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受黃耀明啟蒙 七旬同志媽媽KOL:辦親友會、接數千電話求助

撰文:林可欣
出版:更新:

1999年一個晚上,吳幼堅的19歲兒子向她出櫃,她聽畢很淡然:「咁又點?」
一家三口在廣州生活多年,80後兒子聽黃耀明的音樂、看張國榮的《春光乍泄》長大,很早便自知喜歡同性。母親吳幼堅則看過知名社會學家李銀河等有關同性戀的著作,很早亦知道那是怎麼一回事。後來她辦親友會、開熱線,60歲學打字上網寫文,支援全國同性戀者,成了大陸首個公開支持同志的母親。
今年母親節前夕,她來港出席「國際不再恐同日」的活動,很多人認出這個「中國第一母親」。這十多年來四處奔走、協助逾千同志家庭,年屆71的她累不累?同志與家人在大陸這地方活得好嗎?
攝影:高仲明

那夜吳幼堅與兒子講心事,由工作聊到感情事,讀高中的兒子突然說:「媽媽,你咁信任我,我都想同你講吓我啲事......」吳幼堅心想一個19歲少年有什麼特別事可以講。「媽媽,妳知唔知我鍾意男人呀?」,見母親沒反應,再接一句:「媽媽,其實我係同性戀呀!」這樣幾句就敞開了母子心懷。當時已半百的母親竟回一句,「同性戀都冇咩咁特別呀。」他們從沒想過,彼此能如此坦然相對。

周末這天吳幼堅一早從廣州乘火車來港出席活動,多年曾在內地演講分享,今次首次在香港參加性小眾活動。
+5

上電視開blog 堅持不刪謾罵留言

幾年後兒子讀大學、如常工作生活識朋友,母親沒多管束。2004年,兒子說有個離廣州很遠的北方電視台邀請他亮相分享同志的故事,吳幼堅隨兒子選擇去不去。結果節目播出後,不少親友看到,說見到有個同志少年很像她兒子,她笑了笑沒多回應。翌年廣州南方電視台想請來兩母子對談,吳幼堅猶豫過,「這次真的讓所有人都知道了,我的親友、同事、陌生人……而且上過一次,肯定陸續有來,到時不同媒體或單位邀約,就愈搞愈大。」她很矛盾,「但他們知道又怎樣呢?同性戀又不是壞事、醜事,根本沒什麼事。」

她上了電視支持同志兒子,翌日隨即被唾罵。後來她開了個博客帳號,在網上發文,內地網民於是蜂擁而至留言吵鬧。「佢哋指責同性戀本身係變態,妳仲去教唆年青人堅持呢個性傾向,而唔係轉變為異性戀;妳咁講會動搖未定性嘅青少年。妳自己下半世孤單,個仔孤單,就拉埋其他人落水,抵妳絕子絕孫!」多難聽的說話也講得出,吳幼堅沒刪去,留下一個個反對意見,日後讓人「參考」。

2005年首次上電視後,吳幼堅這些年接受過無數媒體訪問,每次都有觀眾看罷罵她不正常,亦有很多佩服她的勇氣,她覺得沒什麼特別的。

內地資訊封閉 「根本唔知有同性戀」

「原來網絡力量咁強大,傳播速度咁高,大家都可以發言,我讓他們發洩不滿,自己亦知道原來公眾意識如此,就更有責任讓他們知道同性戀是怎樣的一回事。」她那年代的中國大陸不知同性戀為何物,資訊封閉得連基本性知識也不知道,「恐同恐同,我哋連同都冇得恐呀,根本都唔知有同性戀呢回事,即係冇呢啲常識,都唔知道世上有異性戀外,原來仲有同性戀㗎!?如果我知道我同事係,鄰居係,我先有啲驚,但啲人根本未見過,連想理解、尊重或驚嘅機會都冇。」

以前她見兒子小學時與女同學要好,便認定他們將發展情侶關係,怎知道兒子欣賞男班長、覺得男同學打波好型好陽光。但原來,兒子早在香港《電影雙周刊》中認識同志電影,又會聽黃耀明、張國榮的音樂,讀到歌中意思。「我們之後買了電腦,他又上網看資料,就確認自己的性向。」

吳幼堅自言那時不懂上網,只曾在做文學編輯工作時,看過幾本講同性戀的著作。「整個社會缺乏對同性戀的正面宣傳,圖書館借不到書、專家學者亦好少講,人們對性別多元、同性戀知識開初是零,後來主流媒體多報道,慢慢轉變。我也是自行翻看科普研究。」

吳幼堅年輕時在廣東最貧窮的粵北山區當過知青,搞過文藝創作;在粵西國企幹過政工;回廣州後一直編文學雜誌,她說太多的歲月滄桑讓她明白,人的一生很短暫,最重要活得真實。她亦這樣對同志孩子和父母講。

突破封鎖:由親子入手講同性戀

她說大陸官方對同性戀話題沉默,沒反對亦沒支持。「啲人見無文件認可嘅嘢,就覺得唔得架喇。」至今改革開放30多年,大陸對同性戀這議題態度飄忽。早幾年,吳幼堅與其他同性戀者能活躍網絡,這幾年又漸被禁制下來,上月更一度被刪大量與同性戀有關的內容,吳幼堅認為或同樣源於部分管理者誤解。「有啲管理者思想模糊,唔認識,將同性戀等同色情、變態,佢本身唔係同志,冇真正進入群體,就刪咗。但見咁多人反對,留意民情辦事,又回復可以講。喺網上講呢啲故事呀、講近況接待咗個同志呀,冇乜嘢,佢哋會判斷內容係善意定有企圖。佢哋最多唔係幾想我哋集會啫。」

她在大陸談同性戀多圍繞親子關係,「講和諧呀,包容尊重呀就得,唔好太過講制度呀人權」。她創辦十年的同性戀親友會,至今亦未往官方註冊,「用同性戀呢個名註冊肯定唔得㗎喇,都係我哋民間自己一班家長同同志仔女聚聚。」起初她只是與幾個同志聚首,後來在公園豎起彩虹旗,途人路過問幹嘛,才漸認識同性戀。「他們有些在自己城市辦親友會,不讓親戚朋友知,偷偷地出來聚會、互相支援。」

有年母親節,兒子帶吳幼堅參加親友會,與同志朋友相見過節,她覺得這些年多了很多「仔女」。(受訪者提供)

海外同志華人父母也求助

吳幼堅說,親友會讓同志及其父母不覺孤單,或是少數一群。部分未能現身的,就在網絡聯絡或撥打熱線。早幾年她幾乎每夜也在接電話,晚上十時至凌晨一時很多同路人打進來,甚至有海外華人同志和父母求助,「每個講半個鐘,一晚同幾個傾,我四年講咗二千幾個電話。」

她說中國人傳統觀念還是覺得要生兒育女、傳宗接代,無法接受孩子下半生的伴侶是個同性,有些甚至以死相逼、或寧願女兒終生不嫁,也不願他/她喜歡同性。「我說世上不止有男女結合這種模式,同性戀以外,還有人選擇不結婚生子呢,為什麼一定要按照你訂定的人生計劃呢?」結果有些孩子長大後離家出走,只每月寄錢回家。「唔係話父母批准過咩生活,而係子女告訴他們自己想過什麼生活,如果他們唔理解,你只能等待,唔能夠因為佢思想而耽誤自己人生。」吳幼堅這樣對求助者說。

2005年吳幼堅公開支持同志後,新浪網2007年做過調查,當時有六成人表示寬容理解同性戀者,當中七成家長接受子女是同志,但有一成人希望把子女「拗直」。許多家長口裏說接受同性戀者,但不希望是自己的子女,亦不敢被人知道。吳幼堅說:「為什麼你要怕人知呢?邊個得閒理你咩事,知道又點呢?最緊要係你同仔女係咩關係,佢哋嘅人生要點過。唔好希望政府發一個措施或咩決定,你創造一個小環境畀你嘅仔女,佢周圍嘅親人都知道都接納,咁慢慢一個個家庭單位去到整個社會大環境,先可以得到改善。」

吳幼堅說同志親友最重要一班人聚在一起,她坐在遮打花園指着坐對面的外傭,「像香港的外傭,放假也會聚首講講生活打工苦樂,互相陪伴。」

兒子美國結婚:讓他們好好在那邊

當年她被指責是「愛出風頭的癲婆」,但這些同性戀「公益工作」全是自費義務,誰會想自討苦吃?她說這些年東奔西走去演講、寫文提意見其實很累,但看見不少同志終獲父母支持接納,她覺得值得。她收過一個28歲少年的書信,說等了13年,終能帶着伴侶及雙方家長互相見面;亦當過一對中山女同志的見證人,在婚禮哽咽落淚,「他們都是很艱難地生活過來。」

至於那年勇敢向她出櫃的兒子,如今已在舊金山工作生活,並已與相戀13年的男友拉埋天窗,但吳幼堅沒去觀禮。「他們好好的在那邊,結婚拍些現場照片傳過來好了,我不長途跋涉搭飛機過去了。」她說還有很多工作要做,新書講接觸過的同志故事亦將出版,「一個人晚年都仲可以咁樣被社會需要,覺得更有成就感,仲對社會有啲貢獻。」71歲的她眯起眼笑着說。

點擊下圖看今年人們紀念「國際不再恐同日」,在中環遮打花園做什麼:

+2
吳幼堅自覺比多數人更充實快樂:「我有我呢種快樂,可以抵消疲勞呀,付出係值得嘛──有啲原本素不相識嘅家長見到你咁樣,就學咗你接納仔女,仔女都勇敢做返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