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貓共融知易行難 街市養貓的可能與矛盾

撰文:吳韻菁
出版:更新:

養貓治鼠,古今中外皆有例子。《禮記》卷二十六〈郊特牲〉:「迎貓,為其食田鼠也。」英國首相府官方紀錄,1929年官員始養貓治鼠,現任唐寧街首相府捕鼠大臣,Larry貓是也。
香港不少街市都有鼠蹤,貨物被噬,部門束手無策,檔主惟有自救,獵鼠任務交給貓兒。不過公眾街市明文規定不得飼養動物,早前有立法會議員提議放寬養貓,建議一出,意見四起。 街市和貓這組合原來不是簡單的事,我們走訪街市,與檔販、動物義工和動物保護團體細談他們的看法。
攝影︰龔慧、吳鍾坤

「街市與貓」這個組合,並不是人人接受。不接受的人並非一定討厭貓,反而是擔心貓兒的福祉。

立法會議員楊岳橋早前在大埔墟街市做調查,發現街市有老鼠出沒,現時部分檔戶偷偷養貓治鼠。他與食環商討新的治鼠方式,並提出放寬街市養貓。一切還在討論階段,網民為貓的福利安全和街市食物衞生舌戰,卻未及了解檔戶的難處和想法。

街市檔戶養貓要偷偷摸摸,原因是現行條例下,由食環署管轄的76個公眾街市,其租約條款不容許租戶在攤檔範圍內飼養動物,包括貓,以免對市民或其他檔戶造成滋擾及影響街市環境衞生。如租戶違反條款,更可能被警告,半年內接獲3封警告信仍違反條款,可能會被終止租約。食環署發出的固定攤位小販牌照(排檔),租務條例則未有列明不准飼養動物。

兩條喉管原是白色,但老鼠經常爬行的一條漸變成黑色。食環署在老鼠爬行的鼠路上加裝「鼠檔」,阻礙老鼠活動,但效果只屬一般。

老鼠街市落地生根 天花管道都有窿路

大埔墟街市商戶協進會(商戶協進會)代表林淑花(花姐)和林立財(蛋哥),本身亦是檔戶之一,他們均認為街市設施不算舊,但鼠蹤依然,令人頭痛。

「老鼠在這裏已成家立室,生了三、四代,早對街市窿路瞭如指掌,牠們還會沿假天花、管道、鐵通爬來爬去,你看到那邊兩條鐵通嗎?一黑一白,黑色是牠們爬行的鼠路,老鼠的手腳髒,白色鐵通爬得變黑。」蛋哥指着遠遠的兩支連接天花的鐵通說。

連層的街市容易招老鼠?花姐解釋:「賣魚賣肉、有食物的地方,就容易惹老鼠,跟樓層疊在一起未必有關。我跟其他街市商會了解過,沙田、元朗街市亦有鼠患,沒有冷氣的街市情況更嚴重。」翻查資料,鼠患幾乎是全球街市的煩惱,鄰近地區如台灣的露天街市和街市大樓,以至澳洲墨爾本著名的維多利亞半開放式街市,同樣鼠蹤處處。

有患者在大埔街市工作。(資料圖片)

滅鼠治本 舉步為艱

商戶協進會知悉數戶檔販養貓,並表示理解。「養貓的前提是食環署的治鼠工作不奏效,現時養貓的檔戶不妨礙他人,亦有好好管束貓隻,我們也不反對。但放寬養貓的爭議性很大,放寬後又怕太多人養動物,變成以寵物作生意招徠。養貓只能小範圍捉老鼠,整個街市防鼠、滅鼠才是治本方法。」花姐說出其他檔戶的憂慮。

但滅鼠談何容易,花姐解釋,街市每天只有晚上12時至凌晨4時全面關閉來清潔,但都無法深入每一個角落。食環署在水渠鐵通位置,加了「鼠擋」等裝置,希望老鼠不敢跳到地面。「街市沒可能連續關閉一星期做大清潔,這會對公眾構成極大不便。現時的措施沒有太大作用,希望食環署參考外國和內地的滅鼠方法。」

記者深入大埔街市尋找養貓檔戶,卻連番碰壁。乾貨檔吳小姐養了一隻唐貓,她早前公開表示支持放寬限制,卻萬料不到社會迴響極大。她怕貓咪一再成為鎂光燈下的主角,會遭其他檔戶或食環署留難,因此她不願再次上鏡。「我本來是為了捉老鼠而養貓,本身也喜愛貓,亦有替牠絕育,放長假時也會把牠抱回家。」吳小姐匆匆幾句已不願再談。

「過路人」覺得大埔人特別關心社區,善於發掘身邊的小事物。(龔慧攝)

檔販點諗?

乾貨檔主Mary:希望能酌情放寬

唐貓GoGo平日看檔時,檔主會用頸繩牽着牠,不讓牠走到其他檔口,免得打擾別人。晚上收舖落閘後,GoGo會留在店內自由活動。「好幾次早上回來開舖,一開閘便見到被咬死的老鼠。老鼠晚上才出沒,一定要有貓咪在舖內留守。」GoGo精乖可愛,老闆娘說牠的啤梨身形,是熟客、檔戶請牠吃零食所致。

燒臘檔高妹:不支持放寬,滅鼠要緊

「我覺得沒有大改善,反而其他檔戶養了貓,老鼠會走來我這邊。即使是有條件或只放寬部分商戶我也不大贊成,貓始終是動物,要是毛髮或貓蝨附在食物上,怎辦?」高妹認為街市做全面清潔才最有用,她不介意街市關閉數天,但明白難以協調。

處理投訴比救貓難

看到石硤尾貓兒在攤檔的橫樑和假天花上跳來跳去,險象環生。街市環境對貓來說是否危機四伏?處理動物拯救行動的愛護動物協會高級督察張國基指,全港每月平均只約收到一至兩宗有關街市貓救援求助,對比起一天收到約8宗各類型的求助個案,數字算低。「有遇過貓咪夾在大型雪櫃與牆壁之間,又試過有貓爬到橫樑上,不敢跳下來。牠們常爬到難以想像的位置去。」

救貓不時要俯身地上,最多是弄髒衣服,而處理街市檔戶之間對於貓兒的投訴,難度則更高。正如石硤尾的街市,不少動物團體和義工都說這是本港最惡劣的街市個案。

愛協督察每月約收到一至兩宗街市貓拯救及投訴個案,數量未算多。

街市養貓惹人厭? 錯不在貓而在貓主

街市檔口距離狹窄,人與人之間的衝突難免,愛協CCCP計劃負責人冼麗琼曾接過其他區份的街市個案,有檔戶要求在檔前畫一條黃線,不讓對面檔的貓走過來,「檔戶更說『點解唔可以叫佢(養貓檔戶)訓練隻貓唔准過界?』有些人又覺得可以將貓圈着在街市的一角,但動物有四條腿,怎控制呢?」冼麗琼提起這些個案時,笑得很無奈。

若深入調查投訴個案,冼麗琼發現投訴的檔戶未必逢貓必憎,只是某一兩個飼主養貓的方式,令人感到滋擾。她以個案舉例,有水果檔檔戶投訴對面花檔的貓抓爛裝載水果的紙皮箱,水果檔檔戶提議對方為貓兒戴上頸繩,但對方語帶不滿拒絕。

面對這些尷尬情況,愛協多是作調停角色,嘗試教檔戶一些不傷貓的驅趕方法,如擺放蒜頭、驅貓揚聲器等,又勸喻飼養者為貓兒安全着想,管束牠們。

石硤尾邨街市不少檔戶都有養貓,但同時衍生了貓無人照顧的問題。
「布甸」是石硤尾邨街市內一間茶葉舖所養的貓咪,牠不只為茶葉舖捉老鼠,連對面魚檔的老鼠也被牠一併拿下。
石硤尾街市內的貓兒,不少已經絕育和植入晶片,貓兒耳朵都會被剪去一隻角以茲識別。

強調人貓共融 組織倡推出「社區貓約章」

基隆街上有固定牌檔和小店,還有非牟利獸醫服務協會(NPV)的數間診所和辦公室。由NPV救起的貓兒,經絕育後再尋家,部分貓兒落戶基隆街。攤檔貓每日在街上招搖過市,街坊鄰里都暗地照顧着牠們。

立法會議員建議放寬街市養貓,NPV主席麥志豪(Mark)表示支持,但建議放寬同時要一同推出「社區貓約章」等配套。「純粹以人的角度出發,當牠們是治鼠工具,動保人士一定不接受,我非要將貓的權利放到最大,但強調的是人貓共融。社會不應設置關卡,將動物排除在社區之外。」Mark 提到的約章,包括貓主必需為貓兒絕育、打預防針、植入晶片,還要顧及基本的動物福利,甚至研究扣分制,要求檔主約束貓隻。

「現時強制植入晶片制度適用於狗隻,如我們推行貓約章,動保團體可作協助角色,為街市貓植入由漁護署認可的晶片。社區貓約章希望告訴相關部門,養動物的人會守法有公德,毋須擔心。社區貓約章其應用層面應是整個社區,如街市、公園,甚至屋苑。」

貓兒躲在檔舖的假天花上,要是不細心留意,難以察覺牠們存在。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嗎?請購買今期《香港01》周報,或點擊此處:成為我們的訂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