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育本地物種 還原林村河生物多樣性

撰文:溫釗榆
出版:更新:

水流向哪處,人就往哪裏走。總長10公里的林村河水源充沛,兩岸土地肥沃,自宋朝開始已有氏族在此定居,後分別於清朝和二戰時期有多次移民潮,林村的人口因此大幅增加,至今已過萬,村落有26條之多。闊大的河流流域保存了不少本土物種,以蜻蜓、魚類和本土瘰螈尤其著名。受郊野公園保護的上游河道,河水清澈見底,被漁農自然護理署列為「具重要生態價值河溪」。
攝影:吳鍾坤、部分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林村河上游在90年代出現數次氾洪,經整治後情況已大為改善。
廣闊的林村河養育了數萬人口。

防洪 同時保存生物多樣性 
與部分河流一樣,林村河也存在河水氾濫的問題,1999年起,上游區域一帶曾出現數次泛洪,洪水影響了附近一帶的村落及沖塌了過河的橋樑。渠務署由2007年至2012年展開「林村河上游河道改善工程」,通過拉直、加闊及挖深現有河道,以提升河道的排洪能力。有別於一般的河流,施行了工程的林村河上游,只有甚少被人工化的痕跡,河水仍舊清澈,小魚伴著沙石自由游動。渠務署排水工程部工程師鄭敏煒表示,「以往的工程,就是修成一條混凝土長渠,從而加速去水,但對河道生態不利。防洪的同時保育林村河的生態價值,是我們的目的。」 工程從生態考慮出發,由保育天然水文、魚類棲息空間方向入手,減少人工化工程對原生生物多樣性的影響。

林村河中不難發現香港瘰螈的身影。

尋找本地瘰螈的蹤跡 
被《國際自然及自然資源保育聯盟》列為「近危」的兩棲動物「瘰螈」,是林村河的常見居民。據漁戶署介紹指,香港瘰螈是唯一屬於本地種的有尾兩棲動物,喜愛居住於清澈及有大石的山澗,以捕食蚯蚓、蝦及昆蟲幼蟲等小動物為生。不過,由於環境污染和生境退化,香港瘰螈近年的數目正不斷減少。「香港瘰螈是工程中其中一種重點保護的生物,我們在施工前進行撈捕、點算和在工程範圍外放生,施工期間盡量減少製造污染。完工後的生態監察,發現撈捕的數量甚至比施工期還多,相信施工後的生態條件仍然適合香港瘰螈在此生活。」

瘰螈在清澈的山溪棲息,是香港唯一的本地種有尾兩棲動物。

天然河床、石籠河岸 還原原生景象 
「為了保存河床生物多樣性,我們先為河段做環境評估,點算生物的種類和數量;施工前把河中具有保育價值的生物撈捕到工程範圍外的上游範圍放生;施工過程盡量減少污染,以免影響水質。」完成清點後,工程人員把原生的河床挖起,待挖深河道後便再鋪回河中。「挖深了的河床,會用原有的卵石和泥土重新填上。泥土是河流生態的基地,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還原河床的水文和原生的生態系統,維持河流本身的自淨能力。」

林村河有各種各樣的動物居民,當中包括側條光唇魚。
卵石取自河流,用於河流。
綠蔭的樹葉從石縫中長出。

挖寬的河岸鋪上石籠,藤蔓從石縫中伸出,長出了綠葉。蝴蝶候鳥在卵石上停留,享受都市中難得的一片寧靜。「石籠間有大大小小的種植盆,有助植物生長。裏面的石頭部分也是由河岸的大石塊打鑿而成,以另一種型態共存於河岸中。過往鞏固河岸會用上混凝土,而石籠是較少碳排放量、較天然的做法。」

漁梯是魚類的逆流而上的跑道 
林村河上游比較明顯的人工化痕跡,要數「Z」字型的漁梯。「部分河流段落斜度比較大,魚類往往難以往返上游流域。為了保持河流的生物連貫性,我們在上游河段建了漁梯,連結上下游的魚類。」「Z」字型的漁梯,可以減緩水流,漁梯彎型的轉角,就像是歇腳亭,魚類游倦了,可以在此休息片刻才再開跑。

林村河闊大的天然流域保存了健全的魚類食物網,多種原生魚類例如側條光唇魚,在此棲息和繁殖。牠們的身影,現在仍不難看見。「我們在完工後監察魚類的數目,工程完成後2年已回復原來的數目。」渠務署和環保顧問在完工後的4年仍然繼續環境監察,定期清點魚類的數目和種類,留意河流中的生態變化。

工程在2012年完工,後續的4年仍然是環境監察期。
「Z」字型的漁梯是連接上下游域魚類的橋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