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故事 台灣網站從日常發掘歷史

撰文:陳銘智
出版:更新:

對不少香港人來說,「歷史」二字往往教人聯想起讀書時代,黑板密密麻麻的筆記,使人感到沉悶乏味。台灣人文網站「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下稱「故事」)卻不跟讀者說「三皇五帝夏商周」,而是着重「歷史中的生活,生活中的歷史」,簡言之,就是書寫社區歷史,街道變遷,推而廣之,連為什麼台北有那麼多港式燒味茶餐廳也可以是歷史。
日前(29日)由光華新聞文化中心主辦的「台灣式言談」,請來國際關係學者沈旭暉與「故事」網站創辦人,哈佛大學東亞系博士候選人涂豐恩對談,從成立網站原因到歷史觀念,探討歷史故事如何表達,如何更新。

「故事」本月的專題是「臺北故事」。(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 FB)

屬於所有人的歷史書

「故事」成立於2014年9月,是一個說故事的網站,以「認識過去,理解現在,想像未來」的理念,收集或撰寫世界不同地區的歷史故事,有專題撰文,也接受讀者投稿。成立短短兩年,網站吸引超過 1,300 萬人次造訪,每月100萬點擊。

點進網站的「香港」分類,有關於華洋行百年風情的文章、馬家輝最新歷史小說《龍頭鳳尾》選段,更有冷知識系列,解答為什麼台北有那麼多港式燒味茶餐廳,原來背後有段來台工作的香港燒味師傅故事。除香港外,網站當然少不了台灣史,也有日本史、中國史、韓國史、東南亞史。

網站創辦人涂豐恩笑言,讀者最喜歡看的,是食物史。「香港有很多地道食物,本身充滿歷史淵源,讀者對食物的產地、來源、甚至菜式演變最感興趣。」

他自言喜歡分享故事,而「故事」,是他與幾位朋友結合新媒體時代的特點所做的一次實驗。他大學時期原本修讀商科,同時修讀好些歷史課,慢慢將興趣轉移至歷史,卻有與學院派截然不同的面向。

「我的興趣很廣,最近對日本生產薄荷葉的歷史頗有興趣。北海道是日本生產薄荷的重鎮,二次大戰前,其薄荷輸出曾高據世界第一。」

 

網站創辦人涂豐恩(右)希望大家從生活發現歷史;沈旭暉(左)認為新媒體開始改變傳統知識體制。(陳銘智攝)

太陽花運動催生「故事」

2014年台灣的太陽花運動,成為涂豐恩成立「故事」的契機。他笑說,一直以來台灣媒體予人欠缺國際觀的印象,「一方面是,為什麼台灣看不見世界?另一方面,是為什麼世界看不見台灣?有些人與媒體不重視本土歷史,但同時為國際不夠關注台灣而憂心。」

除了台灣人本身的國際化焦慮,同一時間,傳統出版行業收縮,台灣紙媒欠缺文化版,沒有地方承載歷史人文的故事,皆提醒他:「知識變成了什麼形狀?媒體與知識的關係又該怎樣?」他問觀眾,也問自己。

而太陽花運動,創造了台灣群眾對知識的渴求,他指出,那時候台灣讀者對世界各地的學運充滿興趣,在社交媒體催生下,網絡發展出更新的形態,並融入讀者的生活當中。

他以宗教改革家馬丁路德為例子,說當年歐洲印刷術興盛,新的媒介同樣遇到一群對知識有渴求的人,從而促成宗教改革。「今天則是社交媒體的急速發展,要如何在此大勢下轉達知識,是故事的宗旨。」

 

網站其中一篇歷史故事:《臺北不是他方!──從路名開始,找回在地文化的認同》講述台北地名與當地文化、政治與權力的關係。圖為現在的迪化街,日治時期名為永樂町通,係以永和街及長樂街這兩條清代街名組成。(莊永明書坊)

「在地觀點,擁抱世界」

「故事」的創辦人除了涂豐恩,尚有另外三人,都是研究歷史出身。從最初每人每星期交一篇文,到現在有不同作者就自己的興趣撰文,或就當時社會熱話,從歷史人文角度提出思考。現在網站漸趨成熟,涂豐恩打算結合兩年來「故事」出版的書籍,開始新企劃「說書」,探討書本與出版的關係。

「我理想中的『故事』是『知識共和國』,又像一個開放的花園,沒有學術上的絕對統治,而是大家互相分享,甚至在有共同興趣的題目上分進合擊。」他提到一種名為「Rooted Cosmopolitanism」的概念,就是說在學習任何科目的知識,甚或研究歷史,應該「在地觀點,擁抱世界」。

 

沈旭暉:網絡使知識不再由學術界壟斷

沈旭暉回應,隨著時代演變,現在知識不再由大學壟斷,一如西方數百年前,知識是由教會掌控,現在則是網絡日新月異,釋放了不少空間予世界各地的人接觸知識。不過他說:「大學規矩其實更加rigid(死板),我們可以思考一下,趁大學這種知識體制未淘汰前,如何做得更多?」

而回應新媒體的生態,他認為「故事」的成功,可以令人反思傳統媒體的位置。「現在我們要求更快更即時的評論,我自己也在臉書開設國際關係評論專頁,最近才就電影《寒戰》寫了評論,但其實這同樣刊登於《信報》。」

他說,當時編輯不滿,致電給他,說怎能刊登報章上的文到網上去。沈旭暉說,對學者也好,普通人也好,「用五分鐘寫篇status總比投稿到報章更快。」

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
網站連結:http://gushi.tw/
FB: https://www.facebook.com/gushi.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