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水文化.3】直擊台灣河道活化 鬧市的「青青河邊草」

撰文:李智智 李穎霖
出版:更新:

近年「親水文化」成為國際潮流,鄰近的台灣亦與香港一樣,希望仿傚首爾的清溪川活化河道。《香港01》上月亦走訪台灣各地,了解部分河道的改善情況,發現當地的活化工程皆由多個政府部門合作完成。活化過後,不只有環境得到改善,河道附近更重現一度消失了的生態,但原來工程背後,是當地政府願意耗上數以億計的資金。

香港不少天然河道多年來被當成渠道規劃、管理,令其外貌變成石屎渠、失去自然生態,水質更變得差劣,而台灣亦曾因發展城市,令自然河道受到破壞。2002年,台灣政府意識到河川污染問題嚴重,將該年訂為「河川整治年」,着手淨化河道的工作,並喚醒市民保育河道的意識。到了近年,當地地方政府在改善河道環境、重建生態上下功夫,桃園老街溪的整治工程便是其中之一。

有台北桃園「母親河」之稱的老街溪,全長36.7公里。(李智智 攝)

有台北桃園「母親河」之稱的老街溪,全長36.7公里,起源於龍潭區,流經龍潭、平鎮、中壢、大園四區,過去隨周邊城市發展「暗渠化」,並受住宅商業垃圾和工業污水排放的嚴重污染,河道臭氣薰天。在桃國市政府水務局、環保局、城鄉局、教育局、文化局等部門推動下,當地政府於2011年3月起以韓國清溪川作藍本,啟動「老街溪開蓋工程」,同年7月底完工。改造開蓋後所釋出的水岸空間,逐步重現老街溪的沿岸自然風貌,並規劃河川教育中心、林澗生活園區、礫間處理展示廊道、自行車步道、改建3座跨河景觀橋樑及防洪工程,斥資至少20多億元新台幣(約5億港元)。

礫間處理構造圖。(圖片來源:台灣桃園縣自然水質淨化工程網) 

礫間處理:
礫間接觸即讓污水流入被礫石或人工濾材填滿的處理槽,讓水與其表面生物膜接觸,從而產生反應,淨化水質。

原理:

降低流速沈澱污染物利用生物膜吸附污染物透過微生物硝化分解有機污染物

特色:

環保天然的淨化方式,不使用化學物淨化後水可再利用為植栽澆灌、水景等,符合經濟效益建造和維護成本只為一般污水處理廠的三分之一建造都市水岸親水空間

(資料來源:台灣桃園縣自然水質淨化工程網) 

記者沿老街溪上游向下走發現,雖部分河道石澗仍有膠袋垃圾堆積,但整體而言,河水尚算清澈,可看到有大量魚群游動,期間更見不少鷺鳥在河道覓食,空氣十分清新。與香港不同的是,部分河段旁邊時草坪和樹林,河邊並沒有圍欄阻隔,記者輕易就能走近河旁,欣賞河道風光。

環視四周,不難發現老街溪沿途豎立多塊資料板,向市民介紹河道工程資訊,以及周邊設施功能,而兩旁行人路附設不同藝術裝置、小橋和休憩空間吸引到市民散步、溜狗。有居住十多年的老街坊稱,欣見老街溪的改造成果,令居民生活得到改善,「環境真的變美了,至少衛生改善了不少,亦減少居民受洪水威脅」。

+1

和清溪川不同的是,清溪川是把河流與污水分隔,另設管道讓污水排走;而老街溪則是把原來河水,經過礫間淨水池處理後,再流入原來河流,減省人工成本之餘,亦增加生態水體自然淨化的元素。記者發現,由上游至下游,不同河段設有不同生境,如石造魚梯、大壩和水生植物等,供多樣化生物生長。

有專家批評,香港活化河道的同時,未積極向市民推廣河道教育,令港人不認識河流功能、運作,為活化計劃增添難度。反觀台灣,桃園市政府在改善老街溪的同時,亦未忘教育的重要性,在老街溪附近設立了全台首座以河川為主題的教育中心,向市民介紹整治工程的歷史,以及河流中的生態。

桃園市政府除了改善河道水質和周邊環境,亦有嘗試回復河流生態。以當地的南崁溪為例,政府在溪畔設置人工溼地,並成功復育多種瀕臨絕種的水生植物,包括桃園藺、點頭飄拂草台灣萍蓬草。

鳳山溪是高雄的重點河道整治工程之一。(李智智 攝)

在台灣的南端,高雄除了整治愛河、將之打造成重點旅遊景點,亦早於2006年就鳳山溪展開水利改善計劃。為解決被嘲為「黑龍江」 的鳳山溪水質,高雄縣政府水利局長李賢義曾於同年遠赴南韓清溪川考察,而時任高雄縣長楊秋興認為清溪川整治概念值得參考,鑑於高雄縣政府財源有限,無法如支付百多億新台幣作清溪川規模的工程,故先從重點河段着手。例如,優先在鳳山溪博愛橋到國泰橋人口密集的河段,在河道設置明渠,截流家居污水,並以清、污水分離方式,改善鳳山溪河道景觀與水質。同時,水泥高灘則種植深根植物綠化、淨化污水,部份河段做堤岸步道與親水公園設施,逐步改造鳳山溪。有關計劃仍進行當中,投資額至少20億元新台幣(約5億港元)。

+2

鳳山溪貫穿鳳山市流入高雄市前鎮區後出海,全長逾12公里,上游沿岸有製革廠、工業與家庭廢水污染,因而導致溪水惡臭。記者到場視察,發現溪水水質和臭味有所改善,鳳山水資源中心附近河段更吸引到鷺鳥停駐覓食,惟到達「翻版忘憂森林」之稱的大東公園旁的河段,被綠油油植物包圍的河水仍然非常混濁。

在高雄居住多年的蕭氏夫婦認為,雖然鳳山溪的水質仍有待改善,而活化工程有機會令日後水費調高,但整項工程建造不少滯水池和防洪措施,有效減低當地水災風險。他們又強調,當地居民對於台灣整體河道活化工程,較着重生態環境和防災實用的改善,而非周邊公園和藝術裝置等「形象工程」設施,期望政府未來多從環保和實用根本上作出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