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紗廠史】製衣女工遊南豐 口述荃灣紗廠變形記:起樓棄實業

撰文:魯嘉裕
出版:更新:

紗廠、紡織廠是香港工業黃金年代標誌,因製造業息微隨時代遠去。有65年歷史的南豐紗廠,去年以文創地標形象重生,「紗廠」這久違的名字再被重塑。70年代起已投身「工廠妹」行列,後來參與工運的張麗霞,與記者漫步南豐紗廠,以女工的視覺,重塑紗廠歷史與未來。
荃灣,曾是紗廠林立的地方,七、八十年代,多間紗廠轉營發展地產,麗城花園、灣景花園,前身都是紗廠。電影《十萬火急》取景地,正是南豐一至三廠,在完成工廠爆炸的煞科戲後,廠房也完成歷史任務,拆卸起樓變成今天的翠豐臺。張麗霞說,紡織是實業,炒地產不是,「建築幢樓出嚟就賺好多」,這是昔日車衣女工,對紗廠歷史的重塑。

因為女性比較乖巧,手尖腳細,廠家覺得女人易控制、馴服。
張麗霞
張麗霞70年代起已投身「工廠妹」行列,見證紡織業興衰。(賴雯心攝)

紡織製衣四部曲 以紗廠為首

由棉絮轉化成衣裳,先要經歷「紡、織、染、縫」四部曲。首先是「紡」,將棉花紡成一絲絲棉紗;然後「織」,把紗線織成布匹,再經染色及縫製工序,變成衣物。紗廠主要負責是「紡」。香港紗廠的興起,源於40年代,即使於戰前渣甸洋行曾於香港設立紗廠,但因當時業界普遍認為,香港天氣潮濕,不宜紡紗,因此一直未有盛行。1947年,上海商人李震之在香港創立大南紗廠,發現以機械的熱力,能抵消空氣中水分,生產出品質好的棉紗。

五十年代步向高峰 工廠妹當道有段故

自此本港紗廠數目急升,由1947年至1949年,兩年間已增至17間。五十至七十年代更步向高峰,全港有30多間紗廠。根據統計,於六十年代光是紗廠的就業人數已達到二萬人,當中最大型的紗廠,包括位於深水埗的香港紗廠及荃灣的南豐紗廠,工人數目分別達2300多人及1800人。60年代,每年全港生產的棉紗量超過二億磅,至70年代高峰期,更衝破四億磅,當中大部分用於本地織布及製衣業,另外亦有出口至英國、馬來西亞、印度及泰國等地。

「廠家覺得女人易控制」

張麗霞指,當時女工盛行原來亦有段故:50年初紗廠仍是以男工為主,後來女性愈來愈多,「因為女性比較乖巧,手尖腳細,廠家覺得女人易控制、馴服」,張舉例當時男工普遍外出吃飯,到「3點3」又要下午茶,但女工一般較節儉,「以前女性緊張要拎錢返屋企,賺多啲錢就可以自己儲多啲」。

每個星期有紡織廠執,好多工人拎唔到糧、遣散費,排隊去勞工署申訴,去勞資審裁處。
張麗霞

八十年代滑落 每周有廠結業

惟至80年代開始,本港紗廠因受棉花價格增加、營運成本上升,加上面對內地開放,及外地如台灣、韓國等地競爭下,本港紗廠生意轉營為虧,多間紗廠於短期內相繼結業,就業人數亦不斷下降。於80年代已加入工會的張麗霞,見證當時多間工廠接連倒閉,包括紗廠及織布廠,「每個星期有紡織廠執,好多工人拎唔到糧、遣散費,排隊去勞工署申訴,去勞資審裁處」。

憶老工友坐木頭車抗爭

參與過當時多次追討工潮,張麗霞指令她最印象深刻是女工跟隨她們的旅遊巴到港督府、立法局示威,當中不少年屆七旬的婆婆,平日除了上班下班從未踏過其他地方,「每日出門就上廠巴返工,放工就返屋企」,部分行動不便的更要由其他人用木頭車推行。不少於80年代修訂的勞工法例,如懷孕僱員產假薪酬、立破產欠薪保障基金等,張麗霞指不少是受工運推動下達成,「當時啲工人付出咗好多」。

政府無工業政策,所以係睇啲老闆自己想賺幾多、留幾耐,當北移可以賺更多錢,環保要求又少,就更多廠會搬。
張麗霞

紗廠商轉型地產獲利

而在本業萎縮下,多間紗廠七、八十年代轉為發展地產,如南洋及南海紗廠於1982年均以於賣地及物業發展抵償紡織業務虧損,甚至獲得厚利,至今日多間以紡織起家的公司包括南豐、南海等,均成為業務龐大的大集團。「政府無工業政策,所以係睇啲老闆自己想賺幾多、留幾耐,當北移可以賺更多錢,環保要求又少,就更多廠會搬,例如去印度、泰國、緬甸、越南等。留低嘅都係做一個門口,做下辦(樣本)」。張麗霞舉例指,有紡織廠將用地改建成商廈後,會保留一至兩層做「辦房」,用作接單或處理貿易。

紗廠變住宅 「唔再投身實業」

由於紗廠佔地廣,有利發展地產,現時不少大型住宅及商廈前身均為紗廠,以紗廠重鎮之一荃灣為例,屋苑麗城花園及灣景花園前身為南海紗廠、寶星紗廠和會德豐紗廠,另外位於荃景圍的翠豐臺,前身為南豐一至三廠,該廠於九十年代起因遷往內地後空置。1997年電影《十萬火急》於該廠拍攝戲中最後的大型爆炸及火燒場面後,廠房清拆及改建成現時的翠豐臺。「製衣紡織係實業,要時間、人力先可以賺錢,炒地產唔係,建築幢樓出嚟就賺好多,香港租金貴,最快就係做地產,好多人唔再投身係實業內」。

製衣紡織係實業,要時間、人力先可以賺錢,炒地產唔係,建築幢樓出嚟就賺好多,香港租金貴,最快就係做地產,好多人唔再投身係實業內。
張麗霞
張麗霞坦言紡織業神話於今天難以重寫。(賴雯心攝)
設計人要靠自己用好多時間、心機,先發展到品牌。
張麗霞

老工人被淘汰 轉職清潔、醫院工人

行業沒落無聲,當日的工人何去何從?張麗霞指,紡織業是較早消失的行業,至70年代後期已逐漸萎縮。當年的紡織工人現時最少已近70歲,早於20年前該轉行的已轉行,而由於多年來的技能已無所用,他們大多會轉做低技術的工作如清潔及醫院工人等;而製衣業因種類較多,例如恤衫、牛仔等款式一直流行,加上製衣佔地較小,因此於香港持續至較後期時間,惟行業至90年代尾同樣北移,工人亦不敵時代巨輪。張麗霞稱,部分沒有轉行的工人,會選擇到內地廠房工作,因北移初期仍需要本地工人協助保持成品質素,但至後期內地已有成熟制度及人力,本地工人陸續被淘汰,回港後亦難以再轉行,只能提早退休。

最後一間紗廠 2014年停產

隨著最後一間仍運作的大興紗廠於2014年停產,為本港輝煌一時的紗廠史,亦來到終章。張麗霞坦言,紡織業神話於今天難以重寫,即使現時有電腦機械,可以做出更優質、花式更複雜的產品,但生產過程亦不會再於本地進行。張麗霞指,現時與製衣較有關聯的發展是時裝設計,但同樣缺乏支援,「設計人要靠自己用好多時間、心機,先發展到品牌」。重建後的南豐紗廠以「重塑未來」作旗號,紡織業的未來又能否重塑?「唔好講𠵱家,過去20年,都睇唔到政府想重興紡織成衣業」。張麗霞認為,如沒有政府的發展策略,根本看不到紡織業於本港能有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