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市自救│「壹屋兩餐」推$15元高質飯盒 港人眾籌補差額助人自助

撰文:黃文軒
出版:更新:

疫情陰霾久不散去,本港失業升至10年來高位,部分打工仔生計難保、兩餐不繼。
疫巿中如何能覓得平價美味的飯?只要點開「壹屋兩餐」的網頁菜單,就有林林總總的食物:黑松露蘑菇雞球飯、蔥油豬扒飯,甚至有素食選擇,每個飯盒只售15元,簡直是疫市恩物。
平價飯盒背後是香港人互助精神,因有團體上月發起眾籌計劃,與受疫情影響的餐飲業合作,向收入受影響人士提供15元平價飯盒,中間差價透過網上眾籌補貼。計劃為期3個月,希望幫助在疫情下收入大受影響的打工仔,解決兩餐溫飽的燃眉之急。
眾籌不足1個月,至今已獲得逾10萬元。其中一名發起人說:「事實證明,香港人是可以幫返香港人。」
攝影:龔嘉盛

社區設計工作室「一口舍群」,過去曾發起「壹屋計劃」,連結社區內的「吉舖」業主及有需要的團體,善用閒置資源。疫情之下,統計處本月公布最新本港失業率達5.2%,創10年新高。一口舍群聯合創辦人梅詩華及環保組織「執嘢」創辦人Ren均慨嘆,「望着社會變成這樣,自已卻什麼也做不到」。

環保組織「執嘢」創辦人Ren碰巧看到美國節目談疫情境況,靈機一動,即時構想香港能否參考外國情況,向有需要的人提供食物?(資料圖片/李孫彤攝)

民以食為天 滿足兩餐平恐慌

某日,Ren碰巧看到美國節目《奧普拉講新冠肺炎》(Oprah Talks COVID-19),講述美國疫情境況,「美國情況比香港更差,城市完全被封鎖。有廚師及NGO合作,向無家者派發食物」。當時香港正鬧物資荒,Ren把影片傳給一口舍群創辦人梅詩華看,2人靈機一動,「香港人周圍搶紙巾、搶米,如果能為人解決到兩餐,看事情的角度會否不一樣?」Ren說。

「大家可能因為突然失去工作感到徬徨,而兩餐很重要,搵食都是為搵兩餐。那我們想,不如就做兩餐。」一口舍群資深項目經理陸可欣(Suki)稱,自4月起,一口舍群聯同環保組織「執嘢」推出「壹屋兩餐」計劃,1個月後發起網上籌眾,向合作的餐廳補貼飯盒差價;又打算向地舖業主借用「吉舖」分發飯盒,善用資源,使疫情下亦能出現四贏局面。

「壹屋兩餐」的網頁內有林林總總的菜單:黑松露蘑菇雞球飯、蔥油豬扒飯,甚至有素食選擇,每個飯盒只售15元,簡直是疫市恩物。
社會有很多我們所需的資源,只不過無好好地重新分配。這個計劃將有人無飯食,與餐廳無生意甚至浪費食材兩方面配對,我們當中間協調角色。
「執嘢」創辦人Ren
一口舍群聯同「執嘢」推出「壹屋兩餐」,本來打算找「吉舖」作為分發飯盒據點,善用閒置資源。惟Suki稱,短期內仍沒有業主肯借出吉舖,故今日的分飯地點只好靠朋友仗義幫忙,借出地方作分飯之用。

聯絡供應商、食肆 互相配對達至多贏

受疫情影響最深的,首當其衝是餐飲業。丹尼食品公司原為學童提供膳食服務,停課安排導致零收入,部分員工須停工;位於荃灣的「The 5B Kitchen」亦因疫情而收入不穩。在一口舍群的邀請下,兩邊都二話不說加入「壹屋兩餐」計劃,為受影響的人製作平價飯盒,「於我們而言只是舉手之勞,幫到人才是最重要」,The 5B Kitchen負責人Kelvin說。

The 5B Kitchen負責人Kelvin(左)及丹尼食品公司銷售總監Philip(中)應Suki(右)邀約,二話不說加入「壹屋兩餐」,為受影響的人提供平價飯盒。

為狹縫裏的人擔起一把傘

計劃想助的對象,也需符合一定條件:疫情期間失業或遭大幅減薪、從事教育、零售 、旅遊及美容等行業的人。疫情下百業蕭條,不少打工仔霎時陷入困境,必須節衣縮食,但一般人對領飯有感覺負面,Suki希望前來買飯的人也有尊嚴,故特地將飯盒設為可負擔的價格。她曾遇過1位教授幼兒戲劇的教師,因疫情下Playgroup全部取消,半年來近乎零收入,而其丈夫從事航空業,因航班停飛亦須停工。

「她的先生曾有猶豫,覺得並不需要資助。但太太覺得,他們真的有需要,而且15元1盒飯也非不能負擔。」不少NGO在疫情下也有派發物資,可是Suki將計劃定位與社福團體劃分開來,「送飯會令人心理關口無法接受,而這群人亦未至於要去領綜緩」。

他們想為一群在狹縫裏徘徊的人擔起一把傘,正如對那2位失業夫婦一樣。Suki說,當全民派1萬元還遙遙無期、津貼未能涵蓋某部分人時,「我們想幫助一些被政府遺忘了的人,令他們覺得,自己不是一個人去捱場仗」。

Suki說,當全民派1萬元還遙遙無期、津貼未能涵蓋某部分人時,「我們想幫助一些被政府遺忘了的人,令他們覺得,自己不是一個人去捱場仗」。

從餐廳、打工仔,甚或「吉舖」,每個本來單獨的點,慢慢在社區連成一條線。逆境下守望相助達至互贏,是他們這群人心中最理想的圖畫,Suki說:「社區要有人連結,有人的存在社區才有生活。」眾籌不足1個月,至今已獲得逾10萬元,「事實證明,香港人是可以幫返香港人。」Ren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