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門工廈賣紙皮儲50萬 閒置天台變有機農莊 治癒近千打工仔

撰文:曾雪雯
出版:更新:

屯門街坊乘輕鐵505往市中心,總能遙望鄰近輕鐵青雲站的著名日資拉鏈公司YKK吉田大廈。銀灰色外牆、四側配上紅色交錯鏤空直條設計,仿如傳統紅色的拉鏈。多年來街坊總是與這座工廈擦身而過,原來這裡天台隱藏了一個天台農莊。月初,它迎來首個春天的收成,當中一半作物捐予食物回收計劃食德好。
從回收大廈紙皮、膠帶,到變賣物資儲錢50萬改建天台,不只讓閒置網球場變身綠色有機農莊,更成為打工仔充電的秘密花園。
攝影:鄭子峰

女工阿蘭趁著僅餘的午膳時間,採菜、澆水,然後就奔回工作崗位。(鄭子峰攝)

午後工廈天台農莊 治癒打工仔lunch break

每逢午飯時間,打工仔要與時間競賽,飯後得趕回工作崗位。但屯門YKK吉田大廈的天台卻有一個奇景,女工姐姐飯後總愛跑到天台農莊,為自己種植的蔬菜澆水。這天剛好是收成期,剛吃畢午飯的她們便準備自己的晚餐材料——有機通菜。「(今晚)整蒜蓉通菜囉,無咩草青味,好好食㗎」,女工阿蘭一邊採走親種的通菜,一邊笑著打發記者。「日日見佢長高少少好開心」,她說。陽光、青菜與歡笑聲,讓飯後的天台變成生機盎然的農場。

不過,農莊原是個閒置逾30年,使用率近乎零的網球場。大廈管理公司仲量聯行董事、駐場主管江澤雄笑言,常坐在天台思考如何「活化工廈天台」。直至某次,他到金鐘美國銀行大廈天台視察,驚覺商廈天台能變成空中農莊。江澤雄一輩子從未耕作,卻因此接觸社企「雲耕一族」——了解如何改變工廈天台成農莊。他游說業主日資公司YKK改建天台為農莊,向來重視環保的日資業主最終同意將天台大改造。

農莊原是個閒置逾30年,使用率近乎零的網球場。(鄭子峰攝)
駐場主管江澤雄(中)一輩子從未耕作,卻是天台農莊的最大推手。江澤雄解釋,日資公司向來注重環保,過往業主都要求每年要進行一個環保目標,但多只在大廈選一個地方種樹。(鄭子峰攝)
+3

多年回收工廢紙塑膠  儲錢三年建員工農莊

天台改建成本50萬,都是由職員變賣紙皮、塑膠,儲錢而來。「呢度係工廠大廈,每月會收大量紙皮、廢膠、廢鐵,賣掉再儲錢投資做農莊。」仲量聯行亞太區董事陳志強說。目前工廠近九成為物流公司,管理公司搜集全大廈的「廢物」,高峰期每月曾賣出5萬,兩、三年後終夠錢改建農莊。

每次收成一半留予大廈租戶與員工,員工可洗淨蔬菜後,託員工餐廳代為烹飪。(鄭子峰攝)

收成一半捐贈食物回收組織

大廈去年正式試行「空中農莊」項目,租戶與員工反應熱烈。近千人共享這個佔地9,000平方呎的農莊。去年12月,農莊首次收成400公斤蔬菜,一半留予大廈租戶與員工,餘下一半則捐贈食物回收組織「食德好」。香港01曾向食德好查詢,機構表示計劃收來的蔬菜約有100至120個家庭受惠。

天台農莊上的農盆都是附設滾軸的移動式盆栽,盆下亦設排水管疏水至雨水渠,防止過重。(鄭子峰攝)

望扭轉大眾對綠化天台的憂慮

然而,天台農莊經常面對潛建或安全隱憂。自香港城市大學線化天台倒塌事件後,大眾加倍關注綠化天台安全問題。為解決安全問題,目前天台農莊上的農盆都是附設滾軸的移動式盆栽,盆下亦設排水管疏水至雨水渠,防止過重。社企「雲耕一族」目前負責教授大廈員工耕作技巧,創辦人之一孔嫻慧(Michelle)指,希望透過天台種植破除大眾的憂慮。

社企「雲耕一族」創辦人之一孔嫻慧(Michelle)指,這次是雲耕一族首次參與改建屯門工廈的天台農莊。(鄭子峰攝)

不少都市人都無時菜概念,「夏天宜種瓜類、番薯苗,冬天宜種白菜、菜芯。」與超級市場貨架上的蔬菜不同,Michelle說,在大自然裡,白菜並非四季皆宜的蔬菜。天台農莊意外跟工廈員工上了農業知識課。又例如教育各位「新農夫」保育泥土的概念,她指,「土地不能不停生產」,要每三個月休耕一個月,以保護泥土,日後才能越種越好。

仲量聯行亞太區董事陳志強說,「50萬可以常公司收入,但業主卻決定拎出嚟做環保」。(鄭子峰攝)

天台農莊疏導後樓梯煙民

人和土地一樣,要有生產力不能無止境工作。訪問當日,有大廈員工坐在毗鄰農場的坐位,呆望綠油油的農莊抽菸。過往大廈租戶與員工都甚少到天台,後樓梯成了員工抽菸的重災區,自天台網球場改建農莊後,意外把煙民分流到天台。目前天台已變成員工休息、放煙break的地方。「工廠大廈繁忙時間其實好緊張,如果我哋開空闢到一個空間活動,大家可以輕鬆一下,生產力都高啲。」陳志強笑言。

多年來,江澤雄(中)默默從事物業工作,他說沒想過竟有一天會因為天台農莊受訪。(鄭子峰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