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小販】鐵馬陣逼上水彩園小販 夜市食客快閃式光顧

撰文:黃泳樺
出版:更新:

夜市是一種態度,擺檔的小販和幫襯的市民都是。桂林夜市、牛下夜市一直受歡迎,上水彩園也是三大「無名夜市」之一。因著領展和政府部門逐年逐年進擊,上水彩園小販由天橋上移至橋底,橋底移至馬路邊,馬路邊再加園圃種植場,今年夜市雖然成功爭取有得擺,沒有食環掃場,卻預先在馬路上架起鐵馬陣,檔位緊貼檔位也只擠得下13檔,顧客通道逼到只剩一個身位,光顧食客要快閃式埋單,甚至要不顧安危站在馬路上幫襯。

(吳鍾坤攝)

上水彩園天橋一帶,本是著名的「無名夜市」。多年來,這裏為夜歸上班族提供一餐溫飽、街坊幾代也可品嚐到香港街頭小吃。數年前,商場連同外面的天橋交由領展管理,領展便在天橋加上鐵柱,阻礙小販擺賣。小販只好轉到橋底繼續開檔,但食環頻繁執法,再逼使他們改到另一條行人路經營。房署又於行人路放置大量鐵馬,增設花圃,使通道變得非常狹窄,小販開檔後,行人路只能讓一個人經過。

年廿九同樣出現擠逼情況。上水彩園小販本來預料今年會有食環在場,新春沒得開檔。但是經過年廿九一夜心驚膽顫,食環署人員並沒有出現,13個檔位在彩園邨對出的馬路逼著做了一晚生意。現場所見,可以行走的通道只有一個身位,每個光顧的食客也要極速付費,停留多一秒也會阻塞整條路,有些人索性在馬路上購買,車就在身邊擦過。每個檔位也緊貼隔壁檔,有些攤檔生了火,食客或隔壁檔稍有推動,也有危險,非常牙煙。初一以後,如沒有食環出現,小販們也會繼續逼著擺檔。

小販生涯:由花樣年華到花甲之年

花姐不論炎夏寒冬,都獨力推着小販車走30分鐘到擺賣點。(陳焯煇攝)
我又不是偷、不是搶,只是靠隻手『搵食』。
小販花姐
花姐的小販車沒有價錢牌,她說因全部都是「熟客仔」。(陳焯煇攝)

彩園很多經典小販檔,香蕉班戟、合桃露,和花姐。她18歲來港做製衣女工,22歲當小販,由花樣年華走到花甲之年,見盡小販行業的興衰。花姐初來港時,家樓下盡是形形色色的熟食小販:牛雜、碗仔翅、煎釀三寶、車仔麵,她說瞬間便迷上這道香港地道的風景,常常去買小食吃。

當了30餘年小販的花姐慨嘆,她曾遇過最大規模的驅趕行動,有5、6隊職員,8輛車,比捉賊更誇張。而他們,不過是一群自力更生的小販。「我又不是偷、不是搶,只是靠隻手『搵食』。」花姐道盡一眾小販的心聲。

入夜,僅得9℃,熟客未到,花姐把握時間晚餐。(陳焯煇攝)

歲月無聲,花妹變成花姐。她本來一直在行人天橋上擺檔,那處人流多,高峰時,有近40檔小販。數年前,領展常向食環投訴,驅趕小販。「走鬼」頻密、豆腐花易碎,花姐只好忍痛放棄,改賣腸粉。

     試過連續三日充公三架車!
小販花姐

「以前拉了車,比$200就可贖回車仔。」

「現在一定充公,試過連續三日充公三架車!」花姐憶述,每部小販車$3000,會多做一架作後備,只是沒想過食環連續「掃蕩」,短短三天損失近萬元。花姐一直想重出江湖賣豆腐花,但生存空間愈來愈逼,擺檔地點由天橋逼遷到橋底、再到馬路邊,小販由40檔跌至10檔。談及退休,花姐坦言不捨熟客,更重要是:「其實大家都年紀大,但有手有腳,不想拿綜援,會繼續做下去。」

(吳鍾坤攝)

夜市地點:上水彩園邨對出馬路

時間:9點-10點

13檔美食如下:

1。蒜爆王 炒鴨腎
2。炒麵炒豬軟骨
3。鹽焗雞翼雞腎
4。滷水雞翼 雞腎 雞腳
5。 油渣麵 狗仔粉
6。 碗仔翅 生菜魚肉
7。 串燒
8。 腸粉
9。 核桃 杏仁奶露
10。竹庶茅根 渣泎 紫米露 腐竹糖水
11。糯米飯
11。 涼茶
12。香蕉班戟 香腸班戟
13。魚蛋腸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