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莊文物搶救兵團 龍舟教練、會計、消防員:救到幾多得幾多

撰文:韓潔瑤 林綺琪
出版:更新:

馬料水碼頭,只有假日人如潮湧;上星期三清晨8點左右,卻罕有地聚集了幾十人,胡梓康(康哥)逐一請他們寫下名字記人數,順便聊兩句,原來有大學生、會計、退休人士、藝術家等等,「有些要下午才請到假中途加入,總計差不多50人,好理想了。」康哥笑逐顏開。
他不是導遊,參加者也不是去嘆海上鮮,而是在一週內迅速響應荔枝莊「文物搶救行動」;「我們要將發展商視為的垃圾、實際是生活文化珍貴的遺產,救離原址移送聯和墟舊市場,希望他日能繼續展覽!」有份召集行動的康哥說。

短短一週內,康哥和李昌隆召集了近50義工,帶齊紙箱、竹鑼、手推車,出發荔枝莊搶救文物。(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何事十萬火急?話說荔枝莊英籍村民Mushy(Paul Timothy Cuthbert)2004年向原居民租下兩間相連的殘舊老屋,花了5年親手復修妥當;2015年初又將一屋設為「荔枝莊民俗文物館」;可在今年4月,嚇然發現業主已將兩屋地轉售地產商,並被要求搬走(見「相關文章」)。

本月中,居港24年的Mushy必須起程返英照顧母親,兩周前邀請23年老友記康哥來燒烤話別。「據了解,新業主將Mushy兩間屋地加相連一幅屋地改兩間新屋,圖則都有了;老屋和文物館肯定無喇!」康哥嘆氣。。

不用幾天,他帶聯和墟街坊、「健康行動」總幹事李昌隆去荔枝莊「視察」,明白老屋搬不走,唯有「搶救文物」,當晚立即在Facebook急召人手,趕及在Mushy上機前兩日行動。

康哥(右)跟Mushy(左)一樣走遍鄉郊山野,見盡荒村頹垣,珍視先住民及鄉村文化。Mushy離港前,將文物全交給康哥管理。(韓潔瑤攝)

搬運 費時費力

53歲的康哥是龍舟教練,經常帶隊員上山下海執垃圾,無論多大型的也想到辦法搬到食環署垃圾收集點,當作體能鍛煉,所以對「搬運」尤有經驗。

這日搶救兵團全是義工,來自不同階層、行業,想不到逾六成是斯斯文文的女士。「最花氣力是將文物搬落船、再上岸,一定要紮穩馬步。」龍舟隊來了10人,加上3位消防員,組成力士隊。「原來幾位消防員是『偷雞』來的。本來休假做義工都得申請,但行動太急來不及了,所以他們好似做賊一樣,不停回避鏡頭。」康哥笑言,大家素未謀面卻非常熱心。

行動耗時耗力,義工都自備了糧草;健康行動僅能贊助船費,李昌隆托來一箱蕉給大家打氣。沒錢包船,康哥就事先聯絡船公司翠華船務,爭取到停泊荔枝莊20分鐘。

李昌隆深深體會Mushy的心血,行動當日提康哥先別心急,讓義工們慢慢欣賞荔枝莊民俗文物館,拍照夠了,才動手執拾。(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義工先將零散小件及易碎的杯碗等包好、入箱。如此仔細工序,由斯文的女士們負責。(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搶時間 巧花心思

街渡由馬料水經深涌、荔枝莊、塔門等至黃石碼頭循環航行,一日才兩班。「文物包裝、入箱容易控制,尾段搬落船最棘手,因為是街渡,不能太妨礙其他乘客。」康哥怕20分鐘不夠用,當3點45分往塔門的街渡來到荔枝莊,他即刻跳上船懇求船長停留5分鐘,將裝進紙箱而較輕的先運上船,並安排一隊義工跟船。「為了省時,我們將文物運上船頭;開船後義工才將紙箱慢慢褪入船倉。」

同一艘船6時折返荔枝莊,往馬料水。這次大夥神速將體積大或沉甸甸的文物搬落船,「估不到6分鐘搞掂晒!」康哥慶幸全程沒太阻人。到了馬料水,另一個做白米批發的義工已經揸了16噸貨車來接應,「所有文物放入車內,剛剛好。」

搬運過程比預期中順利,康哥很開心,「報名義工有60人,最後出現48人,已經很好。絕大多數人未到過Mushy的文物館,人人都說救到幾多得幾多。」

文物上落船,力士眼神一交流,同時推送、接住,各不相識卻極速建立了默契;要不,文物分分鐘跌落海。(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生活文化遺產 香港人常當草 

老屋救不了,康哥以「慘」字形容,畢竟是老友Mushy最花心血的。他為香港人覺得汗顏,「舊物你當係草,人家鬼佬認為全是先住民的生活遺產,零零碎碎執埋執埋當係寶,不完整在Mushy眼中從不是問題:爛屋,他扶起;牆斜了,他想辦法拉住撐住;真是偷樑換柱呀,哪條有問題就換那一條。他實驗了,老屋一樣住得人啊!」憨直的康哥中氣十足,續嘆香港古蹟保育「好醜怪」,「政府保育舊建築是推倒的,好像三棟屋,只是建了水泥屋加瓦頂,青磚是用手畫出來的。」

他指,古蹟專家們一向只認為年代久遠如宋、明朝的東西才值得保留。十多年前他揸夾斗車去吉慶圍清理拆出來的垃圾,「門框、石龍全都不要,我嬲到揸車調頭走。當年不曉得先搶救搬去其他地方,今天不會重蹈覆轍了。」

晚上7點馬料水碼頭仍然熱鬧,搶救兵團使盡餘力,將船上卸下的文物移上大貨車。(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搶救回來的文物,現放在李昌隆正租用的聯和市場;由於預料今週會下雨,他於是又要將大部分文物再移一次,搬入室內。(林綺琪攝)
這個米行用米桶原本破爛了,Mushy修補、打磨上油再改裝成椅子;李昌隆接收後,準備找師傅復修還原,向市民展示它原來的用途。(韓潔瑤攝)

文物再展:融合聯和墟老街坊生活經驗

整個搶救行動,搬移文物只是第一步。數百件文物小如竹筷、木筷、木秤,大如犁耙、石磨、石米舂,現都存放在李昌隆租用的粉嶺三級歷史建築聯和市場內。李昌隆會先分類、點算,再檢視哪些需要復修。他認為每件文物都有故事,希望一一展示人前,預計第一個展覽最快於農曆新年期間就能在舊市場內舉行。

一直推廣環保回收和社區互助計劃的李昌隆,設計中的文物展覽是「動態的」:傳統展覽眼看手勿動,他會鼓勵市民將文物「攞上手」感受一下;另外,由於當中有不少農具,他也打算邀請聯和墟老街坊來講解、甚至示範怎樣使用,再拍成短片在展覽上播放。他認為,這樣可讓年輕一代了解「前人的路是怎樣走過來」;而新界先住民也是務農的,就在新界東北巨變之前,正好讓市民了解這個地方有着相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