導的保育運動」。而這種「留屋留人」的保育理念,會對其他同類社區帶來啟發。

位於灣仔石水渠街的藍屋群,是由3幢建於1920、1930及1950年代的唐樓組成,並以其外牆顏色稱為藍屋、黃屋和橙屋,其中藍屋及黃屋分別獲評定為一級及三級歷史建築物。藍屋以磚木結構為主,是本港僅存有陽台的唐樓。

負責營運活化藍屋計劃的聖雅各福群會,以「留屋留人」為保育理念,復修工程在「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資助下展開,並於本年完成。此項目的最大特色,是既保留單位讓原居民回遷(共有8戶),亦推出「We嘩藍屋好鄰居計劃」,將6戶藍屋及6戶黃屋單位,以低於區內唐樓租金的價錢招租,入住條件是新住戶要投入鄰里活動,並以個人專業或專長與鄰舍互助,促進社區共融。聖雅各福群會對於今次獲獎感到驚訝,認為是「對藍屋『留屋留人』的保育活化理念的肯定」,他們馬上跟街坊分享消息,並稱「有街坊表示感謝大家的付出並鼓勵大家繼續努力」。

灣仔藍屋剛於本年完成復修。(資料圖片/羅君豪攝)
+1

建築保育新觀念:社會價值

香港大學建築學系建築文物保護課程主任李浩然表示,藍屋是香港首個以低收入社群的需要為保育目標的項目,獲獎意義重大。「以往香港的保育常被批評做不到保育意義,例如將(法定古蹟)『甘棠第』建為孫中山紀念館,其實區內不太想要一間博物館;景賢里,花了那麼錢復修,結果只開放予人觀賞,但對社區有沒有產生很大的好處呢?大家都說不清。」

傳統的保育觀念為保存歷史古蹟,不少帶有權貴的象徵。「聯合國十多年前已提倡,不能只保育代表社會精英權貴的建築物,如立法會大樓這類。平民建築物才與市民生活扯上關係,保育藍屋正正做到這點。」

李浩然解釋,文物保育可透過建築物的歷史價值、建築價值或社會價值來評價--歷史價值指與重大歷史事件或人物有關、建築價值則關乎建築物的特色甚至美觀性,「藍屋是一種以前好普遍的唐樓,屬於平民建築物,可說是『爛唐樓』。雖不能從建築或歷史價值來評價它,但它具有很高的社會價值——藍屋是石水渠街社區的標誌、也是當區居民心目中的地標。」藍屋的「留屋留人」保育思維,不只著眼於修復舊建築物,更重視建築物與社區的連結--讓新住客與原居民「共居」,保育了藍屋的社會價值。

他續稱,社會價值是近年在國際上愈來愈受重視的保育觀念。而根據2009年發展局提交立法會有關活化歷史建築的文件,亦已加入社會價值(social value)的部份,包括提供區內就業職位,以及在教育、文化、藝術及醫療上能裨益社區。

香港大學建築文物保護課程主任李浩然表示,藍屋獲獎對未來的保育工作方向會帶來許多啟發。(資料圖片/鄧麗婷攝)

社工牽頭保育項目 世上罕見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評審委員認為,藍屋項目是「草根倡導的保育運動」。李浩然指出,項目能實踐保育社會價值,與牽頭者為一班社工有關。「由社工發起、組織及主導的保育項目十分鮮見,他們可能是全球首個,甚至是唯一的例子。」

聖雅各福群會表示,整個活化過程是由下而上的參與式規劃,重視居民的選擇權,因此除了保育歷史建築,同時保留了原有的居民網絡,「這證明了在高速發展及士紳化的環境底下,不遷不拆的『留屋留人』模式在香港是可行並值得鼓勵的。」

由下而上的保育歷史建築思維,是藍屋項目帶來的最大啟發。(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圖片)

藍屋經驗可以複製嗎?

李浩然認為,藍屋案例印證與鄰近居民日常生活連結的保育方式,雖不容易但亦可行,他相信這不會是單一的成功案例,而是可以複製的經驗,尤其適用於位處低收入社區的保育項目。「將美荷樓變為旅舍不是不好,但卻將它的功能與旁邊的石硤尾邨抽離了。也許若有一個社區中心在裡面,交由非牟利團體營運會更好。」

聖雅各福群會表示,整個計劃是一個起步點,大家「摸著石頭過河」,「當中所得到的經驗非常寶貴,希望這些經驗可以成為香港單一發展模式以外的參考例子。」他們認為,社區仍然面對很多挑戰,藍屋仍有不少地方要努力學習以連結社區;如何令到藍屋可持續地發展,仍需社會各界的支持。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每年均頒發亞太區文化遺產保育獎,香港曾有17個保育項目獲獎。今屆共有43個項目參與競逐,其中16個獲「遺產保育獎」(Heritage Awards);而藍屋奪得最高級別的「卓越大獎」,屬香港首次。

建築保育與社區生活的連結,未來會愈來愈受到重視。(資料圖片/羅君豪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