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你倉奪命火】大火之下的社區營造 九龍灣自救之道

撰文:麥佩雯
出版:更新:

上星期顯得特別漫長,不只對消防員而言、對九龍灣居民亦如是,被逼吸入毒煙多日。事發後,環保署指一直有監察觀塘區的空氣質素,但災場附近的空氣質素資訊如何,公眾一無所知。街坊不安,自行疏散,又自建網上平台交流資訊;非牟利組織則自行到火場附近探測,質疑環保署對緊急災害的反應緩慢。

政府未有發放災區附近空氣質素資料,「健康空氣行動」以有限資源探測。(受訪者提供)
環保署指一直有監察觀塘區的空氣質素,但災場附近的空氣質素資訊如何,公眾一無所知。(資料圖片)
健康空氣行動項目主任Winnie指,事發後收到大量市民的求助電話及短訊,「個口罩黑晒」、「聞到酸味」、「喉嚨痛」等,表示無措。(資料圖片)

大火期間資訊混亂 民間充權

 上周二,迷你倉發生大火,多日未能救熄,期間相關資訊滿天飛,頗為混亂。

有見及此,上周五凌晨,有市民在Facebook開設了「九龍灣自救」專頁,除收集及發佈街坊最關注的空氣質素及樓宇結構安全資訊,亦轉載開放予災民入住或使用的旅館、寵店酒店等清單。此外,他們亦組織義工團去派發水及口罩予附近居民,又義務接載災民離開。而大火救熄後,該專頁已更名為「九龍灣講牆」,管理員指專頁將變成九龍灣街坊的聚腳地,持續更新九龍灣區的相關資訊。

空氣微粒超標50倍 簡陋儀器變「神器」成街坊救星

除了市民自發組織,反應迅速的非牟利機構在是次危機中亦有貢獻。於2009年成立的「健康空氣行動」是一個非牟利機構,本來只主力倡議改善空氣質素的政策及公眾教育,而非實際進行測量及研究。

健康空氣行動項目主任Winnie指,事發後收到大量市民的求助電話及短訊,「個口罩黑晒」、「聞到酸味」、「喉嚨痛」等,查詢該如何是好。而環保署未有即時發佈災場附近的空氣質素資訊。機構於是在上周四起,一連四日攜同手持「PM2.5」(particulate matter,空氣中直徑小於等於2.5微米的顆粒物)探測器到現場附近,結果首日(即上周四)錄得嚴重超標約50倍。「世界衛生組織對『PM2.5』的年均標準數值是10微克、日均標準數值是25微克。而火災第三日我們在災場方圓50米範圍內錄得的數值是1000至2000微克(視乎風向)。即使火災第四日(上周五)數值已回落至約1000微克、得寶花園平台『只有』約400微克,仍然超標約10倍。」

Winnie續指:「其實空氣中還有很多其他物質是有害的,如二氧化氮,但我們只是一個非牟利機構,資源及器材有限,手上器材只能探測到『PM2.5』。政府按理資源充足很多,但在是次危機中環保署接近缺席了。」

小朋友的反應最能「說話」。(資料圖片)

促政府檢討緊急災害機制

 她又指出環保署慣常公佈的空氣質素健康指數(AQHI),採用路邊及定點監測站;但定點監測站通常在高樓大廈的頂樓、路邊監測站的數量不夠多,亦沒有針對某特定意外地點。她認為整個觀塘區的空氣質素不能代表災場附近的空氣質素,質疑政府對緊急災害的反應緩慢。「香港及內地如此近,如果將來廣東省有任何工廠或核電廠發生事故,污染空氣;而空氣是流動的,一樣會影響香港。」她指迷你倉大火雖然已告一段落,但政府應從事件中吸取教訓,檢討處理緊急災害的機制。

健康空氣行動剛入紙立法會申訴部,要求議會跟進迷你倉大火引發的空氣質素事宜,將於7月12日下午與幾位現任立法會議員會面,歡迎九龍灣街坊出席。

自救之道。(資料圖片)

環保署:影響並沒有擴展至整個社區

 環保署則堅稱,自迷你倉大火發生後一直密切監察觀塘區的空氣質素,發現大火對空氣質素的影響並沒有擴展至整個社區。 如同其他火警一樣,上星期於觀塘九龍灣道的迷你倉大火亦令周邊範圍的懸浮粒子濃度增加。而當火勢熄滅,該處的懸浮粒子濃度也會隨之下降。隨着大火已被救熄,根據觀塘空氣質素監測站所錄得的資料顯示,各種相關污染物的濃度及AQHI已回復正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