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本地學校學生互換校園 是見證抑或拉近距離?

撰文:林綺琪
出版:更新:

漢基國際學校學生龍愛臨(Ailene),坐在本地學校南亞路德會沐恩中學(沐恩)的課室上物理課。老師滔滔不絕講解氣流和力的定義、原理,再配以日常生活的例子解釋,她聽得津津有味,而且對堂上的練習躍躍欲試。
這是一個交換校園實驗。漢基Year13學生殷翰洵(Victor)去年底帶同學走進沐恩上課、沐恩學生又走進漢基學習4天,並將過程拍成紀錄片《One Education Two Systems》。
這兩群同年齡、同在香港天空下讀書的年輕人,長久以來對對方有很多刻板印象,要消除誤解,最直接的莫過於親身去找答案。

漢基與沐恩去年底合作,互派學生進駐對方校園交換學習,體驗對方的教學方式。圖為漢基學生Ailene(右二)在沐恩上課的情況。

說到香港,Victor一臉靦腆,住在半山的他笑說自己只比較熟悉金鐘、中環、銅鑼灣一帶,再遠一點的,他都較少踏足。

「畢業前最後一個project,想返番嚟local。」他說。結果,兩間中學各自派了5名學生走進對方的校園上課,體驗交換學習,連同拍攝隊伍,兩間學校共40多人參與其中。

他在加拿大出生,3歲隨父母來港,由幼稚園、小學到中學均讀國際學校。小時候,他經常與鄰居同齡的男孩玩耍,對方讀本地學校,兩人有時會一起做功課,也會交換看;自那時起已引起他對本地學校、校園生活的好奇。

Victor認為,本地與國際學校之間,一直存在太多誤解,希望借影片打破刻板印象。(林綺琪攝)

事前互有刻板印象 

交換實驗未展開前,兩群在不同學制下的年輕人已見矛盾。Victor透露,當他初次在校內提出這個意念時,同學們已大叫反對,認為「嘥咗我哋時間」,「有人問,點解要part佢哋?要我哋教返佢哋嘢。」

Victor過往聽同學談起本地學校學生都是「死板、無創意、淨係識讀書」;而將要參與是次實驗的同學,也認為本地學校校規嚴謹,學生沒有國際視野去分析事件,有人更形容對方是「study robot(學習機器)」。

沐恩是大埔區Band 1 英中,在是次實驗前有同學誠惶誠恐。蕭同學未到漢基上課前擔心自己的英文不及漢基學生,與對方溝通不來。另一參與實驗的羅俊森也認為對方遙不可及。

「填鴨式」教學也有可取之處

結果一心以為「嘥時間」的漢基學生,在過程中有很深的體會。原來沐恩學生課餘時也可以玩得「好癲」,不太像「讀書機器」;漢基的學生也不如沐恩同學所想的輕鬆,壓力來自「隔離個同學都係你競爭對手」,小社會一早已在漢基校園形成。

沐恩學生陳浩廣(左一)認為,國際學校學生較着重研究過程;本地學校的學生只需跟着老師提供的指引、步驟去做,沒了尋找答案的心。(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漢基學生Ailene在沐恩經歷兩天課堂後,對本地學校課程竟然讚不絕口,更謂從前在課堂上不明白的理論,在這裏的物理課找到答案。「這裏的教學方法或者限制了創意和想法,只會教你跟步驟,沒有思考,但很幫助到我,因為我學得較好,個人覺得比較適合自己。」

她直言,在交換校園的那幾天感到很開心。沐恩當時正值換季階段,校方說明了一連串穿冬季校服的規定,她覺得有趣;就連在早會上,數名中一男生上台唱聖詩,她也認為國際學校正正缺乏這類建立學生歸屬感的活動。

沐恩的羅俊森本來以為跟漢基學生很有距離,但相處過後發現大家差別不大,「都係10幾歲嘅年輕人,傾偈都係最近《星戰》上畫,會約邊個去睇等話題。」

和香港的距離似近還遠

不僅是對學校的歸屬感,Victor說,國際學校學生也缺乏對香港的歸屬感,處境上很孤立。

「我哋係stuck in the middle ,你話我哋係外國人又唔係,係香港人又唔係,喺中間stuck住咗,唔belong to任何一個地方。」

部分同學的背景其實「很香港」,但大家對香港的無知,他坦言到了一個很誇張的地步:就如在紀錄片後製期間,大家等待片段輸出時,時值里約奧運,沐恩的同學邀大家一起觀看李慧詩的單車賽事,有漢基學生方知道,原來香港也有代表參加奧運。

Ailene認為,本地學校的教學方法或者限制了學生的創意和想法,但指示清晰,令她更易明白教學內容。(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兩家中學的學生在後製影片期間,偶爾會一起閒聊或看影片,當中發現到國際學校學生對香港的不了解。((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同學對香港不了解,Victor認為,學校的教育制度有一定影響。他解釋,現時校內課程甚少提及香港。在交換校園實驗期間,沐恩的通識課上教的是香港立法會情況、禽流感等;漢基也有類似的科目叫TOK(Theory of Knowledge),教的卻是古羅馬、希臘制度。對香港不認識,日後自然不會想留下來發展。

兩種學制   可互補長短

事實上,Victor亦已報讀美國的大學,預料明年便會離開香港。拍下這條紀錄片,向讀書多年的香港作為告別。他希望兩種學制下的學生能互相理解之餘,兩種制度亦能有所改善。

一直在交換過程中從旁協助的沐恩老師王俊文認為,要將兩種制度融合,有相當的難度,「成件事唔係你想抄就抄到。」撇除學生的家庭背景不說,學生也需要由小學到中學,一直就各方面提供訓練才有可能做到融合。但兩種制度,確實可以取長補短。

有本地學生羨慕國際學校的自由學習氣氛,喜歡鼓勵學生多說、多思考的模式;也有國際學校的學生對清晰的講解、明確的學習指示甚為欣賞。制度合適與否,或許很視乎個人需要。

漢基的學生亦承認,由於他們可在校園內自由使用自己的手提電腦,所以大家在課餘時間都會專注於自己的電腦上,較少交流。(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交換過程中,兩校學生都派出拍攝隊伍。最後紀錄片《One Education Two Systems》中採用的鏡頭,八成由沐恩學生拍攝。 擔當導演的Victor說,因為對方拍攝的鏡頭較細膩,可以感受到他們對事件的熱情。

這個紀錄片曾在漢基放映,現時製作團隊正與大專院校及各大院線洽談,希望公開播放。教育局則已落實會採用此紀錄片,計劃在推廣本地與國際學校合作時放映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