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茗拒翅】《大白鯊》作者也致力護鯊 彌補作品令鯊魚蒙上惡名

撰文:吳韻菁
出版:更新:

近年香港拒翅護鯊的聲音漸成氣候,春節期間不少團體都呼籲市民在吃團年飯和春茗時主動拒翅,雖然香港仍是全球售賣魚翅最多的地區之一,但這新興的拒翅文化卻令這裏漸漸變成「護鯊之都」。要數最經典的鯊魚電影,1975年的《大白鯊》肯定是當中的佼佼者,直令不少人因而害怕鯊魚。原來原著小說作者彼得本奇利(Peter Benchley)曾為此感到後悔,及後更投身護鯊運動,畢生希望為鯊魚洗脫惡名。

《大白鯊》小說作者Peter Benchley,成立基金護鯊。(peterbenchleyoceanawards.org)
《大白鯊》的故事令人對鯊魚產生負面感覺,尤其是大白鯊。(電影海報)

原著作者成立基金護鯊

1975年美國電影《大白鯊》(Jaws)由史蒂芬史匹柏執導,劇本根據彼得本奇利(Peter Benchley)的同名小說改編。故事講述在艾米蒂島的度假小鎮近海,出現一條恐佈食人大白鯊,多名遊客命喪其口,當地警長在一名海洋生物學家和職業鯊魚捕手,決心獵殺鯊魚,但鯊魚似懂得追蹤目標咬噬,震憾全球觀眾。當年《大白鯊》上映首周就有700萬美元票房,上映78天就打破《教父》創下的北美電影票房最高紀錄。

不過自電影上演後,公眾對《大白鯊》戲中的鯊魚形象揮之不去,全球各地不少人都因此懼怕鯊魚。《大白鯊》小說作者Peter Benchley被這股愛看電影但對鯊魚誤解的浪潮嚇怕,決定投身鯊魚保育運動。他於2000年接受英國《電信報》訪問時指:「我不知道小說和電影會帶來這樣的效果。我寫《大白鯊》小說時並不知道根本沒有『野鯊』嗜吃人肉。沒人明白牠們面對人類的摧毀是多麼的脆弱。」及後更成立基金,設立「Peter Benchley Ocean Awards」獎項,希望後世更繼續努力護鯊。

2016年上映的《奪命狂鯊》,仍然將鯊魚塑造得十分恐佈。(吳韻菁攝)

電影仍利用鯊魚營造恐怖感

研究有關鯊魚與人類的關係的澳洲學者Christopher Neff指,鯊魚於60年代被塑造成「殺手」,原因是1962出版的一本書,指有鯊魚襲撃一名外科醫生,但其後書籍被揭露內容多處有誤,但卻令鯊魚蒙上了嗜人血的惡魔形象。

雖然《大白鯊》一片已推出逾30年,而且小說作者、各NGO、以至曾被鯊魚咬傷的人,都努力為鯊魚平反,甚至投身護鯊運動,但近年仍有不少電影如《奪命狂鯊》、《深海逃生》等以鯊魚作題材,並將鯊魚塑造成非常可怖的海洋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