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貢露天茶座全消失? 阻街新例一刀切 居民、店主嘆沒考量現實

撰文:柯詠敏
出版:更新:

「點解呢度係阻街黑點?除咗店主,好多街坊都有疑問。」西貢居民何潔儀說。店舖阻街定額罰款條例自今年9月24日起生效,全港共108個地方被列為阻街黑點,包括西貢市中心及海傍一帶。惟西貢不少餐廳以露天茶座作為賣點,早已成為街坊吹水聚腳的地方,居民擔心條例生效後會抹殺西貢的特色,「食環只是執法,根本不會從生活、文化角度去判斷。」政府手持的尺,究竟是為誰製定?根據什麼而定?
攝影:李澤彤

露天茶座是西貢的特點,居民習慣坐在戶外抽煙吹水。

訪問當日正值假日,西貢海傍熱鬧得猶如旺角。沿着福民路向前走,再鑽進敬民街,街道明顯比海傍附近的道路狹窄,人流亦較少。即使部分店舖在街邊擺放一至兩張餐桌,人流尚算暢通。

何潔儀(Carol)在西貢住了6年,她說這天算是西貢最熱鬧的一天——民政事務處及區議會在西貢市中心舉辦藝墟,又於海濱公園、美源街等多個位置設置攤位。「假日的情況就是現在所見這樣。」Carol指着敬民街一排小店續說:「平日西貢真的很靜,店舖都是靠假日做生意。他們擺了數張餐桌出來,是否真的令人無路可行呢?」

先推新例後辦座談 店主:區議會沒接洽

除了敬民街,西貢親民街、萬宜遊樂場及海傍一帶均列入為阻街黑點。以往政府多以《簡易程序治罪條例》(第228章)4A條提出檢控,判處平均約595元的罰款。新例實施後,食環署職員則可直接向違規店舖發出1,500元的定額罰款通知書。

縱觀位處黑點的店舖,幾乎全都設有露天座位,新例無疑影響商戶的生計。但Carol發現,很多店主對法例一知半解,而區議會竟在法例生效後才舉行座談會。「有老闆向我遞上一張新例的宣傳單張,問:『點解會咁㗎?』他們要開檔,有些更唔識字,區議會在諮詢期究竟做咗啲咩?」Carol於座談會後,向位於黑點的33間店舖派發問卷,結果發現全部對法例毫不知情,並且沒有區議會代表跟他們接洽。新例諮詢期為4個月,諮詢文件清楚列明區議會需要協助地區宣傳及教育工作,向商戶傳達訊息。Carol語帶無奈說:「我在座談會上問區議會的諮詢工作,但吳仕福(西貢區議會主席)話我搞事。」

西貢區議會主席吳仕福稱:「店舖阻街條例是全港性的法例,政府已作出全港性的諮詢。至於同事有否到店舖與商戶溝通,我並不清楚。」

西貢居民Carol斥責西貢區議會在諮詢期間沒有與店主聯絡。

Carol早前於Facebook群組提出對條例的質疑,立刻有其他西貢居民反駁指,露天茶座令街道烏煙瘴氣。她承認商店的確有需要改善的地方,但每個地區甚至每條街道的情況不同,法例卻一刀切對待所有店舖,做法並不妥當。

劉建光在西貢經營燒臘餐廳已有40多年,兩年前由宜春街遷往灣景街,店舖約有200多呎。訪問當日,餐廳門口擺放了三張小方桌。他多次強調,因為假日才「偷雞」放出來。從店門放眼望去,灣景街對出足足有30多呎闊。劉建光嘆道:「以前舖頭出面條路窄,我當然唔會擺出去,但現在只是放三張枱,你一眼睇晒,阻到啲乜?」

訪問當日Carol 正在敬民街外擺街站,向居民講解西貢將來的規劃。

申請露天座位牌照未果

劉建光表示法例生效後,雖然食環署職員只是口頭警告,但他平日也不敢將桌椅擺出來。縱觀灣景街、萬宜遊樂場外一帶,幾乎所有餐廳都設有露天座位,他指部分餐廳申請了露天座位牌照。兩年前他曾向食環申請,但過程繁複,至今牌照仍未成功審批。他揚一揚手說:「我已經放棄啦,唔想再搞。我只想申請多三呎位置,佢又要我廁所加多一格。餐廳店面已經細,仲點樣加?」

立法會早於2001年,曾建議食環署「一站式」處理發牌申請。西貢區議會亦於2003年在海傍街推出試驗計劃,邀請三間海鮮酒家設露天座位。惟自議案提出後,相關部門一年內僅批出三個牌照給西貢區商戶。2014年有11宗申請,竟然沒有一宗成功獲批,而當局至今只發出35個牌照,令人懷疑申請門檻是否過高。

食環:標準為53日 業界:實隊約250日

便營商諮詢委員會曾於2013年檢討露天座位的發牌程序,食環署稱標準的發牌時間為53個工作天,但業界反映實際需要約250個工作天或以上。有些甚至在食肆開業後超過兩年才獲批。除了時間過長,申請還要經過九個政府部門審批,之後再交由該區的民政事務處進行公眾諮詢。

劉建光坦言,阻街條例僅令生意減少一至兩成,但露天座位可方便客人吸煙,攜帶寵物進餐,以及便利輪椅人士。「有婆婆坐着輪椅問『可否開張枱喺出面?』我說現在開枱會犯法,她竟說:『有咩事我負責啦。』」婆婆的好意令劉建光啼笑皆非,同時亦十分無奈。劉建光認為街道狹窄,打擊店舖阻街是無可厚非,但現時灣景街、萬宜遊樂場外一帶的街道十分寬闊,為何政府不能彈性處理?

燒臘餐廳店主劉先生曾向食環申請三呎闊的露天茶座位置,但苦候兩年仍沒有結果。

中西區被檢控數字冠絕全港 卻沒一處黑點

整天在西貢市中心遊走,到處都是設有露天茶座的餐廳。Carol坦言:「西貢沒有商場,街坊帶着狗仔坐在餐廳出面傾偈、食嘢,已經成為生活習慣。我想在市區居住的人,也是因為這裏的生活模式,假日才入來吧。」然而,西貢的特色竟成為政府眼中的問題,Carol質疑相關部門擬定黑點時並沒有考慮地區特色。

現時全港有16個地區,共54個地點被列為阻街黑點。民政事務處按地點的衞生情況、居住環境、對居民影響等因素,向區議會作出諮詢後才擬定阻街黑點。然而,翻查立法會文件發現,西貢於2015年有關店舖阻街的檢控數目為166宗,是全港第二少檢控數字的地區。最多是元朗,有2,878宗;最少則是離島,共有30宗。

可是,中西區的檢控數字有780宗,但並無一個地點列入「阻街黑點」。究竟相關部門基於什麼條件決定黑點的地區?民政事務處回覆指,處方聯同區議會及警方按區情評估店舖阻街的嚴重程度,再加強巡查和執法。

「酌情容許範圍」準則含糊

談及政府將西貢市中心定為黑點時,Carol愈說愈氣憤,「好多街坊都不明白為何這裏是黑點。我知道有些地方因為保留地方特色而酌情處理,為何西貢不可以呢?」店舖阻街法例中,全港僅得三個地點的店舖屬「酌情容許範圍」,當中包括旺角花墟、屯門新墟、黃大仙牛池灣村。根據民政事務處的文件指,若店舖擴展營業範圍至店外,可增加地區特色,又不會對行人及道路使用者構成危險,可將地點列為酌情容許範圍,即店舖可延伸舖前兩呎半至五呎不等。西貢區(運亨)區議員范國威曾去信民政事務處,望將西貢市中心設為「酌情容許範圍」;可是Carol從文件夾內抽出一封由西貢民政事務署發出的信,內容僅以「西貢海傍及西貢市中心不屬『酌情容許範圍』的情況」為由作罷,再無任何解釋。

露天茶座遍佈西貢街頭,部分佔有偌大空間。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嗎?請購買今期《香港01》周報,或點擊此處:成為我們的訂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