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障糖尿病人挑戰「香港製造」地壺球:唔使日日對住四面牆

撰文:呂諾君
出版:更新:

「發球線有幾遠,如果真係睇唔到嘅可能唔知喎。」陳宗耀跟坐在輪椅上的林耀國正在討論,如要讓視障人士參與地壺球,設計上有甚麼可以改良的地方。
陳宗耀本來與很多都市人一樣,工作至上也愛夜生活,但約十多年前起他受糖尿病影響,視力急劇轉差,現時只有左眼剩餘三成視力,而他的生活亦在此期間經歷了180度轉變。
這天他來到試玩由冰壺改良、「Made in Hong Kong」的地壺球,不消一會便掌握竅門,在最後關頭擊敗地壺球「老手」林耀國。他們認為,地壺球不受體能限制,希望能以此推廣共融,讓視障人士以至不同傷殘人士,都有體驗運動樂趣的機會。

陳宗耀指,醫生建議他要多做運動,於是他開始玩保齡球 、飛鏢、空手道等,這天亦試玩地壺球。(呂諾君攝)

現年40多歲的陳宗耀憶述,自己在2008年確診患有糖尿病,有天突然發現視線十分模糊,到急症室和向專科醫生求醫,才知道眼睛受糖尿病影響,出現微絲血管爆裂和視網膜出血。陳宗耀曾多次接受激光手術,奈何視力未見明顯好轉,現時右眼幾乎不能視物,左眼亦只勉強有兩、三成視力。「兩隻眼唔balance,平時出街行樓梯嗰啲都會好易拗柴。」

地壺球講求策略,兩隊使用不同顏色的壺,最後最接近營壘中心點的一隊為之獲勝。(呂諾君攝)

過往下班有夜生活 如今遇漆黑環境變夜盲

陳宗耀過往任職電腦維修員,他指,因工作關係常常食無定時,又與很多都市人一樣,不時會到酒吧飲酒有「夜生活」;現在剛好相反,因眼睛不適應黑暗環境,他多在日間「出沒」,「做得激光多,對眼嘅感光細胞差唔多死晒,出街去暗少少嘅地方都睇唔到......由光嘅地方入港鐵站,都要企喺度等隻眼適應。」但真正令他改變生活習慣的,是因為患上腎病,「喺2013年時我係需要洗腎,到15年接受換腎,不過當時醫生話以我咁高血糖,新嘅腎都最多只可以用幾年。」陳宗耀指,醫生建議他要多做運動,於是他開始玩保齡球 、飛鏢、空手道等, 「最大變化係喺身體度,未做運動前平均血糖值8至9度,𠵱家平均去返5點幾度。」

地壺球新手陳宗耀和「老手」林耀國除了切磋球技,也有討論就視障人士而言,地壺球的場地設計有何可改善之處。(呂諾君攝)

視障人士期望平等參與運動

這天他第一次來到接觸地壺球,他認為,對視障人士而言最大困難是判斷不到距離,將壺推出時準繩度和策略性也受影響,但其體力需求不大,行動不便者又可使用輔助工具,認為是個新鮮的體驗,也可讓視障人士能有更多的運動選擇,「等大家唔使日日坐喺屋對住四面牆、覺得自己好似好廢咁。」他指,現時很多大型的運動項目如渡海泳等,都沒有相關配合讓視障或其他殘疾人士參與,但其實不少視障人士的體力都不輸健全人士,應該有更多機會平等地做運動,「係差對眼啫。」

網絡「惡搞冰壺」成本港地壼球成立契機

香港傷健人仕地壺球協會會長兼地壺球始創人李石樁表示,地壺球其實是由冬奧項目冰壺演變而來,因2014年時見到不少香港人在家中用掃帚等「惡搞冰壺」成為熱話,他便決心將冰壺帶來香港。李石樁指,當時曾遠道飛往蘇格蘭考察、取經,但香港沒有冰天雪地,要使用商業冰場也難,所以便為香港度身打造了一套「地壺球」運動,場地上改為9.7米長、每隊有三個人,而現時地壺球已成功推展至11個國家和地區。「我哋想做嘅唔係入𠵱兩個協會(奧運會和殘奧會);我哋就喺兩者中間,係一個共融,無論任何人都可以玩到。」

香港傷健人仕地壺球協會副會長林耀國則指,今年7月成立了專為傷健人士而設的協會,並落戶在紅磡的一個商場內,讓傷健人士方便前往;他又提到,除了輔助球桿外,也有斜板可為發球提供更多輔助,「希望唔同程度嘅人都可以參與,體會到共融嘅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