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仔又一轉角唐樓疑遭收購 學者:恐步同德後塵

撰文:黃妍萍
出版:更新:

灣仔古蹟林立,在現代化的大廈中,不時穿插着古樸的戰前唐樓,然而位於灣仔史釗域道6號、被建議為三級歷史建築的唐樓,早前被貼上清場執達令,申請人為恒基及資深投資者,唐樓有機會被全幢清拆。在講求發展的今天,灣仔會否有天真的只剩石屎和玻璃大廈?

在發展為上的今天,轉角唐樓已愈來愈少。(李浩然提供)

位於灣仔史釗域道6號、被建議為三級歷史建築的唐樓在約1929年建成,是全港僅餘的12幢轉角唐樓之一。近日有市民發現唐樓地下貼着法庭執達令及發展商的律師信,在全幢大廈清場,要求佔用人離去。從前樓上有不同店舖,如禪修中心、髮型屋等,樓下則有茶餐廳,但現在已全數結業,重門深鎖。

保育團體:收回全幢很可能是清拆

翻查資料,要求清場的兩間公司持有人分別為恒基兆業地產有限公司及資深投資者楊渭生。民間組織「全民保育行動」成員原人指,收回全幢而不是一個單位,業主很大可能是打算清拆。港大建築文物保護課程主任李浩然亦說:「這些唐樓一旦被私人發展商收購,命運就像同德大押,很大機會被清拆。」他指灣仔、中上環一帶物業價值高,清拆唐樓後或可建30、40層高的建築,市值可達幾千萬元。

白沙道的唐樓因地契列明高度限制,獲得保留。(李浩然提供)

史釗域道6號唐樓是單腳唐樓,較為少見,現時整幢外觀完整,陽台、大木門等都保存完好。李浩然對唐樓有機會被清拆感可惜。他指新加坡有法例限制不可清拆古蹟,另一保留古蹟的方法是,限制古蹟所在土地重建後的高度,發展商或因不化算而放棄清拆。「銅鑼灣利園一幢唐樓便是這樣,因地契限定發展高度,最終古蹟獲得保留。」

然而他亦指出,另一發展商希慎在今年9月就城規會設高度限制上訴。終院裁定得直,日後城規會在發展商取得物業後設高度限制,須考慮《基本法》保障私有產權的條文,若是「明顯地沒有合理根據」則不能設限。

蘭芳道的轉角唐樓亦因高度限制獲保留,令該區仍能保持舊有風貌。(李浩然提供)
史釗域道6號唐樓樓下貼上發展商的律師信,要求佔用人離開。(袁智仁提供)

學者:若限制發展高度發展商或放棄清拆

李浩然又指現時常是大清拆、大發展,「要大發展就要大投資,大投資就建些高價豪宅、貴價商場,對社區是毀滅性的變化——周邊租金暴升,小店被逼遷走,社區網絡、經濟都被毀滅。」他又指發展不是不好,只是現在常是巨變、突變,若能逐漸變化,便有時間融入社區。

灣仔是港島保存最多唐樓的地區,包括藍屋、和昌大押、皇后大道東186至190號,然而去年三級歷史建築同德大押遭業主清拆,現在史釗域道6號又面臨清拆危機,令灣仔的歷史拼圖又缺一塊。

執達令出現後,全幢唐樓已被鎖上。(袁智仁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