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空間.4】快閃遊樂場 主辦者:讓公共空間「活起來」

撰文:阮秀君
出版:更新:

公眾休憩空間可促進社區互動及社群交流,惟私人管理的公眾休憩空間設有不少限制。上月,有關注公共空間組織策劃快閃行動,打破「限制」,將一大堆紙製積木、充氣水泡等土炮玩具搬到私人管理的公眾休憩空間,與眾同樂。
攝影:阮秀君

周日的沙田新城市廣場熙來攘往,拖着小孩的家長、一心血拼購入心水貨的遊客都到商場消遣玩樂。記者跟着「拓展公共空間」成員穿過人群,走進商場五樓,推開玻璃門,只見一條兩旁種有植物、地上鋪上混凝土的通道,再拐兩個彎,經過保安更亭,再拐彎走上一條僅能讓輪椅通過的斜道,一片鋪有人工草地的綠化平台在眼前出現。

 

未有快閃動前,沙田新城市廣場這個綠化平台,鮮有人聚集,人們通常當作通道或靜靜地坐在一旁。

這片比籃球場大一點的平台,是香港其中一個私人管理的公共空間。平台置有多個閉路電視,亦設有告示牌列明此處有錄影監察系統及嚴禁項目,除了常見的禁止吸煙、吐痰、球類活動外,還有禁止飲食、奔跑及穿高跟鞋內進。這人工草地置有拱形矮台,設計獨特,但大部分途人信步而行,未有停留,只有二十多個外地傭工靜靜地坐在一旁,平台中間仍留着一大片空地。

拓展公共空間舉行快閃活動自製巨型層層疊等玩具帶到這空間與民同樂。
+1

「拓展公共空間」成員悄悄繞過保安亭,將多個紙箱運抵平台。他們打開紙箱,先後拿出一件件自製玩具,包括由紙盒製成的巨型層層疊、踩上去會發聲的軟墊、甜甜圈造型的巨型充氣泡、電子遊戲「孖寶兄弟」的寶箱造型紙盒,以及在長闊約30厘米、在木板裝有滑輪的土炮滑板。

營造社區氛圍 聯繫人與地方

玩具一出,十多個本來只是路過的少女即走過來,組織成員邀請她們一同玩層層疊,嘻哈歡笑聲響遍空間。其後,一群三、四歲的活潑小孩看到玩具都興奮地跑過來。這群小人兒,想法多多,除了玩層層疊,更自創多種玩法,將紙盒弄成骨牌,當積木堆起小屋,轉眼又將紙盒砌成高塔。其中一個小妮子直接爬進紙箱,再忽然跳出來,給大家一個「驚喜」。

這群在草地奔跑的小孩,來自不同家庭。家長在旁看着子女跟其他小孩玩得起勁,草地變「playgroup」,大家都顯得高興。育有六歲兒子的陶太表示,希望這裏舉行多點活動讓孩子嬉戲。她居住的社區只有小型公園,可玩樂的地方不多,故特意在周日帶孩子跨區耍樂。

 

這快閃活動於下午舉行近四小時,雖然有保安員巡邏經過,但並沒有阻止。統籌這次活動的「拓展公共空間」地方營造總監林偉瀚表示,管理公司未作干預,讓他們順利完成這個「打破規限」的快閃活動。他們曾以電郵通知管理公司,惟對方未有任何回覆。他認為公眾有權在未有申請或未經許可的情況下籌組這些快閃活動,但亦曾擔心未能順利舉行。林偉瀚說,這次是組織首次未正式取得管理人同意下,在私人發展公共空間舉行快閃活動,「一來是想了解市民在這類地方舉行社交玩樂的空間有多大;二來亦想帶出信息,只要一些小玩意,一些簡單活動,就可令這些公共空間成為促進人與人之間交流的地方。這亦是地方營造,建立人與地方之間的關係。」

 

他們計劃短期內到不同公共空間舉行快閃活動,希望打破私人公共空間管理者設立的限制,活動中各種玩意都有其象徵意義。「巨型層層疊以外,我們還有一副小型的層層疊,就是看看玩具體積是否管理者的考量點。部分場地不容許發聲樂器,那能否提供踏上去會發聲的軟墊?若不可作球類活動,那能否拋水泡?當中管理者的界線是如何釐定?」

黃佳能表示,理想的公共空間能夠促住人與人之間交流,凝聚社區。

「拓展公共空間」副秘書長黃佳能表示,理想的公共空間是可以吸引人逗留聚集,以作各種社交活動,一個優質空間可增加商場吸引力,若管理者可改善引路標記配套,確立舉辦活動的申請路徑,甚至自行舉辦活動,其實可造成三贏局面。新城市廣場服務處發言人表示,商場的公共空間位處五樓平台,有舒適的綠化園景,並設有座椅方便市民閒坐。他們訂下保障安全的指引,讓使用者在不影響他人的原則下自由使用公共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