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為豪門大宅 歷清朝遷海令 錦田樹屋見證歷史

撰文:呂嘉麗
出版:更新:

長春社發現,有發展商3年前購入元朗水尾村北邊魚塘地段分拆出售,更憂慮發展商將魚塘填平建丁屋後,將摧毀「錦田樹屋」賴以為生的水源。錦田樹屋有逾400年歷史,它見證香港開埠前的歷史和錦田村的起起落落。樹屋也曾是受錦田小孩寵愛的遊樂場,見證這半世紀以來,愈來愈疏遠的人樹關係。
攝影:李孫彤

磚頭也隨着年月消失,部分被遊人隨意拿走。(李孫彤攝)

樹屋大廳房間仍可見 磚頭被遊人拆去

位於水尾村的細葉榕高13米,樹冠達41 米,包圍400年歷史石屋生長。康文署估計榕樹已逾百歲,兩者合起來被村民喚作錦田樹屋。石屋的磚頭大多已不復存在,但仍有少量依附在樹幹及樹根上,甚至有氣根穿過磚牆罅隙而生,屋樹融為一體。榕樹纏繞着石屋生長,它的氣根觸及泥土後能長成樹幹,如作棟樑般支撐樹冠。一些樹幹在空中橫向生長至數米之遠,仿如橫樑,可以從榕樹交錯的氣根看出石屋的輪廓。

疑套丁地若填塘勢整死錦田樹屋 環團斥政府做幫兇助發展

樹屋磚頭對鄧英華來說意義深重。(李孫彤攝)

60歲的鄧英華是鄧家第三十三代,在水尾村長大。他記得兒時仍能看到石屋的大廳及房間,石屋範圍遠至現時圍欄前的地方,昔日常跟其他小朋友在樹屋內玩捉迷藏。不過,大部分磚頭也隨着年月消失。他說,磚頭被遊人隨意拿走:「偷走了,他們沒用便扔掉,他們沒損失。但對我們來說好可惜。」

錦田孩子的遊樂場

60年代的香港,小朋友沒錢、沒玩具、也沒遊樂場,卻會另找辦法自娛,動腦動手發掘零成本遊戲。鄉村小孩最大的資源,便是大自然。在田間捉田螺、上山捉昆蟲、在魚塘旁拾起誤跳上岸的魚、摘樹上的果實作「子彈」射人,都是從自然取材的遊戲。鄧英華說:「以前好開心,好多東西玩,每個季節不同。」

他十歲前在旺角居住。城市長大的孩子,理所當然不懂爬樹。搬到錦田,才跟着其他小朋友學爬樹:「個個小朋友都爬,難道你不爬?」他說,那時候錦田的小孩,「懂走路就懂爬樹」,父母也不會阻止:「我們圍村人好習慣爬樹,皆因那時候食物少,須常常上樹採摘果實充當食物。」荔枝、黃皮、龍眼、木瓜,懂爬就有零食吃。

對水尾村老一輩來說,樹屋尤其是小孩最好的玩伴。捉迷藏、爬樹、捉鳥巢……這棵細葉榕,一次過滿足多個願望。

除了在樹屋內玩捉迷藏,孩子更是有事沒事也爬上樹。那時候的孩子,對樹木有一定了解,知道什麼樹能爬,什麼樹不能爬,但這些知識得來不易:「像木棉樹,看上去樹幹硬,孩子爬上去樹枝便斷了,隔壁村的孩子就這樣摔下來。榕樹卻堅韌有力,爬到很幼的樹枝部分也沒問題。」鄧英華說,榕樹韌力過人,一次過十數個孩子爬上樹屋也不成問題。

孩子愛爬上樹屋偷走鳥巢,把鳥兒帶回家養。榕樹樹冠龐大,所以很多雀鳥於樹上築巢,其中以白頭翁最常見,亦出現過貓頭鷹。鄧先生說,現時不少熱愛雀鳥攝影的遊人會在樹屋前守候貓頭鷹。

隨着時代轉變,樹與人也慢慢疏離。物質逐漸豐富,小孩子多了其他娛樂,也就少了爬樹。鄧英華補充:「愈來愈少人在住宅旁種樹。」近年,康文署以保護樹木為由在樹屋四邊加設圍欄,豎起「不准攀爬」告示牌,人樹從此分隔。

數年前,康文署以保護樹屋為由在四周加設圍欄,遊人只能遠觀。(李孫彤攝)
採訪當日,一位老婆婆拿了張膠椅在圍欄前坐下。對老村民來說,樹屋已不能爬,但樹冠奇大,仍是乘涼的好地方。(李孫彤攝)

因清朝《遷海令》  錦田及古屋一度荒廢

鄧氏家族在錦田約有一千年歷史,水尾村及水頭村內有不少古蹟,但名氣都不及樹屋。樹屋現位於錦田水尾村遊樂場旁, 石屋估計建於明朝晚年。關於石屋原本用途,眾說紛紜,有指是天后廟,有指是書齋,鄧英華則認為它原是大戶人家的住宅,因為其麻石造的大門採非一般平民能負擔。

清朝初年,明朝遺臣鄭成功在台灣建立鄭氏王朝,計劃反清復明。為防止沿海居民接濟鄭成功,清廷分別在順治十三年﹑順治十八年及康熙三年三度頒佈《遷海令》(又稱《遷界令》),於康熙元年(1662)嚴厲實行。沿海一帶,包括當時屬新安縣的香港居民均需內遷五十里。復界後居民遷回故土,但遷界令其間很多人受不住遷徙之苦,客死異鄉,亦有不少人在異處落地生根,就此永別故鄉。一般認為,樹屋的主人因《遷海令》一去不返,石屋從此荒廢。

兩廣總督周有德及廣東巡撫王來任其後上奏提倡「展界」,准許居民返回原居地。康熙八年(1670)起,居民逐漸遷回故土。為紀念二人復界之功,錦田鄧族在水頭村內建立周王二公書院,現為香港三級歷史建築。現時,鄧氏居民仍每十年一屆舉行酬恩建醮,以祭祀因遷界而死之亡魂,並酧謝神恩,祈求風調雨順。

鄧英華指除了樹屋之外,水尾村不少廢棄建築也是當年《遷海令》所致。水尾村的歷史故事,口耳相傳,一代傳一代。鄧英華的祖父跟他說過不少:「 這村的人以前很有錢,聽上一輩說,他們只吃魚眼。你說,要買幾多條魚才夠?以前很多地方沒水,但他們叫人擔水,不是整桶水要。表面那層水不要,只要中間那些,最底那層也不要。洗米時例水,會有米流出來,有人說光是撿那些米也夠一家人吃飽。」

樹屋屹立於錦田400年,見證香港開埠前的歷史。(李孫彤攝)

樹屋近年健康狀況

 

06年12月                           

康文署在樹屋旁興建行人路,泥地上鋪上石屎。

07年1月 樹木專家詹志勇發現工程期間,樹屋約一半根部遭切斷,藏在泥土下的根部外露,大幅削弱其供水及吸收養分的能力,傷口亦容易遭真菌入侵。
14年 康文署確診樹屋患「樹木癌症」之稱的褐根病,樹木管理專家小組提議將樹木附近的石屎地還原為泥地,以改善病情。
15年10月 工程展開,樹木專家蘇國賢發現大量樹根連泥土被挖出並丟棄,部分原由石屎遮蓋的根部外露至少一星期,指康文署有機會「救樹變殺樹」。
16年7月 傳媒揭發樹木管理專家小組會議上,有發展局官員表示考慮到成本效益及審慎角度,古樹名冊內感染褐根病的古樹亦應被移除。發展局澄清未有斬樹時間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