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香港10大特色公屋:蘇屋邨背山面海、廣源邨坐擁鐘樓

撰文:黃泳樺
出版:更新:

「背山面海、開揚景觀、名師設計」從來只是豪宅廣告的宣傳口號?全港173個公共屋邨毫無特色可言?公屋發展逾60年,是超過二百萬人的居所。沙田新市鎮以「花園城市」作意念,備受重視。第三代新市鎮天水圍,如工廠倒模的高樓,廣受批評。公共屋邨設計,還可以如何變化?以下盤點10條「有性格」的屋邨。

公屋皇牌-長沙灣蘇屋邨(1960-1963年入伙)

當年被譽為遠東規模最大的地區性住宅計劃,工程浩大,由五大建築師樓聯合興建。屋宇建設委員會(房委會前身)繼北角邨及西環邨後興建的第三個公共屋邨,混合多種不同類型設計,其中楓林樓、丁香樓和金松樓等更是香港首批Y型公屋。屋邨背山面海,大部分單位均可向南及享有海景,住戶有一定經濟能力,屬本港中產階級的搖籃,不少邨民的後裔到西歐、北美等海外地區開枝散葉。

英國皇室雅麗珊郡主(H.R.H. Princess Alexandra)曾到此栽種了一棵櫻桃樹,後稱公主樹。由於屋邨已老化,政府於2009年及2012年分兩期清拆蘇屋邨,只保留屋邨的入口牌匾、昔日用作售賣火水的白色三角屋和大型天花壁畫。

重建前的蘇屋邨(Wikimedia Commons:Wikipedia user -Wpcpey)

邨中有河-沙田美林邨:(1981年入伙)

美槐樓與其餘三座樓相隔一條城門河,以兩座天橋相連,形成邨中有河的畫面,邨內以橫貫式的行人通道連接社區設施和各樓宇,外圍則是道路系統。屋邨以自給自足為目標,當時算是前衛的公屋概念。

美林商場大堂為八角形設計,分上下兩層,天台則是梯級公園,設有金字塔天窗,再利用天窗引入天然光線,更有跨越城門的天橋直達美槐樓和體育館。美林邨第一期更獲香港建築師學會年會優異獎,美林室內運動場亦得到香港建築師學會銀牌獎。

河水乾涸的美林邨(黃永俊攝)

經典大噴水池-沙田瀝源邨(1975年入伙)

沙田第一條公共屋邨,全邨共七座舊長型樓宇,惟華豐樓和富裕樓並沒有升降機。最大特色為壽全樓的花形噴水池,如此大面積的屋邨是當時一大突破,可見當時政府的重視。

瀝源邨更有全港碩果僅存的第一代屋邨熟食中心,現只剩盛記麵家。往後冬菇亭參考自此熟食中心改良而成。邨內環保園種植了竹樹和赫蕉,作屏障以減少噪音和廢氣。

花形噴水池-沙田瀝源邨(黃永俊攝)

浪漫鐘樓-沙田廣源邨(1989年入伙)

典型依山而建的屋邨,中央有一座鐘樓,節日會掛上裝飾,是居民相約的地標。廣源商場為露天設計,沒有空調,採用自然光及通風,外牆以紅磚作主題,恰如古典小鎮,以階梯廣場、小庭園和行人通道連接不同高度的樓宇,故曾獲建築設計優異獎。

有個浪漫鐘樓的廣源邨(黃永俊攝)
擁有紅磚外牆的廣源商場(黃永俊攝)

回家過三關-沙田美田邨(2006年入伙)

同是典型的依山而建屋邨,位於山頂居民要搭三次升降機回家,他們形容回家之路要「過關斬將」。屋邨原為香粉寮,村民種植香木,並利用城門河水力磨成粉出產。這裏更是香港天體發源地,而香港裸體運動會會長是拉脫維亞人。政府曾批短期租約作活動場地,惟需要以圍牆圍起。

回家要「過三關」的美田邨(Wikimedia Commons:Wikipedia user -Wpcpey)

全港最細屋屋邨-大圍顯耀邨:(2005年入伙)

全邨只有顯耀樓,由於地方太小,居民要依靠旁邊顯徑邨的設施,購物也要到顯徑商場。一邨一樓的現象,只因顯耀樓建成時,因顯徑邨已納入租者置其屋計劃,故另立新邨-顯耀邨。

圓形天空-大坑勵德村(1975-1976年入伙)

落成之初,因環境優美,高層可看到維港景色,設有天台花園,成當時租金最高的廉租屋邨。勵潔樓和德全樓採用全港僅有的圓筒型設計,梯間以三角型設計,採用自然光,從樓內地下往上看,會看見一片「圓形天空」。2004年曾遭翻新外牆,以紅白為主色。

圓筒設計的勵德邨(黃永俊攝)
勵德邨的圓形天與地(黃永俊攝)

平望遊樂場-觀塘和樂邨(1962年入伙)

全港剩餘不多的七層大廈。屋邨前有個大公園,部分樓宇地下不是商鋪,而是有人居住,父母可以在家中的直望遊樂場,叫小朋友回家吃飯。屋邨強調設計以人為本,開揚為主,設有個大廣場,聚集不少居民,於60年代算是突破。

和樂邨(Wikipedia user -Wpcpey)

公私合作的公屋模式-北角模範村(1951年-1979年入伙)

當時由香港模範屋宇會興建(志願建屋團體之一,由政府撥地,匯豐銀行資助,提供予低收入居民)。屋邨由德國人設計,當時為配合未填海的維港,五座樓宇皆有一單位面向英皇道,可飽覽整個維港。

鄰近還有已拆的麗池花園,麗池有兩幢建築,主樓餐舞廳和職員宿舍。內有舞廳、泳池、小型哥爾夫球場、射擊場、飲冰室、滑屐場及溜冰場等,日間泳池,夜間係夜總會,曾選第一屆香港小姐場地。

位於鰂魚涌的模範邨,有全港獨一無二長T型樓宇。(梁鵬威攝)

有劇場有花園的新型公屋-沙田水泉澳邨(2015年入伙)

大型屋邨之一,共18幢樓座落馬鞍山及獅子山郊野公園之間,鉛水以外,這條新型屋邨還有什麼可留意?水泉澳邨以 「Homes on the Park」 為概念, 人工山坡上廣植原生樹木, 樓宇之間有不少綠色休憩空間,天橋之上還有植物。

房署指,邨內引入兩個主要的景觀廊(view corridors)及高低有序、依山而建的建築布局,善用地形風同時又能配合微氣候。邨內還有靜思花園、露天劇場、社區園圃和雨水花園等新設施,新設施能否配合居民生活所需?居所又有沒有置身於「Park」的感覺,留待數年後居民評價。

龐大的水泉澳邨,共18座。(黃永俊攝)
水泉澳邨的靜思花園(黃永俊攝)
水泉澳邨(黃永俊攝)

部分資料來源:爾東《漫遊港島離島屋邨》、《漫遊九龍屋邨》、《漫遊新界東屋邨》、《漫遊新界西屋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