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系護老誌】安老院vs居家安老:其實不必二擇其一 │岑啟灝

撰文:岑啟灝
出版:更新:

日本自2000年實施介護保險制度後,發展出多樣化的居家(上門)照護服務,為不少長者提供了更多選擇。然而,除著人口老化急速增長,社會整體對照護服務的需求亦提高了許多。特別當家中長者的行動或自理能力變弱,或是患有中度至重度認知障礙症的話,並非每天都有的居家照護服務或未能滿足長者需要,堅持「居家安老」對長者及家庭照顧者可能導致「雙輸」局面。所以,「把希望在家中安老的長輩送到院舍」成為了不少家庭無奈的決定。雖然具質素的院舍能提供全天候安心的照料,但對於不少人來說,「居家安老」仍然是他們的心願。可是,面對龐大的需求,各地的院舍都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

小型「院舍」提供彈性服務

十多年前,日本出現了一種名為「小規模多機能型居宅介護(下稱:小規模多機能)」的複合式照護服務,為許多國民實現了「居家安老」的心願。「小規模多機能」的出現,衝擊了一直以來「院舍」、「居家」二擇其一的服務模式。「小規模多機能」揉合了「日間」、「居家(上門)」及「住宿」三種服務模式,因應長者情況隨機調節,因此稱為「多機能」。「小規模」,顧名思義就是服務人數少,每個單位的全體使用者登記人數限定在30人以下。由於服務模式具彈性,對長者及照顧者而言提供了許多方便。在不到十年間,「小規模多機能」服務提供者數目由只有近200個增至近5000個。

由於是「小規模」,不是大型院舍,所以大部分「小規模多機能」服務單位的外觀跟一般住宅沒大分別,不少甚至是由一般民宅改建而成。(網上圖片)
由於是「小規模」,不是大型院舍,所以大部分「小規模多機能」服務單位的外觀跟一般住宅沒大分別,不少甚至是由一般民宅改建而成。(網上圖片)
「小規模多機能」的概念圖。「小規模多機能」以日間服務為中心,配合居家及暫住服務,目標是讓所有使用者都可「居家安老」。(通い=日間服務、泊まり=暫住、訪問=居家服務)。(網上圖片)

彈性服務模式 讓照顧者喘息

複合照護服務的互相調整及配合為使用者及家庭照顧者提供了「安心」的生活。由於是「小規模」,「小規模多機能」服務單位的床位並不多,最多只有9張,大部分長者都安在家中。「小規模多機能」以「日間服務」為中心,因應使用者身體狀況,提供各式「居家服務」,擔當著守護的角色。若在使用「日間服務」期間發現長者情況不適合回家,須由專業照護人員24小時守護,便會安排在院舍暫住。這種彈性的照顧模式,除了讓長者安心於家中生活,三種服務模式的配搭亦讓照顧者得到休息的機會。

強調與社區的連繫
 
「小規模多機能」同時著重院舍與社區有緊密連繫,屬於社區嵌入式照護。以「日間服務」為中心的模式,除了為長者提供復康及讓機構人員觀察長者的身心狀況,亦是為了讓「長者」與「社區」能有更多互動。

為了讓製造更多互動及交流,不少「小規模多機能」服務單位都會各施奇法打破機構與社區的「圍牆」。當中有機構真的把外牆打碎,說的就是位於神奈川縣鼎鼎大名的「葵照顧」。路過的居民也會到機構裡跟長者們打個招呼或喝一杯咖啡。小朋友也會走到機構跟長者們玩耍,也有人會帶同午餐飯盒跟長者們一起吃。既沒有了物理的「圍牆」,也沒有無形的「圍牆」,機構與社區亦自然地融為一體。
所以,即使是因身體情況需「暫住」機構的長者,也非常享受在這個環境中生活,「小規模多機能」尤如他們第二個「家」。

在「小規模多機能」機構「葵照顧」,社區的居民不用「翻牆」,隨時能與使用日間服務或暫住的使用者互動,互相支撐著彼此的生命。(網上圖片)

過百歲仍能居家安老
 
即使「小規模多機能」提供了彈性的照護服務,以「照護(Care)」為主的服務內容未必滿足到身體情況較嚴重的長者。近年,部分「小規模多機能」追加了「看護(Nursing)」元素,演化為「看護小規模多機能型居宅介護(下稱:看護小規模多機能)」。

以一個真實情況為例,一名護理程度為重度,且患有認知障礙症,102歲的女士,照顧者為其女兒,二人一同居住,而女兒亦已是一名75歲的長者。平常母親使用「看護小規模多機能」的服務,實現了「居家安老」的心願。母親一星期有兩天會暫住在小規模多機能機構,另外亦有兩天接受「居家看護」服務。根據母親的情況,「暫住」的日數亦會有相應調節。在「雙老照護」的情況下,服務一方面容許年過百歲且幾乎失去自理能力的母親「居家安老」,亦大大減輕同為長者的女兒的身心負擔。

「看護小規模多機能」的概念圖。在「照護(Care)」為主的「小規模多機能」服務之外,加上「看護(Nursing)」元素,更多元化及有彈性地滿足使用者需要,實現「居家安老」的心願。(通い=日間服務、泊まり=暫住、訪問介護=居家照護、訪問看護=居家看護)。(網上圖片)

香港有嘗試的勇氣嗎?

日本「小規模多機能」的興起,為不少家庭實現「居家安老」的心願。其「札根社區」的理念亦把長者的生活與熟悉的地區緊密連接,讓社區的每個人都成為「照顧者」,分擔了傳統家庭照顧者的負擔。相比起大型院舍或統一的照顧模式,這種「小規模」的機構或許能提供更具個性化的服務,亦讓長者不必遠離自己熟悉的社區,繼續安心地「居家安老」。「多機能」的彈性模式,筆者相信難不了習慣了隨機應變的香港人。而「小規模多機能」亦參考日本的做法附屬於具經驗的大型機構,提供更多樣化的服務。在地價高昂的香港,這種「小規模多機能」或許是未來的出路。問題是,我們有嘗試的勇氣嗎?

(作者簡介:岑啟灝,曾赴京都修讀碩士學位,研究日本長者福祉政策、同時在京都老人院工作兩年。希望將日本的護老理念及值得參考的例子帶來香港,與大家一起應對人口老化帶來的各種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