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式講實際 專做6款髮型 愛群理髮店主:我唔係「剪」頭髮㗎

撰文:黃泳樺
出版:更新:

「只要拿起剃刀,再莽撞的人,也會冷靜下來。就像拿起手術刀一樣,手要定,心專注,分毫不差。」26歲的Mark這樣說。兩年前他頂手父親的愛群理髮店,堅持要繼承沒什麼人聽過的--「廣東式理髮」手藝,「當我想接手做理髮時,朋友都大潑冷水說『香港要炒樓先得㗎!』」
外間對愛群的描述,多是塗上浪漫字眼:傳統手藝、消失中的老店、隱世、懷舊。剝開糖衣,Mark說出來卻是一個又一個受盡歧視、齷齪、被詆毀和忍耐的故事,沾不上半點風光,「旁人行過都要拋下句『唏,呢啲街邊檔』,有時還要加些助語詞『爛X街邊檔』。」而且受盡惡意的投訴。「為什麼我想保留一個傳統手藝都那麼難?」「為什麼香港人會咁睇自己嘅本土文化?」Mark不忿反問。
攝影:吳鍾坤

一開始,我們談的不是理髮,而是灣仔。土生土長的Mark不是說在哪間醫院出世,「我在灣仔汕頭街出世,望上去那個幼稚園讀書,小學聖雅各,也是這裏附近。」

Barber=大律師  Salon=律師

或許我們不怎麼看重剪頭髮這回事,有些人卻看得如生命般重要,執着得很。所謂的「爛鬼街邊檔」,指定造型,Mark Lau收取二百多元。這是對廣東理髮文化的一種尊重。「有些俗點會叫你做剃頭佬、飛髮佬,都是侮辱的詞彙,似是垃圾佬那種比喻。」Mark lau說,「我好抗拒人地話我做Salon、Stylist。我不是『剪』頭髮。」

「我們主力電剪,剃刀,好少用鉸剪,可能修少少(頭髮)才用。」Mark指,以歐美概念來說,廣東式理髮屬於Barber Shop,服務男仕為主,「來到香港變成一個統稱,Salon和Stylist搞掂,正如大律師和律師都是兩回事。Barber等於大律師,Salon等於律師。」Mark不是沒有跟客人解釋過,「由以前好想解釋,到現在,算啦,人地覺得你抽秤佢,串佢。」說起Barber Shop,我們總先想起舊式上海理髮店,Mark卻認為兩者大有不同。

廣東式理髮
地方一眼睇晒,主要分佈在街頭巷尾
沒有服務,較着重效率
一個師傅完成所有工序(包括洗頭,整頭,剃鬚,採耳)
髮型強調基本實際,不會有設計造型,直到近年時代轉變才有。

舊上海理髮
環境乾淨寬闊,裝潢具氣派
服務貼心,有接待,有不同的師傅為你服務
師傅帶有一份自豪,以技術為尊。用自己方言(上海話)溝通
服務包括剪髮、剃鬚、修甲、擦鞋

Mark主理復古髮型只有這六款,他說要專注做好六款便夠了。
理髮的第一步是要消毒用具。電剪是愛群的特色,刨出來的頭髮既直又自然,而且節省時間,主要用來剷走兩側和後腦的頭髮。

專剪王家衛式舊髮型

那是個默默耕耘的年代。

廣東式理髮實際簡單,不花巧,大受市民歡迎。天熱難耐,男人只穿一件白背心,邊滴汗邊在愛群門口排隊。Mark的爸爸主要剪陸軍裝,四周剷青,頭頂只剩少少,清爽舒適;又或是紅毛裝,一個字:短。紅毛裝不用怎樣梳理,也不用分界,只要腳飛短,頭頂飛高,Mark補充:「又或者剪游水裝,吹番個騎樓裝,張英那種,或是Elvis Presley專用髮型。」

Mark繼承手藝一半是為了保留家族心血,另一半則是王家衛。他曾看過《墜落天使》,發現取景之處正是愛群理髮,「電影好像一條線,把你腦海的東西拉出來。」既然導演也如此珍視本土特色,我們是否只讓它存在於電影之中,卻在現實中就這樣消失?

他接手後承傳父親的務實作風,依舊替街坊數十元理髮。同時,店外貼上一張舊海報,上面畫有六款王家衛電影中男主角的髮型,如張國榮、梁朝偉或金城武。Mark堅持只專心剪這六款髮型,不會創造新髮型,「其實六款算多,主要剪下面三款。上面的不適合華人的頭骨。」看着Mark為年輕客人造型,他每一根指頭像有十二個關節般柔軟,摸着別人的頭髮,輕如為棉花團造型,慢慢地塑出花輪同學那又尖又長的「飛尾」髮型。

Mark拿着失傳的剃刀說:「我們會跟跟耳背後的毛筍,那是廣東式的特點。而且每個師傅都各有自己擅長一套,有些擅長剃髮尾,有些剃髮的手勢會好些。」

油頭和蛋撻頭重視分界,先要「分條靚界」配合不同客人的面型和頭骨。要完成一個油頭,至少要用上三把電剪、三把剪刀等八種工具。
剷青不是易事。復古髮型強調漸變剷青,要用手腕發力,才不會一凹一凸。
Mark連剃鬚用品也講究,會購入歐美的專業牌子加入廣東式的剃鬚服務。鬚後水也有日用與夜用之分,亦有隨着體溫而改變香味的鬚後水。
髮油的用法同樣仔細。Mark會詢問客人之後要去聚會、到戶外還是什麼地方,而且還會按季節而選用不同的髮油。

關於理髮的二三事

談廣東式理髮,Mark說可以談很久很久,訪問四小時也不夠用。拉回現實,他卻不想說,別人不怎麼正視這種手藝,甚至輕視,Mark自言從未想過爸爸說的「被人看不起」會如此巨大,未推廣手藝,困難一個接一個。

三張理髮椅的地方,裝了兩部閉路電視,「因為很多人來偷嘢,他們覺得街邊檔就可以偷。」「最無理、奇怪的要求,叫我用剪刀剪陸軍裝。由爸爸那時到現在都聽過,你都知道陸軍裝即是剷青,他明玩嘢。」

然而,愛群,意謂用愛,把人歸在一起。「有次,有個人來剪髮,滿身惡臭,他說他幾天沒洗澡,但明天要見工。」Mark沒有多說,默默剪完,不收分毫,「你估到他是什麼事,還怎麼收他錢?」

開始有人留意什麼是廣東式理髮,Mark卻收到一個又一個匿名投訴,「四大部門都來,消防、地政、食環什麼的,好折磨。後來說你是僭建,那麼舊年代的地契,我一直找舊業主也找不回。」Mark不敢估計是什麼人投訴,只問:「我只是想保留傳統手藝,為什麼那麼難?」

舊店維持數十元的價錢,實際為主。

生日開分店 「象徵自己生意的開始」

「為什麼你說的都是不愉快的事?」我問,Mark只報以一個苦笑回應。

直至訪問過了一段時間,Mark的語調終於有些喜悅,來的客人有明顯的改變,「現在來的多是年輕,30多歲,有經濟能力。他們會覺得是香港地道文化,而且至少會尊重,欣賞手藝。亦有些人來打電話說加油。」

3月26日是愛群理髮的分店開張大日子,新店選址在灣仔動漫基地內,「在香港的法例來說,始終舊店是不合法,所以要另覓新地方,好彩找到。但在它真正拆之前,我會一直做,那是我爸爸開始的地方,點叫都不會走。而且廣東式理髮就是要在巷尾。」那新店不是沒有了這個特色嗎?「新店隔離都是一條巷呀。」那是我訪問以來,第一次聽Mark開的玩笑。

記得Mark曾言,父親大半生從未有提及,為何做當理髮。直至他離世前半年,Mark提起勇氣,求爸爸解答他二十年來的疑問。父親說,潮汕人認為「工字不出頭」,做生意才有出頭天,光宗耀祖。3月26日,是Mark 27歲的生日,他特選生日那天新店開張,「象徵自己生意的開始。」

Mark主動領我到愛群門口坐,那是他小時候最愛的位置,我問這裡有什麼好玩的?Mark不以為然道:「看路上的人呀。」舉動恰如一個老頭子,當年陪Mark「玩」的恰恰是店內老師傅。典型幼長木凳,一頭一尾,坐着一老一幼。